徐林林,孙学辉,李维正,范欣,胡温庭(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605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慢性牙周炎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徐林林1,孙学辉2,李维正1,范欣2,胡温庭1
(1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53;2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观察组)、牙周健康者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两组进行评分,分析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QOL-BREF总分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2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mCMQ回避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 SSAS总分及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2个维度评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与回避分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生活质量偏低,在面对应激事件时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低。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生活质量;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慢性牙周炎是威胁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显示,社会心理因素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了解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观察组),参照美国牙周病学会和Armitage-1999的分类诊断标准[6],至少有3个牙周袋探诊深度(PD)>4mm,牙周附着丧失(CAL)>2mm。另选择牙周健康的牙体、牙髓疾病患者30例(对照组),PD<3mm,CAL =0,全景片显示无明显牙槽骨吸收。两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排除血液、内分泌等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妊娠或月经期妇女,近3个月内服用过抗生素、抗癫痫药者,做过牙周专科治疗者,有吸烟史或精神病史者。
1.2调查方法由同一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当场收回。①生活质量简表(QOLBREF)[7]:包括4个领域和2个独立分析问题条目,共26个条目,按1~5级计分,部分条目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②医学应对问卷(MCMQ)[8]:包括面对、回避和屈服3个维度,共20个条目,按1~4级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倾向于该应对方式。③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9]: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按1~4级计分,总得分和各维度分数越高表明社会支持越好。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QOL-BREF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QOL-BREF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QOL-BREF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 环境领域 生活质量总分观察组 30 12.97±1.30*12.21±1.11*12.93±2.60 12.61±1.25 50.73±2.85*对照组 30 14.50±1.29 13.63±1.55 13.76±2.22 13.37±2.08 55.15±4.71
2.2两组MCMQ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MCMQ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MCMQ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面对 回避 屈服观察组 30 19.40±3.98 17.70±1.34*7.60±2.32对照组30 19.50±3.17 14.90±2.73 8.40±2.50
2.3两组SSAS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SS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SSAS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 社会支持总分观察组 30 9.10±3.07 14.70±3.34*5.80±1.48*29.60±6.96*对照组 30 9.20±2.78 19.10±3.21 7.80±1.23 36.10±5.69
2.4观察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2个维度评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6、0.323、0.328、0.319、0.327、0.287、0.305、0.271、0.272,P<0.05或<0.01),与回避分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305、-0.275、-0.268,P<0.05或<0.01)。
生活质量是一种包含生理功能、心理状况、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能全面反映人体的健康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2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慢性牙周炎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并涉及身心健康的各个方面。姚本栈等[10]认为,慢性牙周炎患者抑郁、焦虑、人际敏感,有明显的情绪障碍,不仅造成了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慢性牙周炎对每一个患者来说,都是一种严重的应激过程,与其相伴的是心理适应与应对。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回避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慢性牙周炎患者在面对应激事件时,多采用以回避为主的消极应对方式。Peruzxo等[11]发现,消极的应对方式可导致个体的口腔习惯和行为方式趋于不良。在许多应激状态下,回避被认为是一种消极应对方式,不仅无法缓解压力,而且可能带来负性结果;相反,面对被认为是一种积极应对策略,不仅能缓解压力,而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医务工作人员应鼓励患者采取积极地应对方式,积极面对,主动配合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应激时能从家庭、朋友或同事等处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研究证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12]。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社会中受尊重、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均较低。每个人对同样的社会心理应激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与来自家庭、朋友或同事的社会支持有关[13],因社会支持能缓解和减退应激所产生的反应。慢性牙周炎患者缺乏社会支持,可能与患者自信心下降、人际敏感、社会交往不密切以及负性事件多等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应积极鼓励患者家属、朋友或同事尽可能多地给予患者支持,同时鼓励患者充分利用社会支持,重新树立信心和勇气。
以往研究发现,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疾病本身、个性、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等。本研究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2个维度评分与面对分量表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回避分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慢性牙周炎患者在面对应激事件时获得的社会支持及采用的积极应对方式越多,采取的消极应对方式越少,其生活质量越高。积极的应对方式使患者对疾病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治疗依从性更高,对免疫系统也有更好的调节作用。因此,医务人员除了提供医疗帮助外,还应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Dumitrescu AL,Kawamuram.Involvement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the association of obesity with periodontitis[J].J Oral Sci,2010,52(1): 115-124.
[2]Jowett AK,OrrmT,Rawlinson A,et al.Psychosocial impact of periodontaldisease and its treatment with 24-h root surfacedebridement[J].J Clin Periodontol,2009,36(5): 413-418.
[3]Ishisaka A,Ansai T,Soh I,et al.Association of salivary levels of cortisol anddehydroepiandrosterone with periodontitis in older Japanese adults[J].J Periodontol,2007,78(9): 1767-1773.
[4]Castro GD,Oppermann RV,Haas AN,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periodontitis: a case-control study[J].J Clin Periodontol,2006,33(2): 109-114.
[5]Dumitrescu AL.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periodontaldisease[J].Rom J Internmed,2006,44(3): 241-260.
[6]Armitage GC.Development of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periodontaldiseases and conditions[J].Ann Periodontol,1999,4(1): 1-6.
[7]Skevington SM,Lotfym,O'Connell KA,et al.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Qual Life Res,2004,13(2): 299-310.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24-127.
[9]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 98-100.
[10]姚本栈,黄慧,程灶火,等.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J].口腔医学,2013,33(6): 404-406.
[11]PeruzxodC,Benatti BB,Ambrosano CM,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s possible risk factors for periodontaldisease[J].J Periodontol,2007,78(8): 1491-1504.
[12]Prag PW.Stress,burnout,and social support: a review and call for research[J].Airmed J,2003,22(5): 18-22.
[13]Genco RJ,Ho AW,Grossi SG,et al.Relationship of stress,distress,and inadequate coping behaviors to periodontaldisease[J].J Periodontol,1999,70(7): 711-723.
收稿日期:( 2015-04-16)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34-0083-02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R781.4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3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