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岁月里的女性光芒
——记大冶有色铜绿山矿原坑采车间全国首个井下“三八工段”

2016-01-19 02:11:44
中国有色金属 2016年5期
关键词:工段有色女工

2015年11月27日,大冶有色铜绿山矿举行重建50周年纪念活动,追寻一代代矿山建设者、奠基者成为主题之一,铜绿山矿坑采车间女子“三八工段”成为人们最温馨的记忆。“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一些思绪如涓涓细流沁润心田,一座矿与一群人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闪耀着女性美丽的光芒,温暖着如今砥砺奋进的我们。

2011年6月27日,原女子工段职工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铜草花伴铜而生,以它独特的美丽与坚韧,绽放在闻名于世的古铜矿遗址发祥地——中国有色集团大冶有色铜绿山矿,使这片神奇的土地更加夺目璀璨。建矿45年来,铜绿山矿累计生产矿山铜44.41万吨,铁精矿987.84万吨,附产金29522.16千克,上缴利税18.3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里,走出了全国劳模阎卫国,省级劳模姜宗富、曹茂德、石春生等一大批“矿山汉子”,也诞生过全国首个井下坑采车间女子“三八工段”。

在一般人眼里,矿山是男人的“天下”,幽幽矿井是一个充满神秘、危险、艰辛的空间。然而,在铜绿山矿井下有过一支充满神奇色彩的女子“三八工段”,她们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长时间在井下作业,成为矿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支女子“三八工段”是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初期的一个特殊产物,它的存在与消失,见证的是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以人为本的发展变迁史。如今,翻开这一页历史,在现代与过去的时光中追忆它,心灵的震撼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

36年后喜相逢

2011年4月20日,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铜绿山矿坑采车间新工业场地内春天的脚步一刻也没停歇,一簇簇迎春花夺目耀眼,一块块草地生机盎然,一群群忙碌的脚步铿锵有力。粉饰一新的新主、副井犹如两个擎天的巨人,傲然屹立,遥相呼应,向十里矿区敞开雄壮的胸膛。印着“一流铜业、国际品牌”和“大冶有色”的大型标识在阳光映衬下放射出万丈光芒,照耀着大冶有色前进的道路。

这样的日子那么平凡,找不出特殊之处,但主井卷扬提矿机发出的欢腾声,预示着今天不是一个平凡的日子,青铜故里在等待一群特殊的人,一群穿越时空36年仍让矿山人忘不了的人。

201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作为大冶有色的主力矿山,铜绿山矿迎来了重建45周年的日子。追寻一代代矿山奠基者、建设者走过的风雨历程,在“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草创年代,他们靠双手、靠简陋的设备、靠在矿山开发建设中铸就的“铜斧精神”,开创了一部呕心沥血的光荣史、一部灿烂辉煌的光荣史、一部继往开来的发展史。如今,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矿山新一代怎能忘记“艰苦创业”的传世法宝,怎能忘记为矿山发展奉献了毕生青春的先辈。今天,等待的就是她们,一群让无数矿山人为之骄傲的矿山娘子军。

来了,来了,汽车的滚滚车轮似乎比人们苦苦盼望的心情还要焦急。“嘎”的一声,所有的目光开始聚焦。那是谁,下了车门紧紧拥抱;那是谁,满头的青丝在颤动;那是谁,沧桑的脸庞老泪纵横;那是谁,在人群中反复地寻找……沸腾了,失控了,一群久违的老姐妹的到来,让坑采车间新工业场地成为欢腾的海洋。

36年后相逢的刹那

喧闹、拥抱、欢呼……所有能表现人类激动感情的言行举止轮番上演、真实的再现,以至于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仍不能停止。这不是一场同学会,也不是战友离别的场景,这是曾经并肩战斗的矿山姐妹36年来首次聚首。看,谁款款走来,她一头短发,满脸笑容,岁月的刻刀已将当年青春靓丽的她雕琢成一个奶奶级的老人,但她精神依然抖擞,步伐依然沉稳,哦,原来是“三八工段”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李湘梅。看,他们走向人群挥手致敬,笑容那样和蔼,面孔那么熟悉,原来是原铜绿山矿矿长张家泉、党委书记吴修建、副矿长王衍丰。为了今天的重逢,为了看一眼当年曾经一起工作的姐妹,他们顾不上身体的不适,早早在这里等候。看,一群姐妹手中争相传递的是什么,那是一张弥足珍贵的黑白照片,“铜录山矿坑采车间三八工段二班全体战友留念”的一排字和“75.11.18”的日期,提醒我们这是一次跨越36年的相逢。照片上43张青春、活泼、灿烂的笑脸,清一色的毛巾披在肩头,整齐的藤帽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副永恒的经典回忆。“老了,这是当年的我吗?大家都老了。”黄春红老人的感慨一下子触动了大家的神经,刹那间,欢腾的人群寂静无语,陷入了对往事的无限惆怅之中。

再合一次影,也许是最好的慰藉和纪念。你拉我,我扯你,拥抱、搭肩、搂背,加上微笑、欢呼、喜悦,2011年4月20日,不同的地点,同样的人,铜绿山矿坑采车间新工业场地定格了一段新的历史。在新任矿长黄金刚、党委书记王建平的导游下,人群缓缓流动,在惊羡中,大家依次走进坑采车间、选矿车间和古矿冶遗址,重游当年战斗过的土地,整洁美观的厂房、紧张有序的生产、修葺一新的遗址,留下了这群老人沧桑的脚步,将她们带入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画卷中……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历史的时钟拨回到1975年。

因为矿山建设需要,黄石市劳动局批准铜绿山矿招收一批“井下采矿工人”。按照公司规定,首先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内招一批下放知青从事井下采矿工作。于是,符合内招条件的女青年也随之进矿,共有104名女青年被分配到坑采车间,成立女子“三八工段”,担负采场的混凝土浇灌工程。女子下井从事采矿生产,便成了矿山一道独特的风景。

混凝土浇灌是炉渣充填的后续工程,是采场延伸采矿的重要工序。这项工作,劳动强度大、工序流程繁杂、不安全因素多,对于一支女子作业队来说,其困难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如何把这支队伍组织好,既确保她们的人身安全,又保证完成生产任务,发挥她们“半边天”作用?车间选派优秀共产党员黄绪平同志担任“三八工段”工长,原来在矿里从事女工工作的李湘梅担任党支部书记,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滕秉华任技术员,具有丰富井下安全生产经验的老工人当责任班长。当年十月,“三八工段”正式下井作业,从事采场混凝土浇灌。根据生产需要分两班作业,按生产工序流程,每班分三个生产小组,分别担当地面搅拌站、-25米中段中转站、采场砼铺面浇灌工作。

当时这批女工大多年龄在17至22岁之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刚结束知青生活的她们充满青春活力,对新的生活充满向往。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分子,端起当时引以为豪的“铁饭碗”,有说不尽的喜悦。她们豪情满怀、精神抖擞,立志要为矿山建设奉献力量、奉献青春。开始上班时,喜笑颜开,干劲十足。可三五天下来,个个腰酸背痛,满脸愁云。低头瞧瞧满身的灰土泥水,抬手摸摸被砼浆浸泡磨破的手指,深感这份工作的艰辛,畏难情绪油然而生。

生产任务完成得不顺利,眼看就要拖车间的后腿了,怎么办?党支部认为,只有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是唯一出路。党支部紧紧依靠老工人班长,依靠党团骨干,组织职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毛主席关于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教诲。业余时间,走村串户,促膝谈心,共同缅怀那些出生入死闹革命的英烈,讲述老矿工来到这当年的荒山野岭开矿创业的动人事迹。这还真应了那句老话“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比比长征二万五”。就是用这些话语,一次次感化她们淳朴的心灵,激发她们的热情,鼓舞她们的斗志。姑娘们擦干泪水,挺起胸膛,一次次挑战自我。“三八工段”很快成为坑采车间生产建设中一支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在艰苦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业绩。

“谁说女子不如男”

1976年秋,车间全年生产进入决战阶段。某天四点班,-25米中段信号出了故障,在采场调整矿车轨道暂不能铺面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发出停放砼的信号,致使地面搅拌机不断下放砼,导致堵管事故。当班的李湘梅冒着充填井淋淋雨水从-25米爬到地面通知停放时,得知已放下6至7搅拌机砼了。放下去的砼全堵塞在-25米至地面约90米长的输送管道中。如不及时处理,砼将会凝固在管道中,造成堵管停产。情况紧急,刚下班的工长二话没说,提起大锤就下了井,带领女工们在井筒里沿管敲打,以期震落管中的砼。管道外壁长久积累的砼渣不停地落打在身上、手上,生痛生痛,可管道内的砼一动不动。只好找来管道工在转弯处将管道切割开,大家轮番用双手边掏边敲,总算把“咽喉”打开,慢慢放空管道、排除故障,完成当班任务,已是凌晨四点。回到排班室,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个个满身泥水,疲惫不堪,恨不得倒下就睡才好。

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时候,大家放弃每周仅有的一个休息日,争上义务班。工段“义务班光荣榜”上,“红星”最多的要数党团支委和班组骨干了,她们几乎没有休息日,任务紧时甚至连班转。一月下来,多者40个班,少者30个班。仅1976年,大家共献义务班2600多个。一次采场砌壁任务紧,需要抢运预制砖,原本该休息的同志全赶来上义务班,把每块20多公斤重的预制砖经过两次倒运从地面运到采场。大伙分地面、井下巷道、采场三个点进行作业。就是这帮身体瘦弱的女青年,凭借自己的毅力,硬是把沉重的预制砖块背着、夹着、抱着,一块块地搬运到车上运到井下又转到采场。整个班下来,手套破烂了,衣服湿透了,步伐沉重了,她们却始终带着微笑。

井下作业,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黄工长,责任班长陈秋庭、朱志旺、袁子培等都已年近半百了,他们服从调动,来“三八工段”带这帮女孩子。为了女工的人身安全,他们总是重活、累活、危险活抢在前面。一天,白班停工后,陈秋庭带队到-25米以下补管道。刚补好,正顺-25米通风井往井上爬时,突闻远处一股风声呼啸而来,有着丰富经验的陈师傅大声说道:“不好!井下送风了,快上!快上!”送风排炮烟,风井内风力很大,很危险。说时迟,那时快,在距-5米平巷还有一节梯子时,风已卷着炮烟追了上来,好在大家快步转入平巷的拐角处蹲下,才逃过一劫。

原“三八工段”女工李丽华特地穿上崭新的工作服来聚会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在那大干苦干的日子里,“三八工段”全体女工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一座座丰碑,书写着一段别样的精彩人生。工段多次被评为矿先进集体,1976、1977年连续两年被黄石市授予“三八红旗单位”,成为全矿“三八机台”、“三八班组”的样板。

井下作业,劳动强度大,工作十分艰苦,本不适合女工。在党组织的关怀下,这批女工被陆续调到地面工作,成立两年多的女子“三八工段”告别了历史舞台。但这帮矿山娘子军带着“三八”风采,在新的岗位上,继续焕发靓丽青春、书写灿烂人生,直至退休。

铭记历史是一种责任,是薪火相传的精神源泉。在中国有色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大冶有色,这个承载了无数人希望的有色航母正扬帆起航,向着一流铜业、国际品牌的美好愿景出发。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是告诫我辈不能忘记为有色金属发展而默默奉献一生的老一辈,不能丢失艰苦创业的传家宝。与企业同发展,与有色共奋进,我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猜你喜欢
工段有色女工
造气炉改造后对系统的影响
山西化工(2023年12期)2024-01-12 01:51:40
不同分选工段瘦精煤煤质分析与配伍性研究
选煤技术(2022年3期)2022-08-20 08:39:18
纺织女工
当代工人(2020年8期)2020-05-25 09:07:38
皮带女工
当代工人(2020年1期)2020-05-11 11:47:32
打造“多面手”班组
北方人(2019年10期)2019-06-17 03:22:06
减压蒸馏应用于粗苯工段的可行性分析
山东冶金(2018年6期)2019-01-28 08:14:52
凉爽有色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6:57
建筑女工
当代工人(2017年9期)2017-05-26 17:33:52
女工
中国农资(2014年3期)2014-05-21 03: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