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形式
刘春杰
(东北烈士纪念馆, 哈尔滨 150001)
[摘要]日本统治者在长期侵略中国东北的过程中,不仅在经济上进行疯狂掠夺,军事上进行野蛮屠杀,同时在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摧毁东北人民抗日意识,疯狂破坏沦陷区文化事业。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文化侵略实质是在破坏中华民族文化,泯灭东北民众的民族精神,消磨东北人民意志,进而实现其统治中国东北的目的。通过对东北多维度的文化侵略形式,呈现出日本殖民统治带有残酷性、欺骗性、渗透性等特点。日本帝国主义在文化上对中国东北侵略的罪恶行径,不仅在日本对华侵略中起到巨大作用,而且这种侵略的后果对中国东北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东北;文化侵略;表现形式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刘春杰(1959-),男,黑龙江兰西人,馆长,研究馆员,从事近现代史、博物馆、图书馆研究。
[中图分类号]K265.61;G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2-0212-06
伪满统治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不仅包括军事侵略、经济侵略,还包括文化侵略。日本侵略者为长期占领东北,采取了一系列文化统治措施:在思想意识方面,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精神奴役,使他们蒙受巨大的精神伤害;在文化宣传方面,对新闻媒介和文化市场中的报纸、广播、出版、电影等行业进行严格垄断管制;在愚民政策方面,摧毁文化教育机构,推行奴化教育;在宗教控制方面,广设宗教组织,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并笼络一切宗教人士,进行大范围宗教统治。由此,管控下的东北地区具有了殖民主义色彩,东北固有的文化体系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和打击。
一、建立奴化教育管理机构,施行残酷的殖民地奴化教育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实行了各种各样的侵略形式。不仅单纯掠夺物资矿产,进行军事侵占,而且还进行了文化方面的侵略。实施奴化教育不仅成为日本侵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远比政治统治、经济掠夺、军事侵占更具有欺骗性、残酷性。日伪政权通过在东北建立起奴化教育行政机构,实行多种奴化教育措施来消磨伪满洲国人民的意志,进而为侵略者掠夺东北资源培养并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意在使中国东北完全沦为其殖民地。
(一)日伪推行奴化教育机构的沿革
伪满时期推行奴化教育的主要机构是中央和东北地方各级伪政权设立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关。1932年6月前,中央还未设立部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仅在伪满民政部内设立“文教司”,主管教育工作。同年7月,伪民政部“文教司”升为“文教部”,成为伪满八大部之一,其下设总务司、学务司和礼教司。伪文教部成立后,于1933年4月和7月先后发布《训令》和《暂行私立学校规定》,将各级学校教育统管起来。
随着中央一级奴化教育机构的建立,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也随之兴起。伪满洲国成立后不久,其统治下的东北四省开始设置有利于其奴化教育的教育厅,其下设总务、学务、督学、礼教四科。1934年10月,为避免地方势力游离于殖民统治体系之外,东北四省又逐渐被细分为十个省,其中黑龙江省细分为4省、吉林省细分为2省、辽宁省(原奉天省)细分为3省、热河1省,九省都设置了自己的教育厅,唯独黑河省设置的是教育科。这样日本侵略者基本实现了“以华制华”的险恶用心,妄图通过教育麻痹培养出一批亲日的顺民,泯灭沦陷区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抗日斗志。
各地伪新民教育会、新民茶社、新民映画班、新民青年团都成为日伪推行奴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和力量。其中,伪新民教育会以“新民精神”来整肃教员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而使教育成为促进“中日亲善”的殖民统治工具。 东北地方伪政权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新民会两大体系,一个致力于学校教育,另一个致力于社会教育,二者在伪满时期的东北奴化教育方面均扮演着丑恶的角色,造成的危害难以言喻。
(二)日伪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奴化教育
日伪推行以“亲日”“复古”为核心的奴化教育方针,为实现这一险恶用心,东北日伪教育当局采取多种措施,实行愚民政策,加强东北沦陷区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奴化教育,在其统治范围内建立起殖民教育体系。
1.更改课程设置,篡改教科书。为了更好地执行奴化教育方针,日伪统治下的伪满洲国打破了原有的课程及评估体系,伪临时政府要求中小学增加修身课课时数,下令中学把日语改为必修课,并将日语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指标。 1938年3月1日,伪临时政府成立“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并议定出以清除三民主义、“排日”等内容,倡导“复兴”中国固有道德、“日满华亲善”等内容的“编纂方针”[1]。同年5月4日,伪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教科图书审定规程》。同年8月,“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陆续编完155种小学、中学、师范学校教科书,于9月下发至各学校使用,同时废止一切不利于日伪统治的教科书。同时,为大肆推行封建复古主义,伪临时政府还强迫中小学学生修读《论语》《大学》《中庸》等书目,以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东北沦陷区青少年。
2.整顿各级学校。1932年3月,在伪满政权建立不久,便下令关闭东北所有的学校。以黑龙江中小学为例,1933年比“九·一八”事变前,小学减少923所,中学减少17所。学生在校人数也逐渐递减,从1929年至1933年间,东北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从74.7万人降至50万人。东北的30余所大专院校也几乎全部被查封、关闭。 1933年后,日伪政府按照“遵照建国精神及访日宣昭之趣旨,以使体会日满一德一心不可分之关系民族和之精神,尤至意于忠孝之大义”等一系列奴化教育的办学方针,组建新学校,并开始实行“新学制”。初级小学改为国民学校四年,高级小学校改为国民优级学校二年,中学改称四年制国民高等学校,大学也改为三年制[2]。学制的缩短使学生文化水平严重下降。东北各地伪政权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教职人员和学生思想的控制,在教学内容上开设“建国精神”课程,向东北人民讲述有利于其统治的观点,以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在学校实行分科制,分为农、工、商、水利等科,过早对青年进行奴役式教育。此外在日伪的严密控制下,对有反日倾向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监视和迫害,剥夺他们的思想和自由,使之处于残酷的法西斯殖民统治之下。
3.加强日语教育。为了普及日语,加强殖民地奴化教育,日伪当局将日语定为中国东北中小学的必修课,并连同伪满洲国政府教育部编审《小学日语读本》《日本语会话读本》《初级日文模范教科书》等十余种日语教材。不仅通过大、中、小学教育推行日语教育,还利用新民会在各地开设日语学校,向成人推广日语。日伪当局除利用学校培养部分师资外,还举办日语教师讲习会、养成所强化日语师资培训。这些举措对东北的学校教育进行了严重的破坏。日本在中国东北推行的奴化教育,较之军事、政治、经济侵略更毒辣,具有彻底地实行民族同化的隐蔽性,其后果也更为严重。这种利用推行统治民族语言文字来灌输统治民族的思想意识的做法,是日伪施行殖民地奴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加强新闻管制政策,控制新闻出版业
日伪政权在加强东北奴化教育的同时,又将“魔爪”伸向了东北地区的新闻出版行业。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伪清楚地知道控制这一阵地的重要性。为了实现其统治目标,日伪通过设立新闻管制机构、颁布文化专制法令、管控新闻舆论检查、查封进步新闻出版机构、迫害新闻媒体人员等形式,贯彻其文化侵略方针,对伪满新闻出版行业全面垄断并加以管控。
(一)设立新闻管制机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战局的变化及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势力的不断膨胀,新闻媒介的企业化经营观念不断受到批判,一些日本激进分子强制新闻媒介转向军国主义国家化。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使新闻媒介成为其侵略东北的舆论工具,首先进行理论准备,其次利用创办的报纸、广播、通讯社、出版社等新闻媒介策动并制造舆论,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伪满政府成立后,日伪便对新闻报纸、广播等要害部门进行严格控制。1932年12月,成立“满洲国通讯社”,进而取代原中国东北的新闻通讯机构,并将以前的大小通讯社撤销或合并,强化对东北各地新闻机构和新闻事业的垄断。“满洲国通讯社”具有严密的组织架构,在其内部设立了编译局等5个分局,同时在其管控范围内的伪满地区及日本国内还建有多处分支机构。到1939年,共有分社6家、支局26个、通讯部4个、商通部9个,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垄断通讯网。“满洲国通讯社”联系英国路透社、美国合众社等通讯社形成国际通讯网,收发国际新闻供东北各地报社、日伪官署、军宪机构使用[3],同时翻译日本文学,为日本侵华活动效力。 1936年9月,日伪组织筹建了“满洲弘报协会”,这一协会实质上是日本侵略者和伪满政府为进一步管控我国东北地区的新闻通讯行业以及报纸、刊物的发行而建立的。“协会”成立不久,便在东北地区各地建立多处分社,并利用强有力的手段,在兼并原有报业集团的基础上,对未入该协会的报纸进行大规模整顿,进而管控全满洲国的报纸行业。“满洲弘报协会”先后控制了多家中文报纸机构,如20世纪初在沈阳创办的东北第一份大报《盛京时报》和满洲国成立前后在长春设立的《大同报》;同时还利用日文报纸进行舆论宣传,如由“满铁”在大连成立的《满洲日日新闻》,在满洲国的北部地区还有于哈尔滨成立的《哈尔滨日日新闻》等数家报业机构。
(二)管控与垄断东北报业、广播、出版行业
从1932年至1937年,为了蒙蔽中国东北人民思想,日伪政府对东北地区的报业机构及报纸执行直接控制政策。一是严肃舆论,管控新闻检查,资政局弘法处掌控有关宣传方面的业务。加强对东北残存报社的进一步检查,若有不利于日伪统治的言论,便将报社查封。二是严格控制报社政治思想,禁止让“反满抗日”的人员进入报社工作。日本宪兵和伪警察不定期地检查东北各地报社。三是迫害办报人员。
1937年至1940年,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地区报业的压制更为残酷,运用裁撤东北原有报社、成立新报社的办法,将众多反映爱国思想的报纸全部销毁,同时加大了日文报纸的发行。其中“满洲弘报协会”发行量最大,占整个满洲的90%。
报名发行地语种被兼并收买的报纸兼并收买时间满洲新闻新京日满洲商工日报1937.10大新京日报1938.6东满新闻延吉日间岛新闻1938.8东满时报延吉中延边晨报1939.8哈尔滨日月新闻哈尔滨日牡丹江商报1939.7安东新闻安东日原安东新闻1937.7国境每日新闻1939.12东满日日新闻牡丹江日哈尔滨新闻1937.7民声晚报1937.7民报1937.7盛京时报奉天中大亚公报1937.7奉天公报1937.7奉天日报1937.7泰东时报大连中满洲报1937.7关东报1937.7齐齐哈尔新闻齐齐哈尔日北满洲日报1939.4三江日日新闻佳木斯日佳木斯新闻1940.5哈尔滨新闻哈尔滨俄哈尔滨公报1937.10满朝日报新京朝间岛日报1937.11满洲日日新闻奉天日大连新闻1395.8奉天新闻1937.8奉天日日新闻1938.12大连日日新闻大连日满洲日日新闻大连支社(改名)
表1伪满弘报协会兼并收买报纸情况[4]
1940年7月,整个东北地区报纸仅剩39种,绝大多数报纸由日本人直接主办。1942年后,伪满政府实行新闻社新体制,建立起《康德新闻》《满洲日日新闻》《满洲新闻》三大新闻社,垄断整个东北报纸发行。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才宣告日伪对东北沦陷区新闻报纸业统治的结束。
日本殖民侵略者对伪满广播的管控同报业一样极为严苛。在伪满洲国成立前后,日伪政权先后通过制定并签署有关电信、广播和通信业的方案强化对东北广播行业的统治。1933年9月,成立了伪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由此会社统治伪满的电报、电话及广播等事业。伪满地区须经广播台播发的消息要进行周密审查、统一播发。伪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放送部门通过严密的管控与垄断,规模势力不断扩张,其管控范围内的4处放送局被提格为伪满中央系统放送局。日伪政权利用广播管控,还在东北多地先后成立了17个地方放送局。1944年年底,会社进行机构改组,在长春设立了“满广总局”,加大了对日伪控制下的满洲国广播行业的控制。
同时,伪满政府对出版业的控制也逐步加强。日伪不仅加强对出版业的垄断,关于中国抗日的报刊、书籍都禁止在东北出版,而且其对伪满出版业的管控也具有殖民色彩,通过新闻出版物最大限度地鼓吹日本侵略政策,蒙骗中国民众的耳目。1932年颁布的《出版法》规定禁止出版有碍于满洲国统治的图文刊物[5]。1937年又设立伪满图书株式会社,其实质是要通过刊行学校教科书来强化对伪满青年人思想的控制,进而实行其控制整个满洲国的意图。在此之后,还成立了管理书籍进出口和发行的机构实现对出版业的垄断,控制出版行业也成为日伪文化侵略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三、“满映”垄断东北电影业,日伪实行电影文化侵略
日俄战争后期,日本侵略者就在策划将电影作为侵略的方式,日本电影摄影师会随日军部队一起出征,企图将被侵略国家的电影业纳入自己名下,同时也成为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侵略者先后在东北地区成立“映画班”“满映”等机构,向东北人民宣传殖民思想,之后利用其设置的机构全面垄断东北地区电影发行权,实现以管控“电影”为主的文化侵略。
(一)从“映画班”到“满映”
日本统治者通过一战时期电影宣传产生的影响,从其执行侵华政策之日起,便将罪恶之手伸向电影行业。为推行其殖民主义政策,每占领一地,就在那里建立一个电影宣传基地。为构建“大东亚电影”设计蓝图,日伪统治者在入侵东北后,就开始做“大东亚共荣圈”的电影梦。
日俄战争后不久,日本在沈阳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简称“满铁”),开始管制南满铁路。满铁在成立之日起,除了管控东北的交通,其次就是积极筹建电影公司。“使电影实现大日本帝国的国策,不消说一朝有事之际,即使是在平时,电影也要在政治和外交上充分发挥它所特有的宣传教育作用,以收电影报国之效。”[6]1923年,满铁设立弘报班,通过出版杂志、书刊、广告等方式向中国人民进行思想渗透。之后,设立映画班,弘报系开始拍摄电影,大部分是纪录片,其目的是为日本侵占东北乃至全中国制造新一轮的宣传力度。映画班曾派人到“九·一八”事变及关东军侵犯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锦州等地拍摄事情经过,以此为素材编辑成《满蒙破邪行·第一篇》《满蒙破邪行·第二篇》《辽西扫匪》三部纪录片。
1937年,日本为维护其在满洲国的统治地位,从电影制作与放映层面强化了对东北地区民众的思想统治。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即“满映”,就在此情形下,于同年8月21日由伪满洲国政府和满铁联合投资500万日元共同建立。“满映”制作并发行的影片,按电影性质划分有以侵略战争为主宣传日本统治国策的电影,即新闻片,如《北方的国境线》;有反映风花雪月的《娱民电影》,即故事片;有反映时事的影片,如《哈尔滨歌女》。
(二)“满映”从垄断影片发行到管控市场的嬗变
二战期间,为宣传日本侵略政策的各项方针和日伪政权的“国策”,“满映”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其境外设立的大型文化侵略机构。不但受到了伪满洲国政府的保护,而且还以立法形式加以推崇,在法律中以“拍摄电影者,须经国务总理大臣认可。电影之输出与分配,非国务总理大臣指定之官员,不得涉及”[7]226的规定执行。不仅如此,电影类型的制作也受到制约,有悖于文化殖民色彩的电影不得发行和放映。 “满映”从垄断影片的制作到管控电影市场仅发生在短时间内,通过控制伪满地区影片发行和放映市场,进而扩大奴化东北人民思想的程度。一是在各地兴建电影院或电影放映机构。兼并原有电影放映场所,责令其转让电影发行权。截至1943年,“满映”拥有影院213家,并将其电影发行延展到众多地市。二是利用电影放映场所巡回放映,增加受众面。据统计,1939年,“满映”在“南满”“北满”巡回放映159个县,384场,观众达39万多人[7]73。 电影院、放映机构和巡回放映所的先后建立,使“满映”彻底控制了伪满洲国的电影市场。看似“满映”是战时丰富东北民众文化生活的机构,实质上是消磨东北民众民族意志、控制人民思想的罪恶场所,通过其一步步地管控、垄断电影市场,在加大经济侵略的同时进行着令中国人民深恶痛绝的思想、文化侵略。
四、日伪利用宗教对东北进行文化侵略
日伪统治者深知宗教在东北民众思想中所起的作用,利用宗教加强殖民统治便成为其对东北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日伪大肆利用东北地区固有的佛教、道教、基督教、民间宗教的教义“安抚”人心;组织宗教教化宣抚班,向东北地区民众灌输消极思想;组建宗教管理机构,强制推行日本神道教。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民众的教化统治,实质上是要从文化思想领域将东北纳入日本管控范围内,是其进行文化侵略最为极端的手段。
(一)日伪统治下的宗教管制机构
日伪统治时期下的东北宗教事业有全面的行政管理部门,并分为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两种。其中伪文教部礼教司、伪民生部社会司属于前者,伪满协和会属于对宗教事务的间接管理部门。 日伪在东北沦陷14年中建立的宗教行政管理机构发生了三次沿革,但实质上它是“一种自上而下、层层而设、极为严密、高度集权的实际状况是显而易见的。按照日伪所言,就是要利用这种集权式的机构设置: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利其控制圆滑,收指臂之功。”[8]第一次是在1932年至1934年日伪当局确立满洲国政府组织机构时,伪国务院下设八大部,其中文教部礼教司下的宗教科负责各项宗教方面的事务管理[9]。第二次发生在1937年7月,日伪对满洲国行政管理体系进行了改革,精简伪满八大部,撤销文教部,宗教事务改由民生部社会司负责,包括宗教及宗教团体事项、布教者事项、寺庙事项[10]。第三次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伪统制下的宗教行政机构又发生了新一轮的变革,文教部被恢复,而民生部下设的教育司被取消,宗教事务由文教部礼教司和宗务官协同管理。
伪协和会也积极参与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在东北沦陷期间,伪协和会成为关东军统治东北、奴化民政的御用工具,大肆进行奴化、毒害东北各阶层人民群众。先期按照宗教派别,结成协和党控制各派总会。1932年7月25日,伪协和会成立后,积极建立各级组织并开展吸纳会员工作,从日伪机构和产业部门的官员、职员到基层地方地主、商人到后期将广大群众也拉入协会中,使得伪协和会分会机构及会员人数迅猛增加,增长情况见历年伪协和会组织状况统计表。
年份会员数(人)分会数(所)会员数/分会数(%)1934300000900333.319353300001325249.119363700001801205.419378148972607312.6193810936343091353.8193914913473510424.9194017718523586494.1194127899624194665.2194232082234425725.0194341163415140800.8194442854145185826.5
表2伪协和会组织状况统计表(1934—1944)[11]
(二)日伪政权对东北宗教事务管控政策
日伪针对东北各地区、各教派教义的不同,对殖民地民众采用差异的宗教管控政策,进而通过控制、利用宗教实现对伪满的文化侵略,给中国东北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危害与灾难。
1.对佛教的管控政策及措施。日伪极为重视对我国传统宗教——佛教的控制利用,利用人民慈悲心理实行其残酷的统治。为稳定满洲国局势,日伪于1933年和1937年先后成立伪满洲国佛教护法会和佛教总会,并通过关东军利用佛教界中的媚日之徒进行宣抚工作,伪佛教总会还对“监狱犯人”进行教诲,抹杀民众抗日思想,消除民间抗日斗志。
2.对道教的控制和利用。日伪分三个阶段对道教进行控制,首先,1931年至1939年间,日本侵略者抑制道教,限制东北地区道教活动,试图将其从中国道教组织中分离出来,利用军警宪特及协和会对东北地区道观活动进行监视。其次,1939年至1941年间,日本殖民统治者混淆道教与神道教的概念,假借道教之名,对民众进行同化。最后阶段是1942年至1945年日本法西斯战败之际,侵略者将东北道教与日本“战时体制”融合,破坏道教,残害民众。
3.对基督教的控制和利用。日伪对东北地区基督教一边打压、一边建立对自己俯首的“满洲基督教联合会”,强迫基督教徒走上日伪的轨道。日伪还采用输送留日学生的方法,培养更多领悟日本化基督教的教义、为日寇侵略政策服务的亲日力量。
4.对民间宗教的政策。东北地区长期存在多种民间宗教,日伪深知民间宗教潜在的巨大民族势力,因此采取多种手段,力图将东北民间宗教纳入其政治、文化、思想的殖民统治体系之下。对家里教、万国道德会进行渗透与转变,对道院、红卍字会采取操纵与控制,对一贯道、同善社采取放纵与利用,对红枪会、大刀会取缔与镇压,对萨满教采取默许与监视的政策。
5.强制推行日本神道教。神道教是日本民族宗教,“在日本对外侵略的总体战略中,神道教起到了军事武力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12]这一宗教通过溥仪两次访日进入中国东北沦陷区。日本侵略者以“日满一德一心、民族协和”的伪满“建国精神”为神道教指导方针,强迫中国人民信奉“天照大神”,并企图将神道教建设成中国东北地区的“国教”。神道教具有变异发展、殖民色彩、强行推崇三个独有特征。从1931年至1945年,东北地区设立的神社总数多达500多个,日本侵略者利用“神道”制定各种掠夺东北的政策。
纵观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文化侵略形式,日本将其政治需求与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进行系统、全方位地文化侵略,使中国东北文化事业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摧毁了东北地区各方面的独立性,不但对当时的东北社会生活和人民思想意识产生重大影响,对东北解放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武强.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第二辑 [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10.
[2]解学诗.伪满洲国史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96-602.
[3]郭君,陈潮.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研究(第一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196-197.
[4]张贵.东北沦陷14年日伪的新闻事业[J].新闻研究资料,1993,(1):181.
[5]陈本善.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417.
[6][日]岩崎昶.日本电影史 [M].钟理,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151.
[7]胡昶,古泉.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 [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杨家余.内外控制的交合——日伪统制下的东北教育研究(1931—1945) [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24.
[9]武强.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1辑)[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96-97.
[10]伪满洲国国务院法制处.满洲国法令辑览(第一卷)[M].长春:伪满洲行政学院会,1940:民生部分科规程第七十二款.
[11]王承礼,孙继武.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177.
[12]王金林.日本神道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367.
〔责任编辑:崔家善李彬琳〕
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选粹
·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