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健康教育对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戒酒依从性的影响
刘延锦,朱娇娇,王爱霞
Influence of IMB health education on abstenence cornpliance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alcohol dependence
Liu Yanjin,Zhu Jiaojiao,Wang Aixia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Henan 450052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戒酒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6个月戒酒依从性。[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戒酒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干预组戒酒依从性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酒精依赖病人卒中后戒酒依从性。
关键词: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健康教育;酒精依赖;脑卒中;戒酒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74
作者简介刘延锦,女,硕士研究生,主任护师,单位: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娇娇、王爱霞单位: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2015-01-16;修回日期:2015-11-07)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1]。酒精依赖(alcohol dependence)为病人饮酒所引起的对酒渴求的一种心理状态,可连续或周期性出现,以体验饮酒的心理效应[2]。国外研究显示,轻度或中度饮酒降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大量饮酒增加任何类型脑卒中风险,即卒中发病风险与饮酒量呈J型关系[3,4];我国脑卒中一级预防已明确指出长期大量饮酒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5]。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因脑血管疾病需住院治疗,被动戒酒后临床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入院后病人均接受系统的戒酒治疗,由于病人不了解酗酒对人体的危害、心理防御差、缺少社会家庭的支持关爱等,脑卒中病人康复出院后仍有部分不能按照医嘱戒酒,进而出现复饮和病情加重再入院的现象。1992年Fisher等[6,7]在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研究中首次提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是被广泛应用的行为改变理论模式之一[8],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是该模型的3个组成部分,健康行为的改变需要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需要改变的动机以及相应的行为技巧[9],本研究自2014年1月—10月应用IMB模型对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的健康行为进行干预,提高了戒酒依从性,结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入住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116例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纳入标准: 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10],并经头部CT、MRI等证实为脑卒中者;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酒精依赖综合征诊断[11]标准者;③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脑卒中前后有严重精神和认知障碍者;②脑卒中有多发病灶者。采用Gpower3.1软件计算样本量,确定本研究样本量为116例。其中年龄60岁~81岁(73.61岁±7.24岁);性别均为男性;脑梗死为78例,脑出血为38例;饮酒史为5年~30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饮酒史、卒中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行为指导、饮食、用药等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由1名医生、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组成的团队进行干预。干预组方法具体如下。
1.2.1干预内容①信息干预:入院当天评估病人信息需求情况,待病人病情稳定后采用针对性信息支持进行信息干预,介绍酒精依赖的症状、治疗,为病人讲解饮酒对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和戒酒对病情的重要性,同时讲解脑卒中的病因、诊断、治疗、服药、饮食、情绪调节、康复训练等相关知识,并对病人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解答。②动机干预: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康复后认为少喝一点酒没什么问题的侥幸心理,从而导致戒酒的依从性差,出现复饮的现象,不利于出院后的治疗和康复。干预时让病人认识到饮酒给自己的身体、家庭、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强调滴酒不沾对自己病情的重要性,鼓励病人树立戒酒的信心;同时构建家庭功能,增强家庭处理病人酒精依赖危机能力;另外,组织病友见面会,与戒酒依从性好的病人交流经验,改变不良的饮酒行为,以提高病人戒酒的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③行为技巧干预:出院前为病人及家属讲解康复期的管理行为技巧,包括血压的监测、饮食和服药的注意事项、家属如何协助日常生活活动、康复训练,最重要的是出院后亲朋好友不在病人面前喝酒、劝酒,监督病人戒酒的依从情况;病人出院后研究者进行每周1次的电话随访和沟通,评估病人出院后在饮食、药物、康复和戒酒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并对他们遇到的问题给予有效的指导。
1.2.2干预流程病人入院3 d内评估病人对疾病和戒酒的认识及态度、家属和社会对病人的支持程度,分析病人对疾病的相关信息需求情况;完成对病人的信息需求评估后,住院期间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动机干预和行为技巧干预;干预的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干预的内容作出适当的修改,干预时间每周2次,每次持续30 min~40 min,病人出院后每周进行电话随访1次,解答病人及家属在戒酒过程中的疑问并适时引导,以提高病人的戒酒依从性。
1.3观察指标①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卒中类型、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饮酒史等,于病人入院当天或病情稳定后收集,并以此为契机了解病人信息需求情况,作为实施干预的基本依据。②戒酒依从意愿评价:根据祝英禄等[12]对依从性的界定,自行编写戒酒依从干预手册对病人的戒酒依从意愿评分进行测量。该评分以一个问题:“您觉得自己对坚持遵医嘱戒酒的意愿有多大?”“从一点都不想”到“非常想”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病人戒酒依从意愿越强。③戒酒依从信心评价:自行编写戒酒依从干预手册对病人的戒酒依从信心评分进行测量。该评分以一个问题进行:“您觉得自己对坚持遵医嘱戒酒有多大的信心?”“从一点都没有信心”至“非常有信心”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病人的戒酒依从信心越强。④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量表(MAST):包括5个因子,分别为自我或周围人所认识的饮酒问题、工作和社会问题、饮酒问题寻找其他帮助、婚姻和家庭所带来的问题、肝脏疾病,总分越高表示病人对酒的依赖程度越高,越难戒酒,病人对酒的依赖程度越高,≥8分为酒精依赖,即复饮。⑤病人戒酒依从性:病人戒酒行为与医嘱戒酒的一致程度,用戒酒率来衡量。病人符合CCMD-3酒精依赖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基本恢复脑卒中前的饮酒频率为复饮者;脑卒中后未饮酒或被动偶尔少量饮酒者为未复饮者。戒酒率=未复饮例数/本研究总例数。研究人员在病人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末对两组病人进行跟踪随访并进行资料的收集。
2结果
2.1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戒酒依从意愿、戒酒依从信心、 MAST得分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戒酒依从意愿、戒酒依从信心、MAST得分情况比较 ±s) 分
2.2两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戒酒依从性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
3讨论
IMB模型能够提高老年病人戒酒依从性。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我国饮酒人数和饮酒量都显著增多,因过度饮酒导致酒精依赖并发脑卒中的住院病人逐年增多,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资料研究显示一般嗜酒5年~10年即可形成酒精依赖,因为酒精可导致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小脑和网状结构功能障碍,致神经功能适应性退化性改变,表现为对酒精的依赖和耐受[13,14],致使病人康复出院后出现复饮、戒酒依从性低而反复住院的问题。洪云军等[15]对134例酒精依赖病人卒中后一年进行随访也发现其戒酒依从性不容乐观,采用合适的干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根据IMB模型,在病人戒酒行为改变的过程中有效地将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结合起来。在提高酒精依赖性脑卒中病人戒酒依从性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是酒精依赖和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即为第一要素;病人在戒酒时个人树立的信心,认识到饮酒对自己病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的个人动机,以及病人戒酒过程中感受到家庭、社会对自己的支持的社会动机为第二要素;病人能正确的管理自己的病情和遵从医嘱戒酒即为第三要素。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两组病人在健康教育后戒酒依从意愿、信心、MAST得分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且干预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时效果较好,6个月时效果稍降低;由表2可知,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戒酒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3个月时效果较好,6个月时稍降低。这可能是短期内病人病情还没有完全康复,遵守医嘱的意愿、信心都较强,对酒精依赖也是越来越轻,戒酒依从性较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病人自觉症状减轻,病人和家属容易放松对戒酒的控制度,从而致使病人戒酒的依从性有所降低。
医务人员应该对酒精依赖病人脑卒中后的戒酒问题予以重视,将IMB模型引入本研究中,提高了老年病人对脑卒中和戒酒的认识,充分发挥了病人个人动机和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提高了病人短期戒酒依从性,有益于卒中后的康复,为临床护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德承.“小卒中”不容忽视[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0(6):14-15.
[2]杨爱梅.酒依赖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270.
[3]Patra J,Taylor B,Irving H,etal.Alcohol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or different stroke typ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C Public Health,2010,10:258.
[4]Jimenez M,Chiuve SE,Glynn RJ,etal.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stroke in women[J].Stroke,2012,43(4):939-945.
[5]孙智善,孟然.脑卒中的一级预防[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9):3710-3712.
[6]Fisher JD,Fisher WA.Changing AIDS risk behavior[J].Psychol Bull,1992,111(3):455-474.
[7]Fisher JD,Fisher WA,Misovich SJ,etal.Changing AIDS risk reduction:Effects of an intervention emphasizing AIDS risk reduction information,motivation and behavioral skills in a colleague student population[J].Health Psychol,1996,15(2):114-123.
[8]Gao JL,Wang JI,Zhu YC,etal.Validation of an 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 of self-care among Chinese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J].BMC Public Health,2013,4(13):100.
[9]Osborn CY,Egede LE.Validation of an 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 of diabetes self-care(IMB-DSC)[J].Patient Educ Couns,2010,79:49-54.
[10]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1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2.
[12]祝英禄,张玲.精神分裂症康复期药物维持治疗依从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3):194-196.
[13]姜佐宁.药物成瘾的临床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2-165.
[14]胡建,杨德森.酒中毒所致大脑损害的病因与神经生化研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8,25(1):31-34.
[15]洪云军,周文斌.酒精依赖患者脑卒后戒酒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41(1):34-37.
(本文编辑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