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独立并重的主题课程

2016-01-18 15:36陈超
江西教育A 2015年12期
关键词:计划表事物学科

陈超

PYP(Primary Year Program)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IBO)三大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其余两大课程分别是MYP(初中)课程和DP(大学)课堂。PYP课程是为3~12岁、具有长远教育需求的学生设计的,其核心目标是形成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形成积极的态度、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采取负责的行动。课程旨在培养有质疑能力、有知识并且懂得关爱的年轻人,通过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去创造美好、和平的世界。鼓励全世界的学生成为积极、热情、理解他人、尊重差异的终身学习者。

PYP课程主要由六大跨学科主题、六组学科领域构成,学生在学习这六大主题和六组学科的过程中,力争学会八种核心概念。课程采取的模式是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学到知识;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外,还注重培养他们在社交、体育、情感和文化方面的发展。

首先,六大跨学科主题,分别是:1.我们是谁;2.我们处于什么时空;3.我们如何表达自己;4.世界如何运转;5.我们如何组织自己;6.共享地球。这六大主题是人类认知世界、发现宇宙所绕不开的核心问题,是孩子在成长中所应该充分聚焦的知识体系。因此,其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是所有探究单元要围绕这些主题进行设置。从这六大主题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PYP课程注重的是树立孩子自我意识,在形成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处,最后帮助孩子们树立起国际化的视野,以期能更好地融入其他国家文化之中。

其次,六大学科领域,分别是:1.语言;2.人文;3.个人、社会、健身教育;4.数学;5.艺术;6.科学技术。在教学中,这六组学科领域的内容都会尽可能地、有机地融入六大主题统辖的探究单元,每个单元会涉及若干学科,通过不同单元的探究使孩子们自然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具体的学科也有自己的一套完整学科体系,并不是有了探究单元中的融合就取消各自独立的学科体系。如果是这样,那也是不科学的。像语言、艺术等学科有的内容是不适合探究的,还是要按照正常的知识体系进行授课。因此,学科内的授课,如果内容适合的话,那也会适当与探究单元进行结合。这种融合与独立相互交叉的课程体系,可以让孩子及时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让知识记忆更加牢固。同时,学习也不再是没有目的的枯燥的知识灌输模式,而是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才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一个课程的高度来审视PYP课程的结构,我们就会更容易理解它的设置。目前国内许多学校纷纷倡导学科融合,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真正融合。这并不是我们的水平不够,而是我们对课程理解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PYP课程正好给我们一个可以借鉴的内容。

在这个课程体系中。六大主题是居于上位的核心概念,每一个主题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课程。在这个主题之下,每一个学科根据自己的学科体系,围绕这个主题设置具体的课程。但是,课程的核心依然是学科本身,只不过每一次学科的学习都是围绕某一个主题来设置。不同的学科在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学习对每一个主题都形成一个立体的认识。

这与现今国内强调的学科融合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在语文课上讲历史,音乐课上谈语文。而是经由原本独立的学科体系,用相同的探究主题把原本割裂的学科串联、凝聚起来。这样的融合既尊重了学科本身内在的科学性,又让学习变得更加立体全面。

第三,八大核心概念,分别是:1.形式;2.功能;3.因果;4.变化;5.联系;6.观点;7.责任;8.反思。这八大核心概念是孩子认识所有事物的“武器”,需要通过每个探究单元渗透给孩子们。其中,形式是要他们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功能是要知道这个事物是怎么运转的,因果是要知道这个事物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变化是要知道这个事物是怎样变化的,联系是要知道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有什么联系,观点则是要知道我们对这个事物有什么样的态度,责任是要知道我们在面对这个事物时有什么责任,反思是要知道我们是怎样一步步了解这个事物的全部。

这种通过核心概念传递知识的方法,与我们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地方就在于,它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还更深一步地去了解所学的知识的完整架构。具体地说,我们传统教学中更注重教给孩子们“是什么”的知识,到这一步基本就停止了。而通过核心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仅仅是第一步,在这基础之上还要进一步去了解“为什么”“怎么样”“将来会怎么样”等一系列相关的知识。这才应该是我们去看待一个事物时思想的完整变化。

第四,每个探究单元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数个清晰的探究线索。以此来支撑和梳理整个探究单元,以便每个单元都能有序地开展。

中心思想是整个探究单元的核心,线索是将这个核心支撑起来的渠道。这里的中心思想与探究线索必须以陈述句出现在学生面前,例如一年级“我们是谁”主题下探究单元的中心思想就是“家庭关系有助于形成我们的身份认同”。之所以要以陈述句出现,是为了避免学生在进行探究之前就受到教师特定思想的影响,因此要尽量避免将带有引导性的疑问句带给学生。同时,中心思想应该是能够让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可以去不断思考的事情,随着他们年龄的变化会得出不同的见解。探究线索同样需要以陈述句带给学生,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开展探究单元,教师在应用中要根据具体的探究主题在线索下设定相应的问题。

以上是PYP课程的具体结构设置,在理解了课程的核心之后,结合本班的情况,笔者进行了符合本班情况的课程改革。

PYP课程通过探究单元展开六大主题,采用每月一个主题由教师自由安排课时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前会起草相关课程资料包,资料包由教师教学计划表、探究单元、教师评估计划表三部分组成,其中探究单元是整个资料包的核心,涵盖了每个单元具体涉及的所有问题。教学计划表与评估计划表用来辅助教师展开探究单元。本文以一年级“我们是谁”这一主题来解读笔者对课程改革试验是如何展开的。

一年级六个主题的探究单元分别是:我们是谁——家庭;我们处于什么时空——方位;我们如何表达自己——情感;世界如何运作——自然规律;我们如何组织自己——社区;共享地球——分享资源。其中,“我们是谁”这一主题主要让学生知道“家庭关系有助于形成我们的身份认同”。这一主题将会涉及 “形式、责任、反思”三个重要概念,这三个概念围绕主题内容,由教师根据探究线索“家庭的多样性、家庭中的责任、家庭怎样影响我们的成长”进行展开。

为了便于教师开展课程教学,资料包中提前预设好相关的问题驱动,例如:1.你了解的现在社会中有多少种类型的家庭?不同家庭分别以怎样的形式组织的?2.你知道在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他们分别承担哪些职责,又是怎样完成哪些任务的?3.你觉得家庭中谁给了你最大的影响?你通过谁都学到了哪些?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开展每个单元的探究。但是,这些问题也仅仅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并不完全局限于此。教师可以根据每个主题,在自己的理解之上对问题进行替换和改良,达到最符合自己要求的教学效果。

在探究单元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完善教学计划表。当把计划表中规定的内容补充完整之后,教师就已经把整个探究计划完整掌握,可以清楚地区分开相关的探究计划。计划表中,最终的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通过不同形式将学生这一时间段内的探究成功展示出来。可以是演讲,也可以做成展览,还可以是表现相关内容的儿童剧。所有的这些课程教学计划的开展关键在于,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过程,能够最终掌握核心概念,并能付诸行动。

这样每个月下来,学生将通过不同的探究单元反复实践六大主题。随着年级的升高,探究单元关注的问题也会根据孩子们的知识水平不断调整。但是,通过六大主题渗透八大概念这一核心思想是不会变的,这样孩子们才能通过一个又一个主题锻炼自己的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逐渐培养孩子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与行动才应该是我们经由课程最终需要带给孩子们的宝贵事物。

(作者单位: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计划表事物学科
2022年四川旅游学院招生计划表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2021年四川旅游学院招生计划表
美好的事物
2020年四川旅游学院招生计划表
2019年四川旅游学院招生计划表
“超学科”来啦
奇妙事物用心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