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2016-01-13 04:29吴萍
智富时代 2015年2期
关键词:信用政策应收账款

吴萍

【摘 要】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商机,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中枢神经,不仅决定了流动资金的周转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应收帐款管理水平,运用财务杠杆来不断扩大销售规模和质量。

【关键词】应收账款;赊销制度;信用政策;催收政策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应收账款是一个单位或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受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营销方式及策略层出不穷,除利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售后服务等手段之外,赊售商品也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利器,但也相应产生应收账款也不断增加。合理的应收账款能扩大企业销售,提升市场占有率有,降低库存开支从而使得企业的营业利润增加。

但是,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多的应收账款会使企业的资金流逐渐枯竭,同时产生过高收账费用和呆帐坏账,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特别是降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营管理隐患。

二、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剖析

一是应收账款绝对数增长加大了管理的范围和难度。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及监管机制的缺失,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信用观念扭曲、信用意识淡薄的现象。同时,从大环境角度看,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所以存在着一些企业之间相互故意拖欠的现象,从而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成为呆账、坏账,从而增加了管理的范围和难度。

二是经营者只重视经营业绩而忽视经营风险。为追求企业业绩、经营者政绩,盲目扩大赊销范围,只重视收入、利润增长,忽视企业资金的运行效率及经营风险,造成应收账款急剧增加、坏账发生频繁,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价,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赊销制度,对形成的逾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未进行科学评估,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因此,为了打开销售局面,抢占市场,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就采取与客户签订赊销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表象上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但忽略了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潜在风险,虚增了企业经营成果,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是对合作企业资信情况掌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购买方未及时付款。应收账款合同到期后,购买方未付款的情形有以下两种,一是没有能力付款。合作方因临时资金周转困难暂时不能付款,但是其以后的经营财务状况表明企业有能力还款;或者购买方企业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清算,造成没有偿还能力。二是购买方有款不付。购买方缺乏信用,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再投资,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及收入,由于合同未对此情况进行相关约束,造成应收帐款的增加。

四是社会信用机制尚不健全。企业信用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经济立法仍不健全,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同时,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受地方保护、关系网及执法人员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惩罚力度不够,这也是造成应收账款存在的重要原因。

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赊销管理考核制度

完善赊销制度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内部业务的制约制度。销售业务按照其业务流程可以分为授权、主办、核准、执行、记录和复核等六个操作环节,不同环节的职权进行分离,从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减少不良销售的产生。其次,要建立严格的赊销审核制度,杜绝人情赊销。再次,对业务人员的赊销权实行限额管理。明确限定业务人员的每次最高赊销额、年度赊销总额等。最后,建立赊销责任制。主管部门根据企业计划期的经营目标,制定应收账款限额和坏账损失限额,并分解下达到各责任部门。每笔应收账款都应有明确的责任人,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对应收账款承担终身责任制。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上,首先应建立客户信用评价机制,即要对客户的信用资质进行评估,据已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是否给予赊销及其相应的额度。对客户的信用标准的评定,具体可结合对客户商业信誉、偿债能力、财务状况、资信状况、担保等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判。其次,企业要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信用期过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顾及销售增长而盲目放宽信用期,所得的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抵消,造成利润减少。因此,企业必须慎重研究,确定出恰当的信用期。

(三)完善应收账款跟踪监管机制

企业的应收账款形成后,企业就必须研究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首先,应当完善应收账款的跟踪制度。要建立统计分析报表,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认真分析,按照不同的账龄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一般而言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对这一部分应收账款应计提相应较高的坏账准备,从而正确反应企业的损益情况。其次,对于过期对方又无力偿还的账款,企业应将其纳入管理的重点,研究调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必须加强监管,以防止发生新的拖欠。

(四)严格贯彻执行企业应收账款催收制度

应收账款到期后,不能被动的等待回款,要严格落实已经制定的催收制度。一方面,催收手段要多样。可视拖欠时间的长短、收账费用的高低采用电话、传真、上门催收、诉诸法律等手段催讨账款。另一方面,催收时方法上要因地制宜。要根据跟踪信息分析客户的经济状况,若客户遇到暂时困难,企业应尽量帮助客户渡过难关,如修改信用条件、延长付款期、转债权为股权等;若客户濒临破产,应及时向法院起诉,以便在破产清算时获得部分清偿,弥补企业损失。同时,企业应把应收账款的管理当作一项长期的、制度化的工作来抓,使得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俞丹.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OL].论文天下网.

[2]李小霞.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DB].中国知网.

猜你喜欢
信用政策应收账款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刍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商业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马应龙药业集团应收账款的管理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