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块巧克力到13岁女孩自杀,再到群体聚集事件和涉事者逃逸,中国社会的复杂图景展开,又迅速合拢。到1月5日,貌似只有《新京报》还记得此事,还在社论中追问真相。
去年年底的金昌市永昌县城,一个13岁的女孩偷拿了超市的几块巧克力,工作人员发现后要求家长赔付,贫穷的母亲呵斥孩子后去找钱,女孩则爬上一幢高楼,从17层跳下。
这则新闻很容易让人想到《悲惨世界》,故事中冉·阿让偷了主教大人的银器,但是,主教大人对警察说,这是我送给他的。冉·阿让从此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好人。
道德家可以说,如果超市工作人员把巧克力送给孩子,那不就避免以后的悲剧了吗?然而,在一个从小被教育“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的社会里,能收到礼物,生活上能得到帮助、照顾的,必然会是熟人之间的所作所为,否则都会是一场骗局等待着你。在信奉农夫与蛇的中国,凭什么要求超市老板有着主教大人一般的博爱,凭什么要求他们不按常规出牌?找家长要赔偿,难道不是最惯常的做法吗?
未成年人的尊严,商家的权益,对生命的敬畏,舆论展开事后诸葛式的分析与争论,无法挽回女孩的生命,却复杂地投射着人们的个人诉求。
第二天发生的事情,则是社会戾气的发泄。一群人义愤填膺地冲进超市,大骂超市“为富不仁,逼死小孩”;政府动用了武警,对整个街区进行交通管制,继而让超市与跳楼自杀女孩的家庭签订赔偿协议(据传赔偿金为85万元)。
女孩软弱的时候,各方都不保护未成年人,公权力视而不见;穷人“发飙”起来,公权力又对超市所有者无原则地剥夺。可以想见,当下社会自然人人都充满怨气。那些义愤填膺的群众,在你们谴责“为富不仁”的时候,可曾经想过,自己也是这个不仁的社会的一分子?
1935年的冬天,美国纽约穷人区的一个六十岁的老太太因为偷面包被告上法庭。法官的判决是让老太太选择是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老太太说:如果我有10美金,我就不会去偷面包;如果我被拘役,谁来照顾我的孙子?
这时,在现场旁听的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摘下帽子放入10美金,并请现场的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市长说:“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起立,郑重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这个流传广泛的故事的真实性有待确认,但其寓意非常深刻。所谓“为我们的冷漠付费”,是指保护别人生活得有尊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也是现代慈善的伦理基础。正如《老炮儿》所展现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陷于贫困,鼓励人心向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不可预测的未来。
为冷漠付费是明智的,是在为不人性的制度埋单,并试图改变它;是帮助穷人而不是建立在施舍之上,还懂得维护别人的尊严。而那些人冲到超市门口向所谓的富人讨公道时,依然是冷漠的,依然无视法律和人权。
我们如果希望这个社会好,希望女孩的悲剧和超市巨额赔偿的荒唐不要再现,那么先要学会为冷漠付费,先要学会无缘无故地去爱,从这里开始,也许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