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耽美文学对大学生同性恋观念的影响

2016-01-12 21:41赵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同性恋网络大学生

内容摘要:网络耽美文学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其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产生了新特点,因此,从新媒体的特性出发,了解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的思想、行为状况,对促进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 耽美文学 大学生 同性恋 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文学以网络为基础媒介,成为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传播文学。网络文学借助新媒体平台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特点,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在中国迅速传播。而网络文学中涉及同性恋情主题的耽美文学,对年龄大多集中在18-24岁的“90后”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其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产生了新特点,成为最活跃的阅读群体之一。

一、网络耽美文学概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文学创作,很多原创文学网站也随之诞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网络写手和一大批非常受欢迎的网络作品。如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等。这些作品的成功也使得网络文学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更使得文学回归了平民的世界。在2010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中,首次将网络文学纳入鲁迅文学奖评奖范围,共有31部网络文学作品入围。

网络文学多样化与细分化趋势下产生的“耽美文学”,随着大型知名原创网站先后开设“耽美文学频道”,以及耽美文学作者搭乘“穿越文”快车,使网络耽美文学在中国迅速传播。网络耽美文学以互联网、手机媒体、微博、微信、飞信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具有交互、即时、匿名、准入门槛低、传受一体化等特征,难以避免浅层化、娱乐化、消费化的倾向。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从唯美的同性恋情,还是同性间的“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媒体及小说中良莠不齐性信息的传播和诱导,以及性教育的缺乏,都使得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看法和观点产生了新的变化和特点。

二、“90后”大学生网络耽美文学选择和接受现状

从新媒体的特性出发,加强网络耽美文学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研究,了解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的思想状况,对促进“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顺利成长成才、精神成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成都市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研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实收980份,回收率为98%。其中,男生占75%,女生占25%;其中工科专业占55%,理科专业占39%,文科专业占6%;而农村生源为47%,城市为43%,城镇为10%,独身子女为45%,非独为55%;本、专科的比例为本科69%,专科31%。从被试本人对网络耽美文学的认知、对同性恋认同、态度、行为等4个维度进行研究,问题涉及大学生对网络耽美文学的接触时间、接触途径、交流途径,了解和感兴趣程度;受网络耽美文学影响及对同性恋的认同、态度等方面。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如下:

(一)对网络耽美文学的接触

被试的大学生在对网络耽美文学的接触时间、接触途径、交流途径等问题的回答中,初次接触时间选择高中和大学的分别为37.5%和22.5%;初次接触途径,回答网络浏览阅读的为30%,朋友介绍的为25%,书籍杂志推荐的为20%,日韩剧的原著为15%;在被问及是否会向他人传播或交流网络耽美文学作品时,80%的被试回答会但不频繁,5%回答会且频繁,只有15%的明确表示不会。

在网络耽美文学的时间及金钱消费等方面的回答,每周阅读网络耽美小说的时间从3小时以下到10小时以上不等,其中10小时以上的占2.5%,5-10小时的为65%,3-5小时的为30%,3小时以下的为2.5%,没有选择从来不看的被试。对于每月生活费多少用于网络耽美文学及相关产品消费,回答基本没有的占92.5%,回答5-10%占7.5%。

(二)对网络耽美文学了解和感兴趣程度

对于了解和感兴趣程度方面的问题,当被问及对网络耽美小说及其改编的动漫、电影、电视作品是否感兴趣时,回答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了45.5%,明确回答不喜欢的占7.5%,不了解的占12.5%;对是否了解网络耽美文学流行用语的回答非常了解的为10%,大部分了解和小部分了解的分别为37.5%和45%,回答完全不清楚的只占5%。

(三)由网络耽美文学产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关于受网络耽美文学产生对同性恋的了解和认知的调查,网络同性恋小说的同性之爱的看法排前三位分别是:了解、说不清楚、看不惯;对现实同性恋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回答排前三位的看法是:同性恋阻碍人类后代的繁衍、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重要来源,以及同性恋是畸形的情感需求;而对怎样看待社会人同性恋的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同性恋是公民个人的隐私”,但随即对同性恋之间的感情表示认同的又只有小部分被试;80%的被试者对同性恋者是陌生人、私交一般人、明星等持“中立”态度,但对好友、家人持强烈的“不愿意”态度。

(四)对同性恋的权利、地位等态度

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同性恋持不支持和不肯定态度,但他们在同性恋的社会权利和保护方面却表现出了极大支持和宽容态度。如被问及法律对同性恋应该持的态度,绝大多数人回答“应予以保护”;认为法律规定不得歧视同性恋,同性恋结婚以后具有互相继承遗传的权利;对一些国家承认同性恋婚姻表示“比较赞同”;此外,表示同性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舆论压力。

三、网络耽美文学对大学生同性恋观念的影响

(一)强化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当今社会风尚变化,对“同性恋”的认识和讨论已不再隐晦。在各国现代化、都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性恋情、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均有增加,对同性恋的态度和观念也有所改变。而这一社会道德观的变化,通过网络耽美文学,及其所改编的电影、电视等文化传媒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并对他们的同性恋观念和态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网络耽美小说《北京故事》、《你是男的我也爱》分别改编的电影作品《蓝宇》、《类似爱情》,都波及面广,影响范围深刻。这些作品使当代大学生直面社会同性恋现象,在强化认知的同时,也受到巨大的冲击。

(二)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

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检索随处可以进行,各种信息资源信手可以拈来。对网络文学的涉猎和阅读已经成为在校大学学子不可或缺的网络阅读内容之一。而根据网络耽美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作品,将同性爱恋以一种对世俗、伦理、道德的扬弃,跨越时空、地域、年龄,甚至是性别的爱情作为展示,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和个性的张扬,因此,网络耽美小说高度契合了“90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由此,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和观点,虽然绝大多数对现实中的同性恋持不支持和不肯定态度,但他们在同性恋的社会权利和保护方面却表现出了极大支持和宽容态度。

(三)影响大学生的同性恋行为

网络耽美文学中不能避免涉及与“性”相关的内容和主题,其创作大多凭借作者的想象,将同性性行为夸大为极致的快感和享受,误导大学学子,使其阅读后产生认知误区,甚至刺激本人大胆尝试的欲望,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而高校在校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日趋成熟,产生正常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需要,学校却罕有为之提供最基本的性知识及婚恋指导教育,以至于相当的大学生对两性、同性知识了解贫乏,甚至是错误的。于是出现要么极度反感、抵制,要么产生尝试、猎奇的想法。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实际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引导和帮扶办法。

[基金项目:2013年四川省教育厅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课题“90后”大学生同性恋观念的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淑兰,朱 宏,谢桂琴.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知识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9,(6).

[2]林岳新,罗月华:当代中国耽美文化盛行现象原因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10).

[3]赵柯.网络耽美文学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

[4]张弘,《网络文学首次入围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网公示候选作品接受监督[N],新京报网,2010年5月20日.

[5]赵柯.网络耽美文学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10).

[6]赵柯.网络耽美文学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10).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学院)

猜你喜欢
同性恋网络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高专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台湾同性恋题材电影现状初探
从《道熙呀》看韩国电影的女性主义色彩
浅析《蝴蝶君》中的同性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