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与思考

2016-01-13 22:17刘莹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信息技术数学

刘莹

摘 要: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效应,这就涉及到“课程整合”的新课题。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

关键词:数学;信息技术;发现探索;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35-02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教育产生很大的冲击,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课堂教学创新创造了契机。多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中学课堂教学中,大大地推进了中学教学改革的进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效应,这就涉及到“课程整合”的新课题。那么,如何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笔者结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情况,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整合的基本原则

1、整合要凝聚初中数学教学发现、探索的精髓。利用信息技术要把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勾列出探索数学知识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会对数学知识的迁移,在知识的迁移中有所发现,再对新的发现进行探索,总结出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规律和技巧。这种整合,是以完成数学教学具体任务为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

2、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并不是教师一人操纵鼠标唱独角戏,而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展开讨论,自行解决问题,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好导演,诱导点拨,剖砖引玉。

3、整合应体现知识学习和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原则。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去思考与再认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这便是数学创新思维产生的源头。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信息技术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都适用,但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效果更明显。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以下三大优势:

1、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主要课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2、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教科书中的曲线、表格以及在统计教学中采用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呈现;采用计算机来演示函数的变化趋势,使学生能在实践生活中体验函数的存在,对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

3、丰富课堂容量 提高练习强度。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比以往的常规教学容量多。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讲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可节省出一定的时间。如在新授课结束后,总有一些跟进性的练习。若把这些题用电脑显示在屏幕上,这样大大节省了板书的时间,从而增大了教学容量,使尽多的学生得到练习机会。在练习巩固阶段,运用媒体可相应的设计一些闯关题,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游戏、竞赛题。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

三、整合的定位

1、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并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

2、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用句通俗的话来说:“麦当劳来了,大米饭还要吃”。有的教师以为整合,就是每节课都要用电脑来教和学,其实整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整节课都是计算机操作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

3、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整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因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在所开展的整合研究中,我们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4、应不过多加重教师的负担为原则。整合能否成功,关键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自觉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我们的主要策略是: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和“Z+Z”智能教学平台等数学教学软件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尽量即插即用、即时互动,尽量不做大型的、整节课播放的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拿来、修改、整理;科组资源做到共享,各教师所用过的、整理过的教学资源都存放在校园网上,供大家选用。

5、教学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多媒体课件的呈现和学生的思维之间存在着一个较大“时间差”,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实际,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

总之,数学教师应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整合,用心学习课件设计与制作,合理而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戴月彩.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一些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4(20)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信息技术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