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若干思考

2016-01-14 18:44鲍梦雅张昊欧阳鹏
科技资讯 2015年5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非物质文化遗产

鲍梦雅++张昊++欧阳鹏

摘 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在现代文明的进程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渐行渐远,慢慢淡出了现代人的记忆。面临濒危状况,如不抢救,即将消失。针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的实际,本文通过展开相关研究,并运用媒体技术手段实际拍摄制作了纪录片,以期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电视纪录片 创作研究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1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思想、艺术、文化的结晶,具有宝贵的价值。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悠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借助创作电视纪录片来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本文以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二等奖的电视纪录片《郝氏泥塑》为例,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若干思考。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2.1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在现代科技文明、欧美思想文化、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濒危状况,如不及时抢救,即将消失。如以纪录片《汉调桄桄》为例,鲜有人知道或听过桄桄戏,年轻一代几乎无人知道这一传统戏剧艺术。由此可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而纪录片以影像纪实方式将许多珍贵的非遗资料及时记录下来,并通过相关渠道传播使其被社会大众所知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作出贡献。

2.2 视听结合教育影响社会大众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带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美好的艺术享受,以纪录片《留住手艺—妙手扎作黎家狮》为例,黎家狮扎作的精湛技艺和舞狮背后的文化给人留下深刻记忆;再以纪录片《乔杖子剪纸》为例,剪纸人精细流畅的刀工及剪纸中积淀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感情让人难以忘怀。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把中国辽阔地域上的万千种文化积淀和民俗特色以影像的方式还原在荧幕上,与文字和图片记载相比,显得更加具体、真实、生动,对大众的教育功能与影响力较为显著,从而有助于提高大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意识。

2.3 传播非遗促进世界文化融合

在欧美文化冲击的浪潮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可以起到传播我国民族文化的作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积淀和底蕴,有利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有利于中国文化被世界接受和认同。如以《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为例,通过美食文化让外国友人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样,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广泛传播,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等将会逐渐被世界了解和接受。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现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的今天,对其保护和传承显得愈发重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用某种形式将其记载下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将其广泛传播开来,使得更多人对其深入了解乃至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才是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很多民间传统手工艺大多依靠老一辈艺人在支撑,难以赢得年轻一代的传承。通过电视纪录片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得以广泛传播,并使之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纪录片栏目化、频道化设置,使得我国纪录片在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也得到了足够重视,如央视2006年推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系列纪录片以及近年来推出的《非遗中国》系列纪录片,皆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进行创作的纪录片。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重也日益增加,从《话说长江》到《留住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单一的长江沿岸城市的某一城市特征到成为整部纪录片表现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媒体认识到了纪录片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趋势。

4 结合《郝氏泥塑》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

4.1 重视同被采访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就是解说词的写作,在翻阅书刊、查找网络和寻访专业人士的基础上,与被采访者沟通交流便非常重要。如在电视纪录片《郝氏泥塑》创作中,我们走访了郝氏泥塑的传承人郝钧老师。在征得其拍摄许可,在同其交流过程中,郝钧老师从专业角度,热心地在解说词写作和拍摄方面,给我们提出了诸多建议。在为展示人像捏制技法时,告诉我们要抓住人像即将形成神韵的几个关键步骤,而这些步骤正是这一套技法的精髓。由此可见,重视同被采访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可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4.2 拍摄过程中准确捕捉细节与时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好细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所记录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它的存在、发生和发展始终依照着原有的规律进行,不会受到记录者的影响。所以在拍摄过程中,为了捕捉到有价值的画面,通常需要始终保持开机状态,等待很长时间。如果等到关键镜头出现时才急忙开机,常常会措手不及,错过了最佳拍摄时机。如在纪录片《郝氏泥塑》的拍摄期间,为能拍摄到关键的一些细节画面。在开始正式的泥塑捏制前,我们就开始拍摄郝钧老师为使黄泥达到适当的硬度和湿度,而反复进行搓、印、摔、拉的细节画面。在拍摄其进行人像捏制过程时,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拍摄其捏制泥塑的过程。

此外,除了拍摄纪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细节镜头外,空镜头的拍摄也很有必要。空镜头,是指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的镜头。其实空镜头并不是与纪录片内容毫无联系的,它可以具有多种表现功能与艺术价值。当对纪录对象的介绍结束后,运用“摇”的手法,将镜头接入空镜头画面,常常能营造出富有抒情性和意境感的氛围,意蕴深远,令人回味。在《郝氏泥塑》中,当提到“耕闲斋”和郝氏泥塑原材料的来源地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时候,我们切入相应的空镜头,来展现纪录片的大环境。

4.3 抓取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同期采访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来说,并不是单纯地客观记录下它们的制作工艺,展现它们的价值就可以了,往往还需要借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相关方面的知情者的讲述,来丰富纪录片的内容,使之血肉丰满。如果纪录片中只有镜头语言就会显得单调空泛,如能在其中适当加入同期声采访,便会使得纪录片更吸引人,也更富有感染力。“每一部纪录片不可能只反映正在发生的人和事,它或多或少地要涉及到这些人和事的历史与背景。这样,对这些回忆性内容采用访谈的方式加以反映,不仅可以避免电视镜头的不足,而且可以增加这些内容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在纪录片《郝氏泥塑》的创作过程中,有很多关键的镜头无法用摄像机拍摄,但这些内容在纪录片的讲述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如郝钧老师在一次中国水墨画的泼墨写意中,灵感迸发,立即跑回工作室开始了泥塑创作,于是产生了郝氏泥塑的第四阶段——写意泥塑的创作。在其系列组塑作品《楚汉风云》的前期研究阶段,郝钧仔细研读了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历时几个月,后期又用时两个月对其该系列中的四十多件作品进行打磨。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实,在客观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难以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进行呈现。为此,运用同期声采访,通过当事人之口叙述,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在纪录片《郝氏泥塑》创作中,对宿迁文艺家协会主席程芳银教授的采访,也从侧面向观众展示和说明了郝氏泥塑的独特魅力所在。

4.4 撰写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解说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解说包括两类:配音解说和文字解说。纪录片解说避免了纪录片视觉影像的单一性,从听觉角度配合纪录片画面,能使受众更充分地理解纪录片所要表达的内涵。可以说,解说词对于一片纪录片来说相当重要,尤其在为观众介绍并不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更要以生动详实的解说配合镜头,帮助观众理解画面内容。同时,将解说穿插在整部纪录片中,也能起到承前启后,串起全片的作用。

纪录片解说词主体部分的写作往往与纪录片的内容、风格、样式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主体部分的写作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或要求。有的纪录片以记录事件为主,用事件之中的情节来吸引观众;有的纪录片是介绍自然风光的,是以画面为主、解说为辅的,此时解说词也是起着表现作用的;有的纪录片是具有较强的政论或哲学色彩的,此时主体部分的解说词应该用简单的叙事以便留给观众深思的时间。

解说并不是平铺直叙,不仅仅是将纪录片所要表达的观点告诉观众,更是要让观众通过镜头语言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纪录片的价值。纪录片解说既要丰富详实,充分解释画面,又要讲究“留白”,给观众留出空间,用心品读画面内容。同时,纪录片的解说也成为提升纪录片观赏性的一种手段。纪录片解说为了配合画面,通常较分散,不连贯,有时提前,有时后撤,但不失整体感。它与广播新闻播音相比,用音低、力度弱、语言更自如、用气也更灵活;与电视新闻配音相比,更富有艺术性。

4.5 客观体现出非遗纪录片内在价值

作为一部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要适当进行一些人为的控制,使其能够充分体现出纪录片的内在价值。这其中包含素材的取舍、镜头的捕捉、后期的剪辑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很好地传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旨,拓展纪录片的纵深度,丰富其内在价值。如在纪录片《郝氏泥塑》创作时,我们对之进行了适当的人为控制:力求在拍摄过程和后期剪辑过程中,只呈现其最精华的部分,省略可能对于观众来说略显枯燥的内容,诸如在拍摄郝钧捏制泥塑小猪时,只展示那一捏、一按、一挤、一压中最关键的步骤,而省略了整体成型和后期修饰的过程,正是这几个步骤,使得一头栩栩如生的小猪跃然眼前;为观众留下一些需要进一步探寻的内容,使之为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因而,择优而现,使观众意犹未尽,也是我们在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中使用的一种手法;在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拍摄中,基于传承者对技法和工艺上保密要求,我们从技术手段上限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郝氏泥塑技艺在片中过多的呈现,但我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客观体现出这部纪录片的内在价值。

5 非遗纪录片创作存在问题及相关思考

5.1 非遗纪录片创作存在的问题

5.1.1 易陷误区导致纪录片真实度不够

纪录片最大的特征便是其纪实性,即“真”。众所皆知,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真”很难保证,其创作者认为,纯客观、绝对真实的记录是不存在的,纪录片所反映的真实只是创作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纪录片记录的东西永远只是影像的真实,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纪录片的拍摄只是主体赋予客体的一种认识,并不仅仅是客体本身的一种存在状态。因而,随着现如今非遗纪录片的不断发展,他们往往会在创作中陷入一些误区,如急功近利,重栏目轻纪录片的现象,致使纪录片质量严重下滑。再如,由于一些人为的虚构和摆布,以至与纪录片钻入唯美主义的死胡同,成为了“美”的代言。有的拍摄者为了追求纪实风格而去盲目的纪实,以至于走进了自然主义的误区。最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会受到文化传统或民俗习惯的限制,有时无法进行真实直接的纪录,从而容易陷入误区而导致纪录片真实度不够。

5.1.2 易受限制导致纪录片立体感缺乏

由于时间、空间与技术限制,不能全方位地纪录拍摄对象,这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呈现不够立体,呈现的对象可能只局限在某一时间或某一空间的某一部分或只能呈现其某一角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感受外界真实的世界大多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两种感官来完成的,因此,在纪录片中除了画面之外,声音等诸多元素也必不可少,声音与画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带给观众时空的立体感。另外, 纪录片相对于各种故事片来说没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画面构图、布景的美感也相对较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声音元素在提高纪录片的生动性上有着更显著的作用。如以获艾美奖最佳纪录片的《归途列车》为例,该 片开始就出现了大波的回家人潮,嘈杂的人声,匆匆的脚步声,列车出发的轰鸣声,这些都是同期声,真实的声音让我们在一开始就真切地感受到春节回家的震撼场面,把观众迅速带入到了真实的春运氛围中。而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因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没有能够及时纪录到这些富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元素,往往会致使纪录片立体感缺乏。

5.1.3 专业太强导致纪录片亲和力较低

纪实是记录真实的手段,而真正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是其内容的可信度,创作者不仅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纪录片的真实,也使其内容更易于被人们接受,通常说的喜闻乐见、富有亲和力,才是一部纪录片制作成功的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来说,其受众的范围并不宽泛,接受理解其内容对于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并不像《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美食类纪录片受众广泛,贴近生活,易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在全民娱乐的文化大氛围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这种偏向文化传播类的纪录片很难获得广泛的受众。纪录片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转译,为此,创作者们要着力从亲和力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把他们对生活的解读告诉观众,从而实现创作者和观众主观感受的亲密沟通。

5.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相关思考

5.2.1 镜头语言与人物个性统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首先要基于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了解之上,出于对所纪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负责,应尽量保证讲述的真实性,还事物本来面貌。只有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才能为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提供帮助。另外,要抛弃“真”与“美”不能兼顾的旧观念,将镜头语言的美与人物个性的美结合起来,给观众带来自然真实的感受。

5.2.2 客观全面与细节表现并重

由于科技条件的限制,创作者要以全面、整体的眼光看待所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不能忽视对人物的刻画和对细节的表现。例如在表现郝氏泥塑时,除了对泥塑捏制过程和手法的表现外,我们对原料的采集、泥塑的特色与历史、补访者的心路历程等都有所涉及。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它所处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是无法抛开时代及环境而独立存在的。

5.2.3 专业水平与朴实表现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解说词写作和镜头语言应避免生硬晦涩,要用普通受众能够理解的朴实语言叙述,避免出现卖弄学识的怪像,这就要求创作者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准和艺术追求。如以《雕塑家刘焕章》为例,这部纪录片在播出时曾在电视界引起震惊,是早期人物纪录片的巅峰之作。此片采用了报告文学体,画面自然朴实,解说词平易亲切类似于拉家常,贯穿全片始终的咚咚作响的凿刻声使结构更加紧凑完整,以解说词和后期配音技术塑造了一位形象丰满的中年艺术家形象。

5.2.4 严谨务实与主观意识结合

纪录片的创作不同于电影的创作,其艺术性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要求创作者对所记录的对象有客观全面深刻的认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在岁月的淘洗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轮廓逐渐模糊,目前仅依靠少量的实物形式或以少数人为载体进行传承。这就要求创作者拥有严谨负责的创作态度,在充分调查了解后再进行创作,所有具有艺术性的再创造都不能偏离真实客观的轨道。

6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精湛的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和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全部的文化积淀之所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尊和自信的精神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纪录片拍摄的目的不再是传统的“记录一种行将消亡的文化”,而是更加关注它的“活态”保护,而“活态”保护则离不开有效的传播,都要不断探索使用更好的传播手段、传播模式,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借助电视纪录片这一有效形式,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张振东,电视纪录片如何运用访谈及处理画面[J].新闻知识,2000(2):38—39.

[2]张金华,对影视教育的现状考量与创新建议[J]《电影评介》,2009(16).

[3]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原型叙事中的奇石符号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