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领助推新昌茶业可持续发展

2016-01-18 13:29吕文君
中国茶叶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昌名茶龙井

吕文君

(浙江省新昌县农业局)

浙江省新昌县从2000年出台首个茶产业专项扶持政策,至今已15个年头。新昌茶产业依靠政策引领,实现了持续较快速的增长,名优茶产量、产值从2000年2400吨、1.9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405吨、7.98亿元,分别增加83.5%和311.3%;茶产业链从龙井茶、珠茶生产延伸到了茶机、茶包装、冷藏加工等产业,产值从5亿增加到26亿元,增长420%;市场交易额从4个亿增加到45亿元,增长1025%。新昌茶业也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先后获得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等荣誉。大佛龙井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连续六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品牌价值达29.3亿元。下面,笔者拟从政策对茶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浅析茶产业政策的扶持重点、发挥的作用、政策实施的实践与启示。

一、因时制宜,明确不同发展阶段茶产业扶持的重点与内容

从2000年至今,新昌共出台了七轮茶叶产业政策。第一轮茶叶产业政策是2000~2002年,年专项扶持资金100万元,基于当时的背景是广大茶农认识和体会了良种优越的品质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对良种的需求十分迫切,确定扶持重点是良种基地的建设,对连片3亩以上的基地,对新发展和老茶园改种换植的分别给予每亩200元和350元的补助。这轮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良种的大发展,仅3年时间,就补助了良种茶园23043亩,补助金额达到721.2万元。第二轮茶叶政策是2003~2004年,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增加到250万元,当时良种繁育在新昌已有特色,标准化开始起步,社会越来越关注名茶的质量问题,迫切需要创建各类示范基地,确定政策扶持的重点是良种繁育基地、各类示范基地建设和茶叶技术比武活动,这轮政策促进了良种繁育的大发展,新昌年繁育茶苗达到2亿株,成为全国著名的浙东茶树良种繁育中心。第三轮茶叶政策是2005~2007年,新昌的名优茶已初具规模,品牌问题和茶叶加工条件开始受到重视,确定政策扶持的重点是标准化名茶加工厂和大佛龙井专卖店建设,此轮政策促进了茶叶加工条件的极大改善和大佛龙井品牌销售网络的建设。期间建成大佛龙井专卖店38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68家。第四轮茶叶产业政策是2008~2009年,茶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提高到300万元,当时茶文化蓬勃发展,茶产业到了内挖潜力,外引资本进行提升阶段,确定政策扶持的重点是战略合作、茶文化建设等,此轮政策大大促进了对外合作和茶文化活动的开展。天福集团和老舍茶馆分别在新昌投资建设了2万多平方米和6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大佛龙井茶文化活动初具影响力。第五轮茶叶产业政策是2010~2014年,茶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提高到600万元,当时茶叶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瓶颈制约日益严重,确定政策扶持的重点是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此轮政策大大促进了茶园绿色防控体系建设,提升了品牌价值,近2万亩茶园安装了杀虫灯等防控设施。第六轮茶叶产业政策是2015年制订,茶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提高到800万元,当前,茶叶价格理性回归,茶叶产销矛盾进一步突出,茶业生产处于全面创新的新常态,确定政策扶持的重点是标准茶园建设、茶叶加工提升、茶叶创新等,以促进茶叶全产业链建设。

二、茶业政策在茶产业发展中的助推作用

经过六轮政策的实施,政策对茶产业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引领了茶业发展方向

政策扶持的内容,往往是明确的产业导向,引导企业、基地、茶农,怎么种、怎么制、怎么销,茶产业政策正确引领了新昌茶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方向,在基地建设方面引领新昌茶业向良种化、标准化茶园方向发展;在名茶加工方面引领新昌茶业向标准化、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在质量建设方面引领新昌茶业向绿色、安全、可追溯方向发展;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方面引领新昌茶业向母子商标、专卖店、品牌连锁店方向发展。从而循序渐进提升了新昌茶业的层次。

2.促进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通过政策实施,先进适用技术在茶叶增产提质增效方面的作用更加显现,吸引了广大企业、基地、茶农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关注和尝试,促进了茶叶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一是促进了无性系良种的推广。从新昌县补助茶树良种化建设以来,共种植无性系良种茶园7.26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从14.4%提高到68.1%,其中,实施政策补助4.0739万亩,补助资金1377.58万元。新昌成为全国著名的良种繁育中心,年育苗达到2亿多株,茶苗销往全国20多个省份,特别是远销到西藏、云南、广西等边远地区。二是促进了标准化名茶加工技术的推广。共建标准化名茶加工厂和示范茶厂104家,补助资金560万元,有效改善了加工条件和环境,也促进了标准化加工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提升了茶叶生产技术装备水平

通过政策实施,茶叶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名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4条,龙井茶精制加工线6条,名茶包装设备7条,防霜风扇2处31台,促进了加工能力的大幅提升,提升了茶园抗灾防灾能力,也为新昌树立了现代茶业的样板。

4.引导了品牌营销的先进理念

通过政策实施,补助建成了大佛龙井专卖店85家,大佛龙井专柜362家;在上海、北京、山东等地茶叶市场,公共场所、高速公路等设置了大佛龙井广告;对企业印制大佛龙井品牌包装符合相关条件的进行补助。同时新昌县每年安排专款用于举办一年一度的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已举办9届,大佛龙井茶文化节被评为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十大农事节庆活动;在重点茶叶销区举办大佛龙井品牌推介活动,大大提升了大佛龙井的品牌形象,也倡导了品牌营销的销售模式。

5.保障了茶叶质量安全

通过政策实施,一是在基地环节促进了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共安装杀虫灯387只,同时,对统防统治实施补助,推进了矿物油等矿物源农药及色板的推广,绿色防控面积达到5万多亩。二是在农药采购环节加强了农药源头监控,补助设置了153只无公害农药专柜,实行了禁限用农药登记制度。三是在加工环节促进了茶叶质量认证,有47只产品生产获QS认证,有3家企业获得ISO9000认证。四是在茶叶流通环节促进了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2013年中国茶市正式启用实名制茶叶交易质量安全可追溯电子结算系统,2014年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结算系统实现并网升级,交易双方通过刷卡进行身份信息认证、交易结算,消费者买到茶叶后,可以在交易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实时查询到每笔交易的茶叶来源,信息更透明,品质更放心。

三、茶业政策的实践与启示

1.理清发展思路是茶业政策实施的主要路径

政策补助内容应与茶业发展思路相衔接,在制订茶产业政策的同时,应做好本地区茶产业的短期、中期与长期规划,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问题,茶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时代背景,今后茶业的发展趋势,明确未来茶业的发展和主攻方向,理清茶产业的发展思路,为制订茶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与依据。

2.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是检验政策实施成效的主要方法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进行政策实施情况的专题调研,及时发现政策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有些补助项目申报限定的条件过严,补助起点标准过高;有些补助项目滞后于茶业生产发展,生产单位已早于政策在生产中应用,造成该补助项目无申报或申报单位数量很少;有些项目申报单位较多,而计划安排的资金较少;一些项目实效性不强,无益于解决实际问题,生产单位申报积极性不高。以此来检验政策实施的成效,并对现行政策进行修改与完善,确保政策实施的实效。

3.坚持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是政策顺利实施和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前提

制订茶业政策须有超前的意识、战略的眼光和前瞻的谋划,才能引领茶产业走上持续、良性的发展轨道;制订茶业政策也要充分考虑先进适用技术在促进茶叶生产发展中的助推作用,引领茶产业走科技兴茶之路;制订茶业政策,更要考虑政策实施的可操作性,不能成为摆设政策,看着政府重视,实则无法兑现,要使政策能体现公正公平、受益面广、真正受到老百姓拥护、操作性强,真正起到促进产业发展,实现茶业增收增效的作用。

4.确保重点是财政资金发挥杠杆作用的着力点

茶产业发展需要扶持的范围广、内容多,而财政资金又十分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重在发挥撬动产业发展的杠杆作用。在制订茶业政策时,要疏理相关扶持内容,按轻重缓急,确保几个重点环节集中进行扶持,取得明显的集聚扶持效应,真正体现财政为农,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猜你喜欢
新昌名茶龙井
崔水良《龙井方向》
龙井问茶
锐新昌:上市前股东减持分红 圈钱割韭菜嫌疑深重
西湖龙井虾仁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湖畔品龙井 人在天上行
北京春茶节安徽名茶推介会暨中信太平观止杯斗茶大赛评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