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八云
语文的本质指向语言,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特别是新课标中“语用”理念的提出,将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漫无目的地追求语言训练,毫不考虑语言训练的价值依附元素,导致阅读教学忙而无效。语言文字训练究竟该如何训练才有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以教材为蓝本,强化训练基础
教材文本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凭借,语言文字的训练更应该紧扣教材,切不可进行脱离教材的所谓“泛语文”的言语实践。因此,教师要充分开掘教材、把握教材,感受教材语言内容和形式的表达效果,准确把握言语教学的价值点,让学生在课堂中的语言实践都能有所依附,扎稳言语表达的根。
例如:《一路花香》一文中的第一、第二自然段,通过自然介绍的方式将破水罐和好水罐进行了一组对比,高效地展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教学这两段时,教师就以文本内容的思维脉络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性拓展,启发学生加上自己的一组拓展对比。有的学生从两者的生活质态角度认为,好水罐过得实在,而破水罐内心会局促不安;有的从心理视角出发认为,好水罐的面子很足,而破水罐则有点抬不起头来;还有的认为,好水罐常常能听到别人的赞美,自认为功劳巨大,而破水罐则生活在一片谴责声中,觉得对不起挑水工……
这种拓展式的言语训练既基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延伸出新的意义。学生依循着文本原本的言语形式,在言语表达中丰富了两者的内在形象,提升言语能力的同时,深化了对文本的解读,起到了言意兼得的表达效果。
把握训练核心
皮亚杰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的问题说到底其实就是思维的问题,语言能力也就是思维的能力。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从文本的“血肉”入手,从文本的言语世界中提炼出语言结构,引领学生充分感知、体验这种语言结构的表达效益,并在浸润文本情境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从而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积淀语言,促进表达能力提升。
例如:《田园诗情》第二自然段中“有的牛背上……好似牛群的家长”一段话,就通过分号的形式将形式结构类似的两个分句对称陈列,凸显了严谨、紧凑的结构风格。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通过圈化,探寻、标注重点词语,准确清晰地了解本段文字的内容与情韵。在学生掌握语言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多种形式感受,从而能借助核心词语呈现文本语言,最终达到积累内化的效果。最后,让学生依据文本内容进行适当地想象,补充了很多文本的未尽之言,丰富了文本内容,也历练了文本语言的表达范式。
在这一系列的言语训练中,学生经历了体悟感知、诵读品析、记忆积累、联想创造等多环节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将言语训练都伴随着深刻的思维运转,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情感为载体,紧扣训练纽带
语言是最灵动的声音,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价值意义,也寄托着作者蕴藏其间的情感。因此,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体悟语言、内化语言,甚至是运用语言的过程都应该有相应的情感相随。只有在情感的浸润与激发下,学生内心才能涌动起真切的言语体系,有助于学生内在情感的表达。
例如:《桂花雨》一文的中心句“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其实就以自然之态表达母亲对家乡金桂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之情。正如古人诗歌中所说的那样:“月是故乡明。”对于家乡以及亲人的思念正是生命个体正常的情感体验。为了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笔者首先将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生活中,唤醒学生常态生活下的情感积淀。在学生形成深入有效的情感体验之后,教师则引领学生为文本中“ ,也比不得 ”言语形式进行表达训练。一时间,各种精妙的语言应运而生,各种情感的波涛也随着学生的语言倾泻而出。
古语有云:情动而辞发。正是有了内在情感的共鸣,学生才能言之有物、言之动情,言语训练才能落到实处。
以生活为背景,把握训练源头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之泉的浇灌,语言这棵大树的根须就会干枯。只有与生活相连,语文学习才能如鱼得水,迸发出全新的生命活力。
例如:《山谷中的谜底》一文向读者表达了“要想更好地前进,就需要智慧地退让”的道理。而在教学的总结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提炼出文本的核心价值指向后,便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文本所蕴含的道理嵌入到生活元素中,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表达结合生活案例将道理形象化、生动化。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将自我关注伸向了广阔的生活海洋,为学生口头整理表达自己对文本主题的体验成果提供了鲜活的资源与平台。试想,这篇课文的教学如果就止步于对主题的提炼与概括层面,而没有与实际生活融合,那学生不仅失去了语言历练的平台,甚至对文本主题的体验也只能停滞在机械记忆和被动感知层面。
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绝对不能随心所欲,更不是架设在空中,毫无着力点。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只有紧扣教材、情感、思维、生活这四大向度,语用训练才能练得其所,彰显出其独特的言语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