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添添
【摘 要】家族企业高管选任是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家族企业会根据本企业的具体需求而决定是选任家族成员还是非家族成员担任高管。
【关键词】家族企业;高管选任;企业绩效
一、引言
近年来,家族企业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于中国的家族企业而言存活率普遍偏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管的选任问题。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与高管的选择密切相关。不同的家族企业在选任高管时会有不同的偏好。目前,家族企业面临着代际传承、企业改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前人高管选任研究成果的分析,旨在为新时代背景下家族企业的高管选任问题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指导实践。
二、家族企业选家族成员担任高管时考虑的因素
1.信任度强、忠诚度高
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家族企业和非家族高管之间存在一种普遍的信任危机,而家族成员之间有亲情因素且利益一致,所以很多家族企业认为“自己人比外人更可靠”。李新春(2002)指出中国的家族化信任是一个内外有别的“差序结构”,对于家族成员表现出极高的信任,而对于非家族成员则呈现出低信任或不信任。王汝津(2005)认为家族成员与企业利益一致加上亲情因素使他们与企业有很强的感情维系,所以家族成员会为企业尽心效力、保守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
2.特异性知识
家族企业的特异性知识是企业员工在企业长期工作合作中形成的,是一种默认的信息交流方式和办事规则,交流时经常是三言两语就能使对方明白,然而外人却很难理解(陈灿,2004)。Lee(2003)指出家族企业中的特异性知识仅能通过家族成员才能获得。家族CEO拥有外部人没有的特殊技能,他们更了解企业知识以及他们所建立的社交圈,如果家族企业存在高度特异性,家族就更希望任命它的后代接任企业,尽管后辈在能力上也许不如非家族职业经理人。
3.产权继承
很多创业者经过艰难的创业,将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他们是不希望把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交到一个外人手中,所以为了家族企业的产权继承,在高管的选择上会倾向于选任家族成员。Miller(2003)提出,很多时候家族企业的继任问题不能很快解决,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选任下届领导者时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从父辈继位给后代时,不管对企业而言这个后代合不合适,他们都会让孩子接管企业。
三、家族企业选非家族成员担任高管时考虑的因素
1.对专业技能的需求
由于家族成员的资质以及管理公司的能力可能会相对不足,家族企业需要集合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补充到企业高级经营管理层中,从而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Vandekerkhof(2014)认为,私人家族企业的革新、国际化、规模发展等特征增加了对专业知识的需要,因此需要来自非家族高管新的创造性知识来推动企业发展。Dyer(1989)认为职业经理就是管理领域的专家。家族成员有时会缺少专业技能,而职业经理通常会接收到诸如金融、会计和人事领域的正规培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利益。
2.对企业变革的需求
要使家族企业保有竞争力、确保家族企业基业长青,就必须雇用专业人员来帮助企业扩展视野。Dyer(1989)认为非家族高管常常拥有与家族所有者不同的想法,这源于他们的职业社会化经历。Bommer(1996)认为,当家族企业不能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时,若没有外部管理者的帮助以及新的观点的引入,这些情况是不能改变的。
3.无继任者时的选择
许多家族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领导权的更替,然而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所有者面临没有继任者或者家族成员资格不够或者不愿接受企业的问题(Chua,2003)。Pinhack(2013)认为,由于家族企业时常没有合适的继任者,年轻的家族企业后代不清楚他们的能力、目标和职业兴趣,所以雇佣非家族CEO是持续家族企业很可行的方法。
四、总结
家族企业的高管选任是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家族企业选任家族成员作为高管,主要是考虑到家族成员具有更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以及与家族企业有关的特异性知识。选任非家族成员作为高管时,主要考虑的是职业经理人具有的专业技能和企业变革的需求。实际上,家族企业高管的人选是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时期、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不同状况而变化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参考文献:
[1] Lee K S, Lim G H, Lim W S. 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Appropriation Risk and Choice of Successor[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4): 657-666.
[2] Miller D, Steier L, Le Breton-Miller I. Lost in Time: Intergenerational Succession, Change, and Failure in Family Busin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 18(4): 513-5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