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莉++徐锡霞
摘 要:当前农村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农村教育不能忽视,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对孩子的发展极其重要。本人通过多年农村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经历,将从“创新班级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对学生真诚相待,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家长与班主任达到共识”等几个方面,简单谈谈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43-0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师作用。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特别是在农村,初中的孩子往往缺少与家长的交流、沟通,缺乏家长的教育,班主任工作就更困难、责任更大,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当班主任。本人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下面就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浅谈我的经验体会。
一、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加,社会信息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除了教师和书本是信息来源外,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都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变得复杂化。农村初中的孩子因为缺少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处于感情空期,而社会监督力量的锐减,使不少孩子离校后的监督几乎成了空白,各种不规范行为的隐蔽性、自由性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早恋、喝酒、吸烟、打群架、逃课,到处闲逛,出入网吧,游戏厅,乃至和社会上的问题少年混在一起,染上不良恶习。
而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部分素质较低,不能给孩子们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并不抱希望。在20世纪80年代只要考上中专、大专,就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如今大学毕业却不分配工作,这让农村家长很失望,供孩子上高中、大学的愿望不强烈。农村家长对孩子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认为读书和不读书一个样,只要孩子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就算完成了为人父母的使命。因此,用以前的方法管理现阶级的学生是行不通的。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下,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
二、以人为本,人文关怀
现阶段的农村初中生大部分是农村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偏低,长辈们的“万千宠爱于一人”,大事小事长辈们包办,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任何事情都为他们“安排”得十分周到,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这些孩子在校通常表现为自私、怕苦、怕累、怕脏,懒惰、有的甚至称王称霸。他们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不易接受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有较强的个性,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易产生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各项工作中,摸索适应这些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适应他们的个性发展。
三、真诚相待学生
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我都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在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克服自身的不足,增强自信心,提高对班主任的信任。这样,我所说的话学生就会听进去。学生也会积极为班级出谋划策,敢对我说出心里话,犯了错误也敢在我面前承认,班上不管出了什么大事小事,随时有人向我汇报。这不仅有利于我及时了解班上同学的思想动态、喜怒哀乐、行为举止,而且对班内情况也能做到了如指掌,在开展班级工作时,我也感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就是“诚心”在发挥作用的结果。真诚的付出换来了学生对我加倍的回报,同时赢得了学生对我的尊重、理解和爱戴,我的班主任工作也因此而越来越显得轻松自如。
四、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转化一个学困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就显得更为重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也就结束了。”作为班主任首先应正确对待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偏见。一般来说,学困生智力并非都差,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优点总被缺点、短处掩盖,而得不到老师的认可,老师把他们当作是班里的包袱,不闻不问,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态度就会消极,有时甚至与老师唱对台戏。
为了促进学困生的转化,首先,班主任要树立起转化学困生的信心,要真心地去爱护这些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其次,班主任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再次,班主任对学困生要帮助他们找原因、不断调整学习方法,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发挥。
五、让家长与班主任达到共识
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家长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现在农村初中生的家长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们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对教育的意义认识得比较淡薄,加之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包分配,因而认为供孩子上学不合算,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更是寥寥无几。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如当孩子的学习出现困难时,他们束手无策,而当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又打又骂,孩子们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有些家长是忙完农活忙打工挣钱,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们生活纪律不严谨,比较散漫。有些家长缺乏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意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形成合力,直接导致学生接受双重教育,甚至产生教育冲突。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学生,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或通过电话和家长沟通,及时与家长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既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又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对观念落后的家长应及时教育,从而让家长在教育初中生的方式、方法上与班主任达到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