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霆
(浙江省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22100)
茶产业是浙江东阳市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东阳市茶产业得到稳步发展,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名优茶生产加工成为东阳茶产业发展的亮点。
全市现有茶园面积48135亩,比2012年增加690亩,增长1.4%;茶叶总产1326吨,总产值14025万元,比2012年增长6123万元。
建立适合本地生长的木禾种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50亩;引进龙井43、白茶1号等无性系良种;给予茶园换种改植产业化补贴(表1)。
表1 茶园换种改植产业化补贴政策
东阳市作为浙江省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内的18个县(市、区)之一的越州产区,已经启动使用“龙井茶”证明商标。东阳市名优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形成规模优势。龙井茶产量占名优茶产量的95.4%,产值占总产值的85%。
通过20余年采用东阳木禾种加工龙井茶的实践,成茶品质表现理想、稳定,内含物丰富,1986年经原浙江农业大学茶业系茶叶生化教研组测定,木禾种加工的龙井茶其氨基酸、咖啡碱、多酚类含量分别为3.65%、3.93%、30.37%。
全市建成茶叶加工和销售企业3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6家。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营销大户40多户,主要生产龙井茶为主,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和销售大户的销售额各占三分之一。
东阳木禾种种植历史悠久,栽培适应性好,原产地在东阳市大盘山一代。木禾种现遍布磐安、嵊州、绍兴、诸暨等县市。茶树良种老专家申屠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李联标都肯定了木禾种的优异特性。目前在东阳山区引进推广的无性系品种中,木禾种茶苗在抗逆性、丰产性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2004年开始品牌整合,全市统一打出“东白”系列名茶品牌。有东白龙井、东白春芽、东白毛峰等系列产品。茶叶行业协会负责统一品牌运作工作,并在逐步规范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印制包装,促进全市名优茶生产上了新台阶。2006年东白牌茶叶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东白”牌茶叶商标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2007年东白牌茶叶认定为浙江省名牌农产品。
一是茶园良种化率不高。东阳市茶园的的主栽品种为木禾群体种,占茶园面积的70%左右,且多为上世纪80年代之前发展的老茶园。而无性系良种茶园只有18000亩,只占茶园面积的37.5%,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与邻县磐安县的61%差距甚远。二是茶叶加工条件差,未改造的茶厂加工设备陈旧,条件简陋,名茶加工厂规模小,生产加工不规范。80%以上的龙井茶都是由农户的小作坊加工而成的。
全市茶叶生产企业39家中,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4家,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4家。名优茶只有30%左右是由企业收购销售,更谈不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一是目前东阳市茶叶产业扶持政策中,老茶园改种换植和新茶园发展的补贴门槛过高。除东阳市东白山茶场拥有茶园100亩以上外,佐村镇、三单乡等茶叶主产区一般农户经营茶园面积为2~5亩,但是扶持政策最低补贴标准是50亩,因此大部分的茶农都享受不到扶持政策。二是扶持资金少,老茶园改造过程中难度大。铲除群体种老茶树的费用约2000元/亩,茶苗费用600元/亩,茶苗种植费用约700元/亩,合计老茶园换种改植总费用约3300元/亩。新茶园一般需3~5年产生经济效益,在此还没计算每年每亩茶园的管理成本。而在产业化扶持政策中,老茶园改种换植的补贴标准是300~450元/亩,只占实际成本的9%~13.6%,因此难以促进老茶园改植良种的推广。
全市目前通过三品认证的茶园面积是26878亩,占茶园总面积48135亩的55.8%。与武义县无公害茶园面积占比的70%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茶叶加工专业户,茶青原料随意堆放,茶叶加工环境差,导致粗制茶存在杂质等问题。抽样调查中,部分加工企业生产的龙井茶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东阳是建筑之乡、木雕之乡,建筑产值和红木家具产值高。茶叶产值占农业产值比例低。因此当地政府对茶叶工作的关注度低,政策连续性差,导致全市一市一品战略中断,各个茶叶企业自己打造品牌困难重重,打击了茶业经营者品牌化积极性。
目前东白茶系列产品的户外宣传就是杭金衢高速边的一个高炮广告,而且广告与东阳香榧相结合,宣传效果不明显。东白龙井茶主要以每箱70~90公斤销往山东滕州市场,部分销往北京、杭州,礼品茶销售较少,且没有统一的礼品茶包装。茶叶经销商也较少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出售名优茶,限制了东白茶系列产品走向全国各地的步伐。
东阳东白茶系列产品内质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东白春芽的芽叶不够肥壮,耐泡性差;东白龙井干茶色泽不一致,外形不美。针对以上问题,东白春芽的采制必须制定统一标准推广,通过培训引导广大茶场职工提升茶叶品质。减少珠茶茶青的采摘,提高东白毛峰的产量,形成东白茶系列产品的高中低三档。通过政策扶持推广无性系良种,提高东白龙井茶青一致性,并通过组织培训和机制比赛提高东白龙井茶加工的整体水平。
作为地方群体品种,东阳木禾种拥有适应本地生长,抗逆性和耐寒性强,产量高,适制龙井茶的特点。应加强东阳木禾种的选育工作,扶持木禾种无性系良种选育基地,并转变依靠新茶园发展增加茶园面积的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老茶园改种换植的面积。
以东白山茶场为龙头,积极推进全市初制茶厂的机械化改造,提升茶厂加工环境。从金华市茶叶龙头企业到东阳市茶叶龙头企业推行6S管理(清洁、清扫、整理、整顿、素养、安全),目标实现茶叶加工清洁化生产。
以浙江省农业厅在松阳推行茶树保险为契机,东阳市应积极争取茶树保险政府补贴,减少每年清明前后倒春寒对茶叶的冻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切实保障茶农的经济利益。
充分借助东阳市作为旅游城市的有效平台,利用东白山七夕节旅游打造“游东白山,品东白茶”主题游。佐村镇三单乡的茶叶专业特色村借助乡村休闲游主题开发茶园体验式消费,游客亲自参与茶叶采摘、加工与品尝。例如该市和品茶业有限公司推出的“认养茶园”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通过在市节庆广场、黉门广场举办东白名茶展示品鉴会、东白茶道表演等形式向东城市民宣传正宗的东白春芽、东白毛峰和东白龙井的产品特性,提高茶叶爱好者的产品认知度。
借助东阳市每年的工艺美术博览会和横店马拉松等在东阳本地举办的大型活动赛事中,作为活动赞助品牌开展东白茶道表演,提升东阳东白茶的国内外知名度。加大东阳过境高速周边的高炮广告的投入力度,提升广告形象。结合东白山旅游线路,细节处入手,加大各类植入性广告。借力横店影视城的剧组资源,增加媒体曝光度。
充分利用小型植保机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购买植保机用于茶园的统防统治,大大降低茶园管理的人工成本。
明确东白茶的原产地是东阳市佐村镇、三单乡等大盘山脉和虎鹿镇东白山的会稽山脉,并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推介,明确东白茶系列产品原产地,并在产品包装上集中体现。
以市茶文化研究会组织修编东阳茶叶书籍为契机,结合初级茶艺师免费职称认定,启动全市中小学教师免费茶艺培训项目。联合市教育局开展茶文化进学校,开设茶艺兴趣班,茶文化学习从娃娃抓起,按照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模式,逐步普及市民的茶知识,营造喝茶品茶的良好氛围。
整合文化项目和省级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资金,结合东白山开发,充分利用东白山茶场现有房产土地资源,启动建设东阳市东白茶博物馆项目。项目涵盖东白茶文化历史、各类东白茶人、东白茶展示展卖区、东白茶制作体验中心、东白茶品茗区等集合各类功能,既可有效传播东阳茶文化,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又成为东白山的宣传基地。
促进东白茶品牌整合,制定东白茶CI规范——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包括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和VI(视觉识别)。出台扶持政策,根据不同城市的经济水平,对新开设东白茶专卖店的业主给予不同的租金补贴,鼓励东阳茶业经营者走出去。及时做好客户回访,了解消费者需求,开发不同产品包装,不同产品类型。通过几年努力,逐步建成“东白”系列茶全国营销市场和网络。大力拓展上海市场,鼓励茶业经营者努力进入上海市场,做响“东白龙井”品牌。
通过农超对接,与世纪联华合作,投放销售东白茶大众系列产品(如东白毛峰),方便市民购买。与横店各大旅游景区的土特产超市签订协议,投放销售东阳东白茶,达到互利共赢。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东阳东白茶。与茶具茶桌销售量大的企业签订协议,采用每销售一套茶具茶桌赠送一两泡东白茶等方式,挖掘东白茶消费的潜在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