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
(江西省社科联 江西 南昌 330077)
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经典影片《钢琴课》读解
李志敏
(江西省社科联 江西 南昌 330077)
影片《钢琴课》中的钢琴,更多的是作为主人公的灵魂归依、精神安慰而存在,贝恩斯与艾达之间有一种内在的互补性。贝恩斯贫乏的精神生活需要艾达来填补;而艾达孤独、压抑、克制着的企求爱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某种野蛮粗犷的东西来激活,需要某种敦实温厚的东西来拯救。贝恩斯正是这种野蛮粗犷与敦实温厚的集大成者。
《钢琴课》;钢琴情结;钢琴别恋
看《钢琴课》的日子,是在金秋十月,那时的天气并不寒冷,却分明让我感到窗外似乎正在滴落冰冻的雨滴,似乎那就是整个金秋最冷清的一个清晨。说不清缘由,或许来自主人公那张苍白得几乎让人感受不到温度的脸,或许来自影片中频频调用的最冰冷的青色调。“海滩弹琴”一段,艾达、小弗洛拉、贝恩斯,三人在开阔明朗的景色中构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画面,像一帧永不褪色的照片。
艾达对钢琴无比眷恋的情结令人耿耿于怀。她缘何对钢琴不弃不离?缘何为钢琴不惜一切?从影片中不难看出,钢琴已成为艾达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情结由来已久。虽然影片中没有一个镜头直接刻画艾达以前的生活,但是通过小弗洛拉的描述和她本人的怀旧,我却能深刻地感受到她过去那段生活的美满与和谐。她对钢琴的无比眷恋实际上凝集着她对过去的无限怀念和对现实的无穷惆怅。尤其是当她从一个文明世界进入到一个土著人的圈子时,周遭的一切似乎都与她形成了一种静态的对抗——艾达的弱不禁风与土著人的壮实剽悍,钢琴的高雅文明与自然环境的恶劣荒蛮,艾达身上所流露出来的文明人的气息与贝恩斯之外的土著人对此所持的那种自卑却排斥的眼光,这一切都让艾达感到自己与周围世界的格格不入。艾达的天地里就只剩下女儿和钢琴了。
这样的心态,窄化了艾达的生活,束缚了艾达的心灵,让艾达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从她戒备的目光、僵滞的表情,我读懂了她最隐秘的内心世界——苦闷、压抑,几近崩溃的边缘。而这时,惟有艾达的指尖在琴键上跳跃,艾达的眼睛才会发光,那戒备的眼神才会有所松弛,艾达也才会在音乐中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慰籍。所以,影片中钢琴这一道具的运用,就不仅仅停留于“乐器”的表层意义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作为主人公的灵魂归依、精神安慰而存在。
导演在推出发行这部影片时,极力反对将之译为《钢琴》,而坚持要叫《钢琴课》。因为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是在钢琴课的过程中相知相许的。贝恩斯是在目睹艾达海滩弹琴之时内心被唤醒,是在钢琴课的过程中逐渐滋生对艾达的渴望与爱情;而艾达也是在这一过程中由被动而主动地逐渐向贝恩斯敞开心扉的。这样的恋情看似让人匪夷所思——艾达高洁、雅致,贝恩斯粗俗、无知。然而如果细心留意影片中的种种暗示和细节,就不难发现这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
首先看艾达。从发型到服饰,艾达都是一个如圣女一般的女性。她不会说话,观众自然无法从言语中听出她对真正爱情的企盼和幸福生活的渴求,而其严肃淡漠的外在神情也成功地将这一切深深地掩埋在了心底。当艾达双脚踏进土著人的生活圈子之时,她虽然没有赢得土著人的友善与热情,却不得不承认土著人有着其独特的古朴自然的生活风尚。
在这个时候,一个爱她的男人适时出现了。虽然贝恩斯粗俗、无知,然而他坚强有力的容貌、剽悍挺拔的身躯、果断简短的言语,却予艾达以无法抗拒的男性魅力。而更关键的是,他有一颗理解艾达、怜爱艾达的真诚的心。艾达紧绷的神经在贝恩思浓浓的爱意里一点点松弛。而与贝恩斯之间不失时机地一次性爱,更唤醒了艾达沉睡的心灵,激发了艾达生命的活力,坚定了艾达走出斯图尔特世界的决心。故事的发展也确实如此。艾达一直排斥斯图尔特,而斯图尔特对艾达虽谈不上排斥,但毕竟没有炽热的爱情。有这样淡漠的感情基础铺垫在先,后来二人的平静分手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看贝恩斯。一开始,当刚刚来到土著人岛上的艾达被岛民们视作一种威胁时,贝恩斯看待艾达的眼光就与众不同。他把艾达视为偶像,他对艾达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文明人的气息与艺术家的气质感到神往和好奇。而更重要的是,贝恩斯与艾达之间有一种内在的互补性。贝恩斯贫乏的精神生活需要艾达来填补;而艾达孤独、压抑、克制着的企求爱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某种野蛮粗犷的东西来激活,需要某种敦实温厚的东西来拯救。贝恩斯正是这种野蛮粗犷与敦实温厚的集大成者——其追求方式是野蛮粗犷的——野蛮粗犷得让艾达瞠目结舌却无法抗拒,以至于有一天这个高洁的灵魂终于被融化在这个男人如同太阳般灼热的爱情里;而其骨子里却又是敦实温厚的——从他在海滩上听到艾达悠扬的琴声继而产生将钢琴搬到岛上的想法,我就认准了艾达最终会属于他——一个如此细心而温情的男人。
J905
A
1007-0125(2015)12-0095-01
李志敏(1982-),女,江西省社科联助理研究员;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05届文学学士,复旦大学中文系电影学专业2008届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