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森兴
生命在于运动,养生因有运动干预而更精彩。医学与体育的文献都曾有过运动干预对健康促进的关系、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的报道。随着科技进步与体育发展,现在所言的运动干预是有讲究的,既不同于当今随性的健身练习,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疗法,它有着更宽泛的概念,更丰富的内涵。它由多个步骤组成,环环相扣,互为依托。
第一步体质监测。只有清楚地了解自身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运动干预。体质是人体对环境适应力与对疾病抵抗力的表现,是建立在健康层面之上的,健康的人未必都有强健体质。
体质监测通常从身体形态、柔韧性、身体成分、骨密度、运动摄氧能力、力量素质等6个方面来综合考察全面评定。身体形态指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柔韧性以坐姿的体前屈来测定,这两个指标相对简单。身体成分(体脂比例)、骨密度、运动摄氧能力(心肺功能)、力量素质则需要专门的仪器进行测定,市及各区县市民体质监测中心都配备了相应的测试仪器。
第二步运动处方。就是针对体质监测的结果,采用处方的形式安排运动的内容、方式与负荷。这既包括提升体质的基础锻炼,也包括康复训练的内容。运动处方强调个性化,因人而异,个别对待,做到练习项目适合,运动负荷适量,运动频度适度。
第三步付诸实施。实施运动处方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为求速成而疯练,一是因暂未到达自己的预期而热情大减。在坚持练习的同时,注意“四要”:练习前后要重视热身与放松运动;运动着装要舒适、方便、安全,不要追求时装化;练习时出现不适,要立即终止,并及时就医;运动前、中、后,要注意运动营养与饮料的补充。
第四步评估反馈。运动干预是周而复始的。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身体会发生积极性的变化,体质有所增强。这时候应重新进行体质测试,这就像每年需要体检一样,并结合自我感觉,对运动处方进行相应的调整,周而复始螺旋形上升。
(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