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腹部近中线舌前腺囊肿不同手术方法疗效观察
陆开睿,潘树矿
目的 探讨舌尖腹部近中线处舌前腺囊肿的临床切除方式疗效。方法 将45例舌尖腹部近中线的舌前腺囊肿的患者分为2组: A组23例,采用沿舌体长轴纵向弧形切口+双侧舌前腺及囊肿摘除术; B组22例,采用沿舌体长轴纵向梭形切口+单侧舌前腺及囊肿摘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2年,A组复发患者人数为0,B组复发患者4人,复发率为13.6%,2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舌尖腹部近中线舌前腺囊肿采用沿舌体长轴纵向弧形切口+双侧舌前腺及囊肿摘除术,术后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舌前腺囊肿;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舌前腺囊肿为好发于舌尖腹部中线一侧,偶发两侧的黏液腺囊肿,但是不同于普通粘液腺囊肿,过去常规手术是将囊肿和囊肿周围的小腺体摘除,复发率高[1-2]。近年来我科对45例近舌腹中线处的舌前腺囊肿分别采用双侧舌前腺及囊肿摘除术和单侧舌前腺及囊肿摘除术,并对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3年9月治疗的近舌腹中线舌前腺囊肿45例,随机分为2组: A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8~18岁,平均年龄13.5岁。B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9~16岁,平均年龄12.7岁。2组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无口腔内严重器质性病变,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发病部位均为单侧,囊肿近舌腹中线。患者均能够配合局部麻醉手术。
1.2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门诊或入院后的临床专科检查,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术后的病理报告。临床表现为:囊肿位于舌尖腹部中线一侧近中线,能够判断为单侧,肿块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直径2~11 mm,肿块隆起,高于舌腹部黏膜,质地柔软,界限清楚,基底部稍宽,大多数呈半透明状,无压痛,少数不透明,肿块质地类似软组织,囊性感不明显。本文45例患者均无舌部手术史。病理报告:有30例显示囊壁较薄,部分囊壁不完整(可能为术中剥离时囊壁破裂所致),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未见内衬上皮。囊壁部分区域覆有单层立方上皮。15例囊壁较完整,囊腔内可见黏液和少量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部分腺体内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囊壁周围可见粘液腺为主的混合性腺体。腺体周围可见横纹肌的病理检查有29例。
1.3手术方法 A组:局部浸润麻醉下,沿舌体长轴纵向弧形切口+双侧舌前腺及囊肿摘除术。B组:沿舌体长轴纵向梭形切口+单侧舌前腺及囊肿摘除术。
手术效果的评价是以2年内是否复发作为判断标准。A 组:23例中,术后半年、1年、1年半、2年的随访中,未见有复发的病例。B组:22例中,术后半年内复发3例,术后1年复发例数未增加,术后1年半复发例数增加了1例,术后2年随访时未增加,2年内共复发4例。见表1。
表1 2组2年随访结果比较
粘液腺囊肿可发生于上、下唇、颊部、舌部、腭部等各处的口腔黏膜,下唇粘液腺囊肿最为多见。在舌体的腹部,舌系带的两侧近舌尖处黏膜下,各有一个腺体,对称性分布,约有3 ~5 mm大小,呈椭圆形或圆形,称为舌前腺。发生于该区域的粘液腺囊肿称为舌前腺囊肿。舌前腺发生的原因是因分泌管堵塞后,舌前腺分泌的粘液产生外渗或潴留。造成分泌管堵塞的原因可有舌体的炎症,咬舌的不良习惯,舌外伤,较硬的食物反复摩擦舌腹,下前牙拥挤清洁困难,造成牙结石堆积,反复刺激舌前腺表面黏膜等[3-4]。
过去单纯的手术摘除囊肿和囊肿周围的粘液腺非常容易复发。现在的手术方式基本上是经过改良的将囊肿和一侧舌前腺完全摘除[5-6],大大降低了舌前腺囊肿术后的复发率,但是也不能完全消除复发。其原因可能为,剩余的小腺体未能完全摘尽,部分舌前腺腺体深入舌体肌肉层,手术过程中未能将深层舌肌内的腺体摘除干净等。对于接近中线且能判明来源于左侧或右侧舌前腺的囊肿,手术有时由于切口原因、术中分离腺体或缝合时损伤对侧腺体和导管,尤其舌尖腹部正中稍后,导管可能存在交集处,此类位置的囊肿在手术剥离的过程中损伤交集处的导管后可能会造成对侧的囊肿的发生。
B组病例中,半年内复发3例,说明舌尖腹部中线附近可能存在两侧舌前腺导管的交集,在手术剥离囊肿和同侧的舌前腺的过程中,尤其在剥离接近中线的囊肿的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导管交集处或对侧导管,导致囊肿的复发。因此,本资料结果显示,在处理接近舌尖腹部中线的舌前腺囊肿时,采用囊肿和双侧舌前腺摘除术,是预防舌前腺囊肿复发最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发生于舌尖腹部正中不能判明来源于左右侧舌前腺的囊肿,更应将双侧舌前腺一起摘除。
R739. 8
A
1008-7044(2015)04-0358-02
10.14126/j.cnki.1008-7044.2015.04.021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233000
陆开睿(1985-),女,安徽蚌埠市人,医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