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成熟型应对方式:一条改善学习拖延的新路径

2016-01-14 20:58丁烜红俞晓歆祝春兰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应对方式回归分析

丁烜红 俞晓歆 祝春兰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学习拖延的关系,积极探索预防和减少拖延的有效方法,希望能为高校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大学生703名,进行应对方式和学习拖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大学生学习拖延状况普遍,16.7%的学生存在高度拖延;大学生主要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也有24.5%的大学生选择使用非成熟型应对方式;男生与女生在合理化、求助因子上性别差异极其显著;大学生2种成熟型应对方式与学习拖延存在显著负相关,4种非成熟型应对方式与拖延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解决问题因子显著预测学习拖延状况。结论:培养大学生成熟型应对方式是改善学习拖延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应对方式;学习拖延;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8-0206-02

应对是指个体在处理来自内部或外部、超出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是应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课题。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称应对策略。作为个体应付内外环境要求及有关情绪困扰的手段,应对方式直接影响着应付效果和个体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主要有两大维度:问题取向应对和情绪取向应对。个体应对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资源,如人格、态度等;另一类是客观资源,如社会支持等。它们既是可供利用的应对资源,也是影响应对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和学习倦怠关系密切,较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较少出现学习倦怠;而较多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较多出现学习倦怠。但是,以往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甚少提到对学习拖延的影响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调研,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学习拖延及其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探索预防和改善学习拖延的积极因素,为高校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调研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7所高校的703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被试中,男、女生分别占35.4%和64.6%。毕业班学生因外出实习、课程内容少等原因造成抽样困难,故未将大四学生纳入本次调查范围。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分别占39.8%、40.0%和20.2%。

2.调查工具。本研究采用开放性访谈了解大学生学习拖延的初步归因,再采用问卷进行调查。(1)大学生学习拖延量表:主要参考Solomon等对学习拖延的情境编制而成,共设置期末考试复习、课程作业完成、服从学校、院系或班级管理必须完成的任务和自定的三个目标共6种情境。它由18个题目构成,采用5级计分。(2)应付方式问卷:参考了肖计划等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包括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和解决问题6个方面,共62题。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为成熟型应对方式,其余4种为非成熟型应对方式。

3.调查方法。本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团体施测,共发放问卷71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703份。

4.统计分析方法。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统计进行软件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从总体情况看,大学生学习无拖延者占27.9%,比较拖延者占55.4%,高度拖延者占16.7%;期末考试复习和课程作业完成情况的学习拖延较为严重,高度拖延者达23.2%和20.5%。

2.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状况。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其中,近六成(58.3%)学生以解决问题作为最主要的应对方式,近两成(17.2%)学生以求助作为最主要的应对方式。可见,超过75%的学生能以较为成熟的方式应对压力与问题。从平均分来看,男、女生在合理化、求助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其中男生极显著的比女生更多的采取合理化(t=10.012,P<0.01)的应对方式;女生极显著的比男生更多的采取求助(t=26.923,P<0.01)的应对方式。

3.应对方式与学习拖延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拖延程度与应对方式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拖延程度与解决问题因子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与求助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更多采用解决问题与求助这两种应对方式的被试者拖延程度更低。拖延程度与合理化、自责、幻想因子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与退避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更多采用合理化、自责、幻想、退避四种应对方式的被试者拖延程度更高。

在性别方面,男生的拖延程度与解决问题因子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更多采用解决问题这一应对方式的男生拖延程度更低。女生的拖延程度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与整个被试群体的结果一致,更多采用解决问题与求助两种应对方式的女生拖延程度更低,更多采用合理化、自责、幻想、退避这四种应对方式的女生拖延程度更高。

4.应对方式对学习拖延的回归分析。为分析应对方式对学习拖延的具体影响,本研究以拖延为自变量,以应对方式为因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法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因子能够显著预测拖延程度。拖延程度对应对方式的最优回归方程如下:学习拖延=﹣1.180P+C(C为采用标准化回归系数后的截距),由此可见,越多采用问题解决这一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我们可以预测其拖延程度越低。

三、讨论

1.大学生的学习拖延状况。研究发现,7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拖延,其中16.7%的大学生存在高度拖延。这表明学习拖延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学习任务看,期末考试复习和课程作业的学习拖延情况更为严重。一般而言,较之出席社团活动、班会等管理任务,恋爱、兼职等短期的自我决定任务,这两类任务的难度更大。难度越大的任务需要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时间也越多,学生越容易产生拖延行为。此外,大学生“美满婚姻”、“理想职业”等长期的自我决定任务的时间周期长,时间紧迫性低,他们的拖延感受性通常不高。endprint

2.大学生应对方式与拖延行为关系密切。调研发现,大学生应对方式以成熟型为主,包括解决问题与求助。同时,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拖延程度显著相关。越多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拖延程度越低。反之,越多采用非成熟型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拖延程度越高。这一结果符合本研究的假设,大学生的拖延以学业方面为主,面对课程与科研活动的忙碌,考试、考证等学习压力,他们消极且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如退避、幻想、自责等)确实会造成拖延现象。韩贵宁(2008)研究发现,学习拖延与求助因子相关不显著,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源于被试者的地区差异。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有更多寻求支持的渠道。此外,女生比男生更多采用求助的方式,这与性别角色一致。通常女性在遇到挫折、压力时,更希望寻求他人的帮助,而男性往往更偏向于独自承受压力、独立思考、寻找合理化的解释,他们是行动派,更倾向于着手解决问题。

3.培养成熟型应对方式是改善拖延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发现,问题解决、求助等成熟型应对方式与拖延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而非成熟型应对方式与拖延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也显示,解决问题因子能够显著预测拖延程度,因子分越高的大学生,拖延程度越低。因此,培养大学生成熟而积极的应对方式是改善拖延的有效方式。面对复习迎考、繁重的学业压力及考试失利等情况,退避、自责、幻想等非成熟型的应对方式,显然不利于学业进步,易造成学业拖延且形成恶性循环。通过培养这些学生用解决问题或求助等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学习中的困境,让他们在挫折、压力等负面情境中积极面对、妥善处理,这有助于降低其拖延程度。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第一,大学生学习拖延状况比较普遍。第二,大学生主要以成熟的方式应对心理压力,也有24.5%的大学生使用非成熟的应对方式。第三,面对心理压力,男生倾向于选择合理化的方式,女生倾向于选择求助的方式。第四,大学生成熟型应对方式与学习拖延存在显著负相关,非成熟型应对方式与拖延存在显著正相关。第五,解决问题因子显著预测拖延程度。

2.建议。第一,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运用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应对技巧:(1)认知调节。通过认知评估使学生具有应对压力的合理意识和信念,激发其追求积极应对方式的强烈愿望和动机。(2)情绪管理。在团体活动中学习宣泄、放松训练等消除消极情绪的方法,避免自责、幻想和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3)行为训练。团队提供了体验、模仿和替换积极适应行为的机会和场所,使学生逐渐学会解决问题和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第二,各科教师尽可能多地教授该课程所需的认知学习策略、使用策略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能力。这样,学生掌握了选择信息的策略、信息编码策略、检索应用策略等,也能减少拖延的状况。第三,学生平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学习良好的时间管理方法,培养自律自控能力,将团体中掌握的认知行为技术运用于实际生活,挑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以期达到预防或改善拖延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对方式回归分析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