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同伴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2016-01-16 03:21李思南袁晓娇吴海艳胡红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同伴关系中介作用

李思南 袁晓娇 吴海艳 胡红彦

中国.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 E-mail:xjyuan2013@163.com △通讯作者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同伴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李思南袁晓娇△吴海艳胡红彦

中国.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E-mail:xjyuan2013@163.com△通讯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自尊与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314名流动儿童进行施测。结果:①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对其同伴关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2.54,P=0.05),老家身份认同对其同伴关系没有显著预测作用(t=1.23,P=0.22);②流动儿童自尊对其同伴关系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t=9.84,P=0.000);③自尊在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自尊在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城市身份认同通过自尊影响同伴关系。

【关键词】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社会认同;自尊;中介作用

随着城镇化政策的不断完善,许多农村人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以获得更好地生活条件和发展空间。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动更是出现了“家庭化”的流动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农村儿童跟随其父母来到城市,使得流动儿童这一群体产生并迅速扩大。儿童时期是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流动儿童却长期远离家乡环境,处于流动环境中,他们身心能否良好地适应并健康发展,这俨然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1]。具体到流动儿童领域,研究初期直接着眼于流动儿童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的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者以研究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来间接考察其同伴关系,以此评估流动儿童的人际适应情况。孙晓莉[2]发现,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更大的问题,并指出同伴交往是影响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者渐渐把研究方向直接对准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结果发现当下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现状不容乐观,仍有待提高[3]。例如,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同伴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的“被忽视”因子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4]。

与普通儿童不同,流动儿童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具有双重社会身份认同(social identity),这可能对其同伴关系产生影响。流动儿童与同伴群体之间的交流是关键[5]。社会认同理论中提出,当个体过于热衷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的好,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6]。而个体因素是影响同伴关系的最主要因素[7]。因此,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取向这一个体因素可能影响着其同伴关系。在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取向是多元的[8]。而前人的研究中,只有少数研究对认同类型的影响进行区分[9-10],这不利于对认同取向进行影响性分析并做出策略指导。

通过对既有理论和研究的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可能通过影响自尊水平对同伴关系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和自尊呈显著正相关,社会身份认同能显著地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流动儿童更多的表现出对城市身份认同时,他们的自尊水平会更高[9,11]。可见,城市身份认同过程能够提升儿童的自尊,社会身份认同是满足自尊的需要[6]。自尊和同伴关系二者之间也存在着重要联系,同伴关系能正向预测儿童的自尊,满意的同伴关系会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12]。同时,自尊可以预测儿童青少年的人际关系[13]。因此,本研究认为自尊可能在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和同伴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本研究将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区分为老家身份认同和城市身份认同,探讨两种社会身份认同对流动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影响,并检验自尊是否在社会身份认同与同伴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成都市两所打工子弟中学的流动儿童为被试,在初一和初二2个年级中进行问卷施测。发放问卷共356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314份,其中男生152份(48.48%),女生158份(50.32%),初一161份(51.27%),初二141份(44.90%),被试平均年龄为(12.86±0.82)岁。

1.2方法

1.2.1社会身份认同问卷[14]采用刘杨和方晓义修订的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量表作为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测量工具,原量表有两个维度,认同与归属和探索,由12道题组成,采用5点计分,总分越高说明对移出地身份认同感越强,越低则说明对移出地身份认同感越弱。修订后的量表依然保留两个维度,由对“老家人”和城市的两个认同分量表组成,共34道题。总量表及两个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5、0.68、0.83。为了使该量表适合成都市流动青少年,本研究将对其做一些修改,将“我参加北京人的传统活动,比如说,一起吃北京的食物、听京戏,过北京的传统节日”改为“我参加成都人的传统活动,比如一起吃成都小吃、听川剧,过成都的传统节日”。本研究分别取两个量表的均分为老家身份认同和城市身份认同的指标,均分越高,说明对老家或城市身份的认同越强。总量表及两个分量表在本研究中的α系数为0.82、0.70、0.93。

1.2.2同伴关系问卷[1]采用邹泓修订的孤独感问卷以测量流动儿童同伴关系情况,问卷共21题,采用4点计分,从1“完全符合”到4“一点也不符合”,包括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地位的评价和对社会需要未满足程度的知觉4个维度,除社交能力知觉的低分代表积极评价外,其他3个维度的低分均代表消极评价。将社交能力知觉维度之外的3个维度反向计分后再与其相加,取其均分作为流动青少年同伴关系指标,分数越高,代表同伴关系越好。本研究中的α系数为0.89。

1.2.3自尊量表[15]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用以考察流动儿童自尊水平。该量表共10道题,包括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2个维度,4点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其中3、5、9、10为反向计分题。量表总分越高,代表其自尊水平越高,总分越低,代表自尊水平越低。本研究中的α系数为0.76。

1.3统计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处理,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结果

2.1社会身份认同现状

表1显示,老家身份认同均分为(2.63±0.61),城市身份认同均分为(2.31±0.59),都是中等水平,大多数流动儿童并没有完全的倾向老家身份或者城市身份。

2.2老家身份认同、城市身份认同与同伴关系的回归分析

表2显示,老家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而城市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为进一步分析城市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根据上述提出的理论假设以及回归分析的结果,以自尊为中介变量,对城市身份认同与同伴关系进行中介检验。在参考温忠麟[16]等人介绍的中介检验方法基础上对假设模型做了检验。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3自尊在城市身份认同与同伴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2.3.1相关分析表3显示,各变量都存在显著相关性。城市身份认同与同伴关系、自尊都呈0.01水平的显著正相关,适合对三者进行中介分析。

2.3.2中介检验表4显示,城市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自尊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在控制了自尊变量后发现,β值由0.14下降为0.04,预测作用不再显著(P>0.05)。这说明自尊在城市身份认同与同伴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老家身份认同与城市身份认同均分都处于中等水平,表明其并没有表现出对移出地的认同偏向,也没有表现出对迁入地的认同偏向,认同取向并不鲜明,这与以往的研究较相一致[17-18]。社会身份认同是通过在内群体和相关的外群体的比较中获得的[6],而本研究选取的被试都是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相比,他们处在一个同质环境中,并不存在内外群体比较,因此身份认同取向不明。已有研究表明,稳定身份感的建立对于儿童青少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稳定缺乏的身份感将会引发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反社会等心理问题[19]。由此可见,倡导流动儿童进行身份认同的积极区分与建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发现,流动儿童老家身份认同对其同伴关系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表明老家认同对其同伴关系并不存在显著影响,它不会使其同伴关系变得更好,当然也不会使其同伴关系变得更差,这表示老家认同对流动青少年而言并非是有利的积极认同,然而这并不代表着与社会认同理论观点相悖。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的是“过分热衷内群体”且“极力否定外群体”[6],从本研究结果看来,流动青少年城市身份认同得分中等,表示他们并未对外群体做“极力否定”,因此,认同老家身份并不会对其同伴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本研究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与其同伴关系存在显著正相关,城市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有正向预测作用,这表明对城市身份认同影响其同伴关系,城市身份认同对于流动儿童而言是有利的积极认同。社会认同理论[20]认为,当个体做出对其越有利的认同时,个体间的冲突与偏见就会越少,由此其同伴关系便会越好。同时,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与其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城市身份认同对自尊有正向预测作用,这与前人研究仅社会身份认同这一变量时的结果一致[11]。说明社会身份认同对流动儿童自尊的影响实则是城市身份认同在起作用,同时也证明了个体是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的[6]。

中介检验结果显示,自尊在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城市身份认同能够通过自尊影响同伴关系。可见,自尊水平在社会身份认同和同伴关系之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可以通过社会认同理论[20]解释。当他们为了提升自尊而表现出较多的老家身份认同,并且否定城市身份时,可能会遭受到偏见,更有可能引发同伴冲突,不利于同伴关系的发展。但当他们通过积极区分,即通过表现出较多的城市身份认同进而提升自尊时,同伴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会降低,更有利于其同伴关系的发展。

本研究通过探讨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与同伴关系的机制,发现城市身份认同对流动儿童的人际适应有利。而流动儿童感受到歧视和被不平等对待,是他们产生对城市的消极与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的不平等更加深了他们的被歧视感[21]。因此,期望社会各界能重视这一问题,从增加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出发,降低他们的被歧视感,从而倡导他们发展出积极的城市身份认同,这对他们提升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nt Children’ Social Identity and Peer Relationship: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steem

Li Sinan,Yuan Xiaojiao,Wu Haiyan,et al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ntity,self-esteem and peer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igrant children.Methods:A total of 314 migrant childre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s.Results:①Urban identity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predicative effect on peer relationship(t=2.54,P=0.05),while hometown identity had no significantly predicative effect on peer relationship(t=1.23,P=0.22);②Self-esteem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predicative effect on peer relationship(t=9.84,P=0.000);③Self-esteem had a completely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identity and peer relationship.Conclusion:Self-esteem has a completely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identity and peer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igrant children,urban identity can affect peer relationship through self-esteem.

【Key words】Migrant children;Peer relationship;Social identity;Self-esteem;Mediation effect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金(编号:15XJC190005);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基金(编号:15SB0468);西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基金(编号:S201510656050)

中图分类号:R395.9,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8-1258-04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8.038

·论著·(发展心理)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同伴关系中介作用
动机调控对成人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研究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