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静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的背景下,新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已经得到了全面落实,与传统制度相比,新制度在编制过程中,立足我国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对新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进行了讨论,并就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工作的重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会计制度 财务审计 重点
2013年月1日起,由财政部门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与之前的财务会计制度相比,新的制度对于会计科目的使用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制定了相对完善高效的财务报表,同时对事业单位经济业务以及相关事项的确定、计量等进行了规范。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下,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存在着一些问题,财务会计人员应该重视起来,从实际出发,对问题进行解决,对财务审计的重点进行明确,以完善和促进财务审计。
一、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对财务审计预算平衡的重视度不够
在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范中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需要尽可能实现收支平衡,避免编制赤字预算。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应该围绕预算编制展开,确保其都能够满足财务审计预算,保证预算的收支平衡,这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都是可行的;而实际上,对于一些定向或者定额补助的事业单位,又或者是采取自收自支经营模式的事业单位而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想要真正实现收支平衡是非常困难的,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财务审计的预算平衡。针对这一问题,事业单位应该高度重视,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财务审计预算平衡。例如,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若存在资金不足现象,会导致财务审计的暂时性失效,只能够依靠外部资金来满足内部需求。而依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外部借入的资金并不能作为事业单位自身的收入,在进行年终财务审计时,外部资金不容易全部转结,很容易导致财政赤字问题。
(二)对期初余额设置不合理
在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针对财务审计工作,要求必须设置合理准确的期初余额。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人员必须从单位自身的实际出发,对单位原本的会计账目余额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调整之后的余额项目,重新对项目余额表进行编制,并将其作为事业单位会计项目的期初余额。另外,在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会计人员应该更新财务审计观念,关注所有的审计项目,以职工薪资为例,不仅包括了原有财务会计制度中的部门补贴、应付薪资、个人收入等,还包括了原有账目中的其他应付款项,如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费用的余额等。对于财务审计人员而言,应该及时查明调整项目前后的出处,结合被审计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在项目调整中是否存在有不合法行为,如果有,则需要依照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其进行纠正,确保财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三)对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核算不合理
在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财务审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对于容易被忽视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无形资产摊销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通常来讲,从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考虑,财务审计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提价工作是从其形成后的第二个月开始的。而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的账目处理在流程上基本一致。对此,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审计的过程中,需要从资产的使用年限出发,分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确保财务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二、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采用新理念,改进审计方法
随着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应该从实际出发,积极去探索新的更加有效的财务审计方法,运用新的方法、思路和理念,适应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工作出现的新需求和新变化。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财务审计的特点,利用科学合理的财务审计方法,依照相应的财务审计模式,有效开展相应的财务审计工作。对于那些正在进行的项目,应该将项目审计与效益审计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效益审计能够渗透到财务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对于已经建成的项目,应该重视后续评估工作,从事业单位的经营过程和还贷过程出发,开展财务审计调查,积极探索财务效益审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消除影响财务审计工作的各种因素,对审计范围进行拓展。
(二)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在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果审计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无法实现对审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也会给财务审计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对于财务审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需要加强过程管理工作,重视财务审计全过程的质量。同时,部分事业单位财务审计部门为了维护部门自身的利益,存在着特别财务审计的现象,对此,事业单位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适当提高财务审计考核的相关标准,最大限度地调动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人员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和杜绝财务审计特别现象的出现,真正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素养
在新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对于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凸显出了财务审计工作的综合性和高层次性,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抓好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于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其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以推动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财务审计人员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了解财务审计的发展趋势,熟练掌握财务审计工作的流程,切实保证财务审计的质量和效益。
三、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重点
(一)做好审前调查、内控测试、风险评估环节
事业单位内部机构设置多,人员编制复杂,因此,财务审计工作应该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流程等方面入手,通过审前调查的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现金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等内控制度的建立情况,然后通过内控测试,确定其可信度,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以把握审计工作的重点。
(二)把握行政性收费、罚没权限、范围划分、资金缴拨环节
在财务审计中,应该从收费票据的领、用、管等环节着手,寻找相应的突破口,对收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应该对各种财务资料等进行查阅,对票款的一致性进行审查;应该仔细抽查资产、负债情况,对财产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及时消除收费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账外账”、“小金库”等问题。
(三)把握对二级单位、关联单位的延伸审计环节
应该在把握被审计单位整体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对其下属的二级单位、关联单位进行延伸审计。其在资产、资金、收支业务等活动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部分被审计单位为了逃避监督,往往会采取上下联手、横向联合、虚列支出,或者转移截留收入、转款等方式,混淆财务审计人员的视线。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所涉及的项目越来越多,对于财务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事业单位管理层应该重视财务预算平衡,健全财务审计监管机制,强化对于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工作,促进财务审计效能的提高,确保财务审计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生念,孙军毅.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应关注的重点[J].会计师,2013,(15):75-76
[2]宋晓东.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5,(10):50
[3]禚能斌.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初探[J].财经界,2013,(30):195-196
[4]夏莉.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2014,(21):188-189
[5]罗应珍.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应关注的重点[J].经营管理者,2013,(11):169
[6]谢淑霞.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