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倩
与人们分享自己的音乐,点亮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快乐,
让人们因为自己的演出而感到世界更美好,
这就是黎卓宇演奏钢琴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初衷。
“他充满了爆发力。我很少听到有人能够飞快或准确地连续演奏这么多强而有力的八度,更别提既快又准了!”2015年5月8日,《纽约时报》的乐评人詹姆斯奥斯特莱克(James R.Oestreich)在听了黎卓宇演奏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后赞不绝口。同年12月3日,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华裔美籍钢琴家刚结束了与杰吉耶夫指挥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在现场的朋友听完音乐会后不禁感叹道:“这根本就是黎卓宇的个人秀!”
其实,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早以音乐神童出名。九岁时,他便与厦门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此后更是与不少国际知名乐团同台献艺,其中包括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2015年,黎卓宇一举夺得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的银奖,此前他也获得过美国的吉尔摩青年艺术家奖(Gilmore Young Artist Award,为美国二十二岁以下的青年钢琴家特设的奖项)、瑞士的韦尔比耶泰博基金会学院奖(Academy Award of the Tabor Foundationin Verbier)等。
无论是演奏还是比赛都令人赞不绝口的黎卓宇,目前正在哈佛大学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攻读双学位:“我选择去哈佛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希望自己能够成长为一个更深刻、更有知识的人。我相信我的所学会反映在我演奏的音乐里。”
勤奋刻苦的音乐神童
黎卓宇1995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他的父母是中国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虽然没有任何音乐背景,但他们对音乐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在我的印象里,我就是听着贝多芬、肖邦、拉赫玛尼诺夫长大的。我的姐姐学琴时,全家常常会一起去听音乐会。现在我的弟弟也在学习钢琴和小提琴。”黎卓字说道。
黎卓宇的演奏纯净、阳光,色彩丰富,力量中蕴含着甜美。他给人的感觉是单纯朴实,一点也没有少年得志的轻狂和浮躁,也从不忧愁自己的未来。这点也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小时候他姐姐学琴,他就会站在一边看老师的示范。作为母亲,我希望他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并把这件事情做好。无论是成为钢琴家还是其他什么,我都会为他高兴。”
黎卓宇很小就展露出了自己的音乐天赋。“母亲告诉我,当我四岁半第一次弹琴给老师听时,在老师的伴奏下,我已经能够演奏简单的旋律。无论她演奏得快还是慢,我都能跟上她。”除此以外,小时候的他并没有觉得自己跟其他小孩子有何不同,更不觉得自己是大家眼中的音乐神童:“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天才。坦白说,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我遇到很多困难,有时也会倍感压力,比如小时候学习肖邦的练习曲,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我才能够掌握。但因为热爱演奏钢琴,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黎卓宇的第一位老师是杨镜钏。“在钢琴演奏的技巧方面,我没有太大问题,这得益于我的启蒙老师,”黎卓宇说道,“每天我都练习音阶琶音,练习哈农和车尔尼。七岁时,我开始练习肖邦的练习曲。杨老师总是确保我真正掌握了每首练习曲的技巧。”
同时,黎卓宇也在纽约跟随殷承宗学琴,殷老师教会了黎卓宇如何理解音乐,如何处理乐句以及抽象的音乐理念。在进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后,他师从卞和噪。卞老师从更宏观的层面指导他的钢琴演奏,不仅包括演奏技巧,还有音乐诠释、乐句处理等。“卞老师不仅是我的老师,更像是一位母亲般的人物。在她的指导下,我的音乐才华真正开始显露。她不但教授我音乐演奏,而且教会我在成为钢琴家之前,如何成为一个出包的人。我觉得她有那种能够让更多的人乐意从事音乐演奏、努力诠释音乐的精神。”在各种采访中,黎卓宇总是不忘感恩老师,他说没有这几位老师就没有现在的自己。
都说成功来自百分之一的天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放在黎卓宇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四岁时,他每天练琴一个小时;五岁到七岁,每天两到三个小时;七到九岁,每天三到五个小时,周末更长。“如今,除了念书,我每天练四小时琴,周末和节假日则会练习七小时。我喜欢练琴吗?是的,我觉得练琴很有趣。当然也有觉得枯燥的时候,不过只有通过练习,你才能够演奏出自己想要的声音,传达出自己希望的音乐感觉。”
从音乐神童到音乐家
“卞老师常常对我们说,你们现在的演奏处于‘音乐神童’的层次,这是不够的,你们必须达到艺术家的层次!”2015年,黎卓字获得第十五届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的银奖,向他的音乐家之路又迈进了一大步。卓越的演奏技巧、对音乐的热情以及他真诚的态度,感动了俄罗斯的听众。
对于比赛,黎卓宇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参加比赛只是为了获奖,那你很容易就会掉进程式化的标准演奏中去。如果你只是想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那很有可能会有评委不喜欢你的风格。除非你演奏干脆、技巧完美,否则你很难赢得比赛。如果你为了迎合某些评委的喜好而演奏,那很容易就会失去自己的个性以及对音乐的想象。但如果你不在意是否获奖,那比赛会是很好的向他人学习的机会,你也借此展示了自己。”他坦言自己并不是冲着获奖而去参赛的,他只是希望能够飞到俄罗斯,为俄罗斯的听众演奏。
为听众演奏这一点从十一岁开始就深深扎根在了黎卓宇的心中。那一年,他与某个业余乐团合作。演出后,有听众告诉黎卓宇,他的演奏是如何感染了他们的情绪,感动了他们。那一刻,黎卓宇第一次意识到作为艺术家的影响力:“那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能够多为听众演出。”与人们分享自己的音乐,点亮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快乐,让人们因为自己的演出而感到世界更美好,这就是黎卓宇演奏钢琴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初衷。
在演出、比赛、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学习之外,他在哈佛攻读文学,还对室内乐演奏情有独钟。“演奏室内乐对音乐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让你学会倾听自己以及同伴的演奏,迫使你学会一再地调整自己,从而在整个乐团里达到一种平衡的效果。它能让你成为更好的音乐家,而不只是一位钢琴家。许多钢琴独奏曲目其实包含了丰富的音色,只有拥有丰富的室内乐经验,才能将这些独奏曲目弹得更好。”
谈到丰富的音色,黎卓宇最喜欢的钢琴家是霍洛维茨以及罗素谢尔曼(RussellSherman),两者的音色都是他喜爱的。“我最爱的霍洛维茨的一场演出,是他在1965年重返卡内基音乐厅的那场。他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音包、对时值的把握以及让人们兴奋的魔力。罗素·谢尔曼的音色也很丰富,很特别,充满了戏剧的张力,给了我很多启发。”
富有个性的演奏显然是黎卓宇所重视的:“长远来看,我希望我的听众能够感受到,我对于演奏的作品有自己的理解。我希望自己的演奏能够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来到音乐的世界。我想与他们分享我对音乐的感受。”
与每个男孩子一样,除了钢琴大师以外,黎卓宇也有自己的“超级英雄”:“李小龙的哲学是我很喜欢的。他曾经说过,‘放空你的头脑,无色无形,就像水一样。将水置于杯中,它就成为杯子的形状;将水置于瓶中,它就成为瓶子的形状。成为水吧,我的朋友’。其实钢琴家也是一样,你将什么放人你的演奏中,弹出来的音乐就是什么样子。我觉得作为一位钢琴家,一旦掌握了技巧,双手达到了一定的灵活程度后,就可以创造性地演奏出不同的音包和声音,从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到能够安抚一个婴儿的温柔音包都是可以做到的。”
能够演奏钢琴就是这位年轻钢琴家所梦想的生活:“我相信音乐给予了我更丰富多彩的人生。我知道音乐生涯是一条不可预见的道路,没有直线,这也是它吸引我的原因。我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但至少此刻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