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指数体系研究
谢莎莎,邓诗晴,方俊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 43007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指数能够直观地反映建设市场价格变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科学规范地进行工程造价市场定价的重要依据,其编制和发布符合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国内外造价指数编制现状,对建筑工程造价指数体系进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分类方案、典型工程选取和指数编制范围。
关键词:造价指数;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
doi:10.3963/j.issn.1674-6066.2015.03.025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cost index, which is an important basis of pricing the construction cost market, can intuitively reflect the effects of project cost caused by market price changes. Its compilation and release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cost. By studying the construction cost index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esigned the construction cost index system, which includes engineering classification scheme, typical project selection and index range.
收稿日期:2015-04-26.
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资助(145206012).
作者简介:谢莎莎(1983-),博士生.E-mail:sd358769@163.com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Cost Index System
XIESha-sha,DENGShi-qing,FANGJu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stecture,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Key words:construction cost index;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随着工程建设的规模扩大和建筑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建筑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的实际效果,如何有效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成为业界的一个研究重点。其中,工程造价指数是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
从工程造价指数实际运用的经验中可以得出,建筑工程造价指数在建筑工程造价分析控制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指数测算方法,人们往往只能依靠经验来估计或确定工程造价,其运用既缺乏科学依据,又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探讨建筑工程造价指数测算理论与方法,逐步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建筑工程造价指数体系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工程造价指数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原因,例如单项价格指数就很好地反映了建设市场人材机价格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单项价格指数的分析可以计算出单项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而综合造价指数则全面地反映了价格和消耗量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运用这些数据有利于分析建筑产业价格变化原因,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调控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在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上运行,它们都建立了较为完善和统一的计价依据,使造价指数、指标既符合市场实际又在控制之中。随着对工程造价管理及造价指数认识的深入,各国均在利用工程造价指数进行造价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中加大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造价指数测算相关的信息采集方面,部分国家已经建立了包含不同工程类型、不同规模以及不同测算周期的造价信息系统。造价资料的积累一般都有相关的标准,对工程的分类主要划分为政府和私人两种类型,对应的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咨询公司按规范要求进行采集。这样形成的工程造价数据库包括了各类建筑工程各阶段的造价数据和资料,这些资料还能够体现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技术特性及有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的使用情况。由于选择的参数和信息来源多、分工明确、分析深入具体,造价指数信息的管理能得到相关行业的认可。
另外,国外对指数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建立了能够很好地运用在实际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造价指数体系,较为典型的如美国的ENR指数体系,英国的DTI、BCIS指数体系等。ENR指数体系包括工料指数、建设造价指数(CCI)、房屋造价指数(BCI)等,非常全面,其中CCI每月通过ENR在美国发布,对市场变化的反馈及时高效。英国的DTI指数体系也是一套成熟的指数体系,主要包括、房屋造价指数、非房屋建筑造价指数、社会房屋投标价格指数、公营非房屋建筑投标价格指数、道路工程投标价格指数、地下结构工程造价指数、建筑工程维修造价指数、劳工出口指数等。
在造价指数测算模型的建立上,目前在国外作为模型基础的主要的计算公式有拉氏(Laspeyres)指数公式、派氏(Pasasche)指数公式以及费雪“理想指数”公式等。许多学者认为,使用拉氏公式和派氏公式均不能得出精确的测算结果,因此,为了调和计算结果的差异,提出了理想指数公式,然而费雪公式仅仅是对前二者的简单几何平均,缺乏经济意义及客观性,尽管后来又提出了一系列指数测验原则来判断该指数公式的适当程度、检验公式的稳定性和无偏性,但事实上,仅仅依靠基础指数公式,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商品价格变动、商品数量变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专家学者对造价指数的研究不仅停留在公式层面,还需要不断地对已有工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造价指数经验数值,再结合相关理论对计算模型进行校正。
最后,就指数测算结果的编制和预测而言,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通过政府编制和发布造价指数,这样编制的造价指数涵盖方位广泛,既有个体指数也有不同专业的综合指数,且无偿公开发布;另一种形式则是由行业内主要咨询单位和大型施工企业对造价指数进行编制,这种民间编制的造价指数有偿对外公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总的来说,国外对工程造价指数的测算全面地采用了多种渠道进行资料采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和基础指数计算公式,结合实际工程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并及时更新、发布造价指数,对造价指数信息的管理趋于信息化、网络化,这将是未来造价管理的趋势,因此,如何运用国外先进的指数测算及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建立完善的指数测算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对建筑工程造价指数的发布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西方国家相比,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范围主要是造价指数的意义,作用方面,涉及到造价指数的测算方法的文献则比较少。现将国内研究现状概括如下:
对于工程造价指数概念的定义,国内学者比较统一,可以综合将工程造价指数定义概括为一种反映单项价格和综合价格在不同时期的相对变化趋势和幅度的指标,是对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价格变动趋势的反映。
对于工程造价指数作用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其主要有如下4个方面的作用:1)指导工程量清单计价和报价;2)解决已建工程造价静态性问题;3)为合理动态结算工程价款提供依据;4)便于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和估计工程造价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葛为民(1997)将造价指数在进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优越性概括为“简捷综合适用、及时准确客观、可比性强。”此外,沈伟春,董世波(2008)还特别提出专业协会、咨询企业以及软件公司等也应当参与工程造价指数的测算工作,同时建立起自己的已完工程数据库体系,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造价指数编制方法的研究,葛为民(1997)以建安工程费用组成为依据,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得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造价指数编制方法。柯洪, 夏立明(2003)认为,传统的建安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方式是在人材机及其他有关费用等单项要素价格基础上加权平均得到的,这种方法虽然具有测算方法简单、数据易得的优点,但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不合理,违背了统计学原理,导致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偏差,应当以报告期的实际消耗量作为同度量因素,选用派氏公式计算价格总指数。为了使资料收集使用更加容易,他们还特地对公式进行变形,其计算公式不仅在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上更加合理,而且其计算方式也更加科学,计算结果对实际的要素价格波动反映更加准确。同时,他们也阐述了灰色理论和如何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预测工程造价。彭雄文,杜华(2007)对工程造价指数编制原理进行分析,考虑到实际操作难易因素,将机械费视为不变的, 并将一些非特殊情况的非主要材料加入到主要材料中,得到了工程造价成本指数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各参数的取定方法。曹俊(2009)以其参与设计的“工程造价指数指标分析专家系统”中的计算模型为基础,对部分公式进行优化,建立了一个简洁的工程造价指数编制模型。该模型在工程造价的计价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清单计价模式进行工程投标报价编制时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张道德(2009)特别针对公路工程,对多元回归模型和逼近中心式灰色模型进行了综合运用。李国良,张建平(2012)按照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建立了建安工程费价格指数、人工费价格指数、材料费价格指数和机械费价格指数的GM(1.1)预测模型,并将1999年到2006年中国建筑安装工程费价格指数数据代入,然后用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该模型属于1级,可以用来预测。
针对目前工程造价指数编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内学者给出了很多建议。如黄欣(1994)就曾指出工程造价指数编制过程中要注意典型工程的选取、逐步扩大工程类型的范围、建立和健全材料价格信息网。沈维春,董世波(2008)通过对西方造价指数测算方法的研究,建议我国应当建立标准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采集系统、完备合理的造价指数体系、缜密科学的造价指数模型。曹俊(2009)也提到,为了得到准确的指数,应当重视造价指标的收集,建立正确的工程造价指标收集方法和合理科学的编制模型。
总之,由于我国对建筑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工作开展得较晚,理论研究也不够成熟,尽管部分省市相继建立了一些具备一定功能的造价信息网站,但整体水平依然比较落后,无论是信息的采集、还是指数范围的选择、测算模型的建立等都缺乏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为了能使我国早日建立起一套标准的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指数系统,加强对其的理论研究迫在眉睫。
2建筑工程造价指数体系设计
建筑产品的价值是工程造价形成的基础。由于工程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十分广泛。在将设计水平、建造水平默认为社会平均水平的前提下,从工程本身来看,不同类型的工程单方造价差异极大,若在进行造价指数测算时,将不同类型的工程造价信息混合在一起,会使造价指数失去实际意义,因此,对已完工程进行分类对工程造价指数测算具有重大意义。
该文对建筑工程分类方案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房建工程类型分类
在过去,对典型工程的选取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往往是根据造价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该方法虽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缺乏定量分析,未能体现选取过程中的科学性。该课题在参考发达国家物价指数编制实践的基础上,建议在典型工程的选取过程中,应当根据经济分析结果,在采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引入数学方法并遵循统计学的原则。
2.2.1专家评选
首先在对已完工程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由专家在已完工程中选取N个工程作为该类工程的待选工程,其具体步骤如下:
1)从专家库中选取专家;2)专家根据已完工程资料给出意见;3)收集专家意见,并整理分析;4)向专家反馈该轮分析结果;5)根据分析结果,专家对自己的意见做出修改;6)重复3)、4)、5)步骤,直到形成最终结果。
通过多轮的意见反馈及修正,将极大提高专家评选的科学性。
2.2.2用灰色关联法确定典型工程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其基本思路是,从多个样本中找出一个理想化的最优样本,将该样本作为参考数列,计算出各样本序列与该参考序列的关联度,并依照关联度来对被评价对象做出综合比较和排序。
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本思想,可以将其应用到典型工程的选区中,将待选工程和期望的理想工程(此处暂定为待选工程的平均值)看成两个系统,通过计算这两个系统的关联度,即可得出被评对象的优劣。两者关联度越大,被评对象越优;关联度越小,被评对象越差。从几何含义看,即为比较被评对象与理想解曲线的相似和一致程度,是曲线形状相似性的衡量尺度。曲线形状越是接近,被评对象与理想解之间的关联度也就越大,反之,关联度就较小。这就是灰色关联度用于典型工程选取的理论基础。
该文在参考国内外各地区建筑工程造价指数编制范围的基础上,将工程造价指数划分为要素价格指数、建造成本指数和综合造价指数。其中,要素价格指数和建造成本指数属于单项价格指数,综合造价指数包括建筑工程综合造价指数和各单位工程综合造价指数,其具体编制范围如图1所示。
3结语
该文以国内外建筑工程造价指数体系研究为基础,结合实际工程建设情况,提出了一套符合实际需要的建筑工程造价指数体系,旨在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测算建筑工程造价指数,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道德. 公路工程造价指数分析与预测[J]. 公路, 2010(2):228-231.
[2]周仁强. 工程造价指数的信息采集和编制研究[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05.
[3]陈理敏. 建筑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与应用[J]. 建设监理, 2012(12):29-32.
[4]沈维春, 董士波. 工程造价指数体系与计算模型研究 [J]. 技术经济, 2008, 27(10):62-68.
[5]柯洪, 夏立明.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编制方法的探讨[J].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3, 19(4):37-39.
[6]李远生. 造价指数动态管理工程[J]. 江西科学, 2005, 23(6).
[7]彭雄文, 杜华. 工程造价成本指数的编制[J].山西科技, 2007(3):35.
[8]李荣平,李剑玲.多指标统计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
[9]曹峻. 关于工程造价指数编制模型的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09(2):126-128.
[10]徐国祥. 统计指数理论及其应用[D].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
[11]吴学伟. 住宅工程造价指标及指数研究[D]. 重庆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