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姗姗+王红梅
一、 直接入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学生交流作者毕淑敏的资料)
2. 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昨天预习课文时同学们都写了,谁来读读看。
3. 抽读词语,检查“艰涩、按图索骥、聊胜于无”这三个词语的意思。(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自己记一记,然后合上书全班交流)
二、 充分自读,补充母亲心理变化图
1.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除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外,还有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快速读第105页的阅读提示,看看还有什么要求。
2. 出示自读提示:(1) 认真默读文章。(2) 用词语概括母亲的心理变化,完成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路线图,并找出相对应的文字多读几遍。
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路线图:(怔住) ( )( )……(勇气回升)
3. 独立完成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补充路线图。
4. 重点交流的句子:
(1)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由“逼问”这个词语引出母子对话,并读好对话,体会母亲当时的坚决。)
(2) “你病了。”
“噢,可能是病了。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正是。”
(反复读,读出母亲当时的坚决,以及逼问的语气。)
(3)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交流“沙漏、艰涩”等词语,感受作者细腻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三、 畅谈体会,回顾母亲的心理变化
1. 母亲的心在疼痛着、后悔着、担心着、自责着,这么复杂的心理变化,作者却把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让我们再次轻轻地、带有感情地去读这些细腻而质朴地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吧!(师生对读)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当我喋喋不休地指教完儿子,听着孩子沙哑着嗓子说:“妈妈,你不要再说了”的时候,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孩子怎么还不回来呢,我在自责中煎熬着。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儿子回来了,脸上带着骄傲。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2. 从整个母亲的感情变化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作者的写法,母爱的认识)
四、 自读《剥豆》,感悟作者的相同写法
1. 毕淑敏和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事,快速翻到第166页读选读课文《剥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 是的,普通的两件事情,却因为精彩的心理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别样的爱,它承载着母亲的良苦用心,承载着母亲对儿子的爱。
五、 推荐阅读,走进毕淑敏的作品
1. 《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
2. 《母子环球旅行记》
【评析】《学会看病》是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作品,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朱姗姗老师抓住重点来体会,设计别具一格。
一、 紧抓提示,凸显重点
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教师快速有效地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这正是考量语文老师功力的时候。如何抓准教学重点?从哪里抓?每篇略读课文前的导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教材在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朱老师就从这课的导读提示入手,这是对阅读提示的有效运用,既有助于我们老师找准重点,又能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
二、 注重感悟,培养自主
值得一提的是,朱老师给予了学生相当充分的自主阅读、批注时间,跨度十分钟左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者还提供了很好的后勤服务,这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生读有所悟,读有所长。
三、 巧妙组织,简化教学
朱老师简化教学过程,努力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展示语文的所学、所悟,这样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且看朱老师主要的教学流程:
1. 自读,画心理变化图。实质是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脉,感受母亲心理变化。朱老师让学生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紧紧抓住母亲感情变化这根主线,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2. 畅谈,体会心理变化。读后的交流不可少,畅谈是这个环节的亮点,但谈话内容要集中,要有重点,于是朱老师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对母亲心理的描写和对母爱的认识。选择这两个方面,一是侧重语文的工具性,二是侧重人文性,做到了言意兼得。
3. 对比,加深文章感悟。让学生阅读本册另一篇文章——毕淑敏的《剥豆》,目的是为了通过对比加深对文中心理活动描写的认识。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对此理解得更深入,不仅对毕淑敏此类文章中的写法有了一个上位的鸟瞰,也更加读懂了母亲的内心。
4. 推荐,扩大阅读范围。课文学完,朱老师结合本单元和本课的重点,推荐学生阅读毕淑敏的《母子环球旅行记》,这样有效地结合略读课文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把《课标》中对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朱姗姗,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小学教师;王红梅,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