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吸烟行为的调查分析

2016-01-14 01:42:10邢睿,葛华,刘继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区居民

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吸烟行为的调查分析

邢睿1, 葛华1, 刘继文2

(新疆医科大学1公共卫生学院,2教务处, 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吸烟行为的现状,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控烟干预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2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居民区,每个居民区随机抽取若干家庭,按照调查时间和生日最接近者的方法在每个家庭抽取1名年龄≥15岁的居民对人口学特征、吸烟行为、戒烟意愿、控烟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吸烟率达18.7%,不同性别、民族、年龄及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吸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50.5% 的吸烟者曾经戒烟3次及以上,54.3%的表示有戒烟打算,但仍有45.7% 吸烟者没有戒烟打算;34.4%的人群家庭中不允许吸烟,58.2%工作场所区域不允许吸烟;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3个因素为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40~49岁、低学历及高学历的吸烟率较高;目前社区居民对控烟的意识和采取的控烟措施还不够理想;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综合影响吸烟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社区居民; 吸烟行为; 控烟态度

中图分类号:R1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5551.2015.01.027

[收稿日期:2014-04-2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moking behavior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in Urumqi

XING Rui, GE Hua, LIU Jiwen

(1SchoolofPublicHealth,2OfficeofAcademicAffairs,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

Urumqi830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smoking behavior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in Urumqi, with a view to further deepen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basis of tobacco control interventions. MethodsUsing method of random sampling, randomly in two districts in Urumqi, in each randomly selected two streets, each street randomly selected two neighborhoods, neighborhood of each randomly selected number of families, each family tak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residents aged 15 and over. ResultsComparison of community smoking rate was 18.7%, community smoking rates in the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gender, ethnicity, age and educational level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50.5% had quit smoking three times and above, 54.3% of residents expressed an intention to quit smoking, but there were still 45.7% of smokers were not smoking cessation intention; 34.4% of the population the family didn′t allow smoking, 58.2% of the workplace area didn′t allow smoking; The three factors of age, sex and educational level were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smoking behavior. ConclusionBetween the ages of 40-49, low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had higher smoking rates; Community awareness of tobacco control and tobacco control measures were taken by the less than ideal; Age, sex and educational level of combined effect of smoking.

Key words: community residents; smoking behavior; tobacco control attitudes

人类吸烟已有悠久的历史。吸烟最初在上流社会流行,19 世纪下半叶卷烟机的出现导致卷烟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吸烟很快就扩散到各个阶层,成为人类的普遍行为。众所周知,吸烟是当今世界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目前约有11 亿吸烟者,占全球15 岁以上人口的1/3,其中8亿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全球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达500万,其超过结核病、艾滋病和疟疾致死人数的总和。预计到2030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者将达到800万,其中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高达100万,如果不加控制,在2025 年将达到200万,2050年将达到300万,这是一个巨大的公共卫生悲剧。因此,为了控制烟草带来的危害,响应《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烟草价格、税收、广告、被动吸烟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对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开展社区居民对吸烟行为的发生、戒烟态度和控烟态度的认知度进行调查,对控烟和提高控烟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市内2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居民区,每个居民区随机抽取若干家庭,按照调查时间和生日最接近者的方法在每个家庭抽取1名年龄≥15岁的居民进行调查。

1.2方法与内容采取问卷访谈的方式进行现场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个体特征、吸烟行为、戒烟意愿、控烟态度等。

1.3统计学分析为保证数据的录人的准确性,减少系统误差,应用EpiData软件采用双人双机双录的方式进行数据录人。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两组或多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影响吸烟行为的个体特征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32份,回收率为94.33%(表1)。

2.2不同人口学特征吸烟率的比较社区居民吸烟率达18.7%,不同性别、民族、年龄及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吸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吸烟者戒烟行为及态度的调查在调查的吸烟者中,有50.5% 的曾经戒烟3次及以上,目前有54.3%的表示有戒烟打算,但仍有45.7%吸烟者没有戒烟打算(表3)。

表1 一般情况调查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吸烟率

表3 对吸烟者戒烟行为及态度的调查

2.4控烟态度的调查所有调查人群中,只有34.4%的人群家庭中不允许吸烟,而在工作场所中有58.2%的区域不允许吸烟(表4)。

表4 控烟态度的调查

2.5影响吸烟行为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有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3个因素(P<0.05)综合影响吸烟行为(表5)。

表5 影响吸烟行为的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本研究对社区居民吸烟行为、吸烟危害及控烟态度的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吸烟率达18.7%,其中男性吸烟率达55.8%,女性的吸烟率为2.5%,这与我国2002年调查显示的人群的吸烟率为35.8%、男性为66.0%、女性吸烟率为3.08%的结果[1]相比较略低,这可能与地域及民族构成有关。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市人口中,汉族占总人口的74.91%,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5.09%。本次调查的1 132人中,少数民族占24.8%,而13个少数民族中绝大多数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为主,因此其特有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可能是导致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吸烟率低于国家水平的原因,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吸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原因。

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的吸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545,P=0.000),且40~49岁年龄段人群吸烟率最高,为26.1%。这可能由于中年人受到来自自身、家庭、社会及工作的压力较大;中年人是家庭中的主心骨,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既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又要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还要扮演儿子或女儿的角色,多重角色的转换常使他们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应;繁杂的家务、子女的教育、家计的安排则使他们疲惫不堪;许多中年人是工作中的骨干,而来自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却常使他们感到强烈的心理压力;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与下级的隔阂及同事间的磨擦等,都会使人感到情绪紧张、烦燥不安。当人们承受较大压力时就会采取吸烟、饮酒和性释放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本次调查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吸烟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415,P=0.038)。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与吸烟呈负相关,提示文化程度越高,居民对于烟草的危害性了解也越多,从而对吸烟有较强的抵制[2]。本次调查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吸烟率最高,为50.7%,但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吸烟率要高于大中专及本科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这可能是因为学历较高的人群一般都会从事比较复杂的脑力劳动,而如今巨大的职场竞争及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革新,使得高学历人群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同时,社交需要的认知也可能是吸烟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3-4]。

本次调查发现,有50.5%的社区吸烟居民有过戒烟的行为,而仍有45.7%的居民不打算戒烟。WHO 指出:向吸烟者提供关于吸烟危害健康及戒烟对健康很重要的简短教育,已经被证实是最经济有效的降低吸烟率的方法[5]。烟难戒的原因就是尼古丁成瘾,又称烟草依赖。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吸烟者能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最终戒烟。而烟草依赖的最佳治疗方案是药物疗法、行为疗法和包括心理支持在内的综合治疗。据统计,不依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的 “干戒”(通过意志力戒烟,不用药物辅助),其成功率不足3%[6]。而如果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可以将成功率提高2倍[7]。本次调查中仅有34.4%的家庭和58.2%的工作场所有不允许吸烟的措施,而我国历来把吸烟当做社交的一种手段,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遇到散烟、劝烟现象,极易导致控烟难。因此,控烟、戒烟是公共卫生问题中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本次调查对吸烟行为具有影响因素的人口学特征多元logistic回归中发现,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P<0.05~0.01)。目前,全球吸烟低龄化已成趋势。吸烟行为可开始于青少年期甚至学龄期,并且从大学阶段开始,数量变得十分庞大。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心理上总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有种长大成人的感觉,同时对各种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大人们做的事,看到自己的家长及他们的朋友、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老师等都在吸烟,给他们造成“人到成年就可以吸烟”的心理错觉,不少青少年就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把吸不吸烟当做是否长大成熟的标志,开始模仿吸烟。同时,不良的社会风气,造成虚荣、攀比心理以及青少年模仿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镜头,认为吸烟是时髦、潇洒、成功的象征等因素使得吸烟行为年轻化[8]。

烟草流行是危害健康和致死首要的因素,但其是可以预防的,人类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创造无烟的生存世界,控烟刻不容缓。目前,控烟虽然已进行了大量工作,但是烟草危害仍然十分严重。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为我市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控烟措施,降低烟草对社区居民的危害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功焕,马杰民,刘娜.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2):77-83.

[2] 韩萍萍,杨金侠,王涛,等. 合肥市居民吸烟行为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01:71-73.

[3] 李丽霞,邹宇华,郜艳晖,等. 广东省居民吸烟现状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790-792.

[4]于忠,陈汉汛,陈愉. 湛江市区男性居民吸烟行为与相关知识态度状况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7):497-498.

[5] 罗妍,郭凤霞,蒋月英,等.徐汇区4家医院医务人员的吸烟和戒烟服务提供现状调查[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0,5(4):274 -276.

[6]Mc Ghee S, Ho LM, Lapsley HM, et al. Cost of tobacco-related disease, including passive smoking, in HongKong [J].Tob Conerol,2006,15(2):125-130.

[7]Le HJ. Role of nicotine pharmacokinetics in nicotine addiction and nicotine replacement therapy: a review[J] .Int J Tuberc Lung Dis,2003,7(9):811-819.

[8]左成林, 石妍.青少年吸烟问题调查研究[J].教育论坛,2011(3):6-8.

(本文编辑张巧莲)

猜你喜欢
社区居民
江苏省南通市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分析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四川部分高校体育场馆服务于乡镇居民的现状与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11期)2017-01-06 11:48:06
社区居民主动输液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24期)2016-12-29 00:00:00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案例研究
当代旅游(2016年8期)2016-12-19 13:39:04
社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
基于问卷调查的居民社区安全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2:16:27
浅析提升石化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的相关策略
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相对剥夺感成因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21期)2016-06-06 05:56:47
全科医生制度对社区居民就医行为影响路径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1:06:24
试析社区治理中提高居民参与度的台湾经验
企业导报(2016年5期)2016-04-05 15: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