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东方
时间要退回到六年前的11月,当时中英交流不如今天这样开放和频繁。我有幸受单位派遣在英国参加相关培训三周。当时,英伦迷人的秋色牵引着我,更有一位分别了23年的同学召唤着我。心里莫名地激动了好多天。
到了伦敦,每天都忙于听国家行政学院、英国人力资源研究学会及剑桥大学老师的课程,主要涉及英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绩效管理和公务员制度改革、劳动薪酬与绩效管理等,与课程相关,还到各区政府及周边的一些小城市进行了考察和学习。迷人的英国,让我流连忘返。
迷人的秋色
11月,秋风瑟瑟,原本阴雨连绵的英国变得五彩缤纷起来。
伦敦的街道边,做护栏的植物上长满了红、黄色的豆豆,明知不可食用,却可爱得让人垂涎欲滴;树上,黄色的叶子飞舞着,舞动了伦敦的秋色,舞散了伦敦的雾;那一座座古老的房子上也爬满了金色的藤蔓,每家的花园里都开着各种颜色的鲜花,每座古老的石头别墅里似乎都藏着一个神秘的故事。
从伦敦去苏格兰的路上,更是让人享受一顿色彩的盛宴,那多彩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枫树、胡桃树、橡树、梧桐树以及叫不出名称的树和灌木,在秋风中尽情地展示着他们亮丽的色彩和丰收的果实,大红、紫红、金黄、鹅黄、墨绿和浅绿的各色树叶,是天然的画笔,纷纷扬扬地洒落到路旁的绿草地上,零落一地秋色,绘就一地锦绣。整个大地和天空仿佛被色彩涂抹透了,变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巨幅油画,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眩目的红,那富贵的黄,那滴翠的绿,相互映衬,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让人如梦如幻,如入仙境。更惹眼的是在一片绿色的常绿林里,突然出现一排金色的阔叶林,仿佛给一张绿色的缎面镶嵌了一条金边;在一大片的绿草地上,突然冒出一棵古老而巨大的金色的树,仿佛那棵树不是种上去,而是画在那里的……
穿行其间,多想伸出双臂去拥抱那秋色,多想拿出画笔画出那秋色,多想用诗歌吟诵那秋色!
英国的乡村,那是艳丽的诱惑,那是闲适的所在。旷野里,除了偶尔种了点小麦、土豆外,凡空地都种满了绿草,那醉人的绿,仿佛你一躺下就能把你的五脏六腑染绿;那像一把把巨型伞、树枝弯弯曲曲的大树上的叶子孤傲地黄着,与寂寞的绿草相间,美不胜收;苹果树、梨子树上的果子熟透了,落了一地也无人捡拾,主人说那是喂鸟的;洁白的羊群、咖啡色的马、黑白或褐白相间的牛悠闲自在地或吃草或嬉戏;一个个独立的小小帐篷,那是散养的猪的家,它们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拱土、吃草;紧邻住宅的墓地上摆满了鲜花,那通往两层小楼的一条条石板路上刻满了悠久的历史,教堂里的钟声击破乡野的宁静,遛狗的村妇和善的微笑让一切语言变得苍白。碧空如洗,天高云淡,忽晴忽雨,花香弥漫,浓浓的乡野气息扑鼻而来,让人沉醉,乐不思蜀。
湖边的秋色更是人间天堂般迷人:湖边丘陵上五彩的树倒映水中,似镜子反射树木的光彩,又似双面绣展开。金色的杨柳伸出长长的手臂,弯腰去掬那湖里的清泉;海鸥一会儿贴着水面觅食,一会儿又展翅高傲地飞翔;天鹅见有人来,便扑打宽大的翅膀飞过来,或者从水里游过来,伸长脖子,嘴里嘎嘎地叫着,向你索要吃的;鸽子更是跟人亲近,索性飞到你的手臂、肩膀上觅食。那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让人忘记了自己是飞鸟还是人,忘了自己是在人间还是在天堂……
惊喜的邂逅
对剑桥最早的印象来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自此,诗人描述的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康桥便成了我心中浪漫优雅,美轮美奂的世外桃源。
2009年11月19日上午,我终于有幸到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听剑桥大学商业及公共部门道德研究中心总监托马斯博士等三位老师授课。
走进校园,仿佛走进了一个建筑历史博物馆,徜徉在剑河岸边,国王学院、皇后学院、三一学院、圣玛丽教堂、菲茨威廉美术馆……历史悠久的百年学府和经典建筑俯仰皆是,那高大精美的校舍、庄严肃穆的教堂、爬满藤蔓的红砖住宅都矗立在五彩缤纷的秋叶之间,令人恍然若梦,流连忘返。校园里的学生多数来自国外,中国留学生尤其多,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自信和骄傲。草地上、金色树下、教堂门口,到处是看书的学生,到处是背着书包、骑着单车飞奔的学生。
我们来到三一学院的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会议室,听托马斯博士讲课,她告诉我们女王今天上午要从我们教室前经过,让我们准备好相机。我们兴奋莫名,上课也立刻有点心不在焉了。
课上了一半,老师告诉我们女王不到三一学院了,改去国王学院,我们可以马山出去迎候。她话音刚落,我一溜烟地飞奔出了会议室,绕过宽大的草坪,冲出校门,奔到了马路对面,迅速把相机调到连拍状态。两眼直直地望着女王将要经过的马路尽头。这时,只见有七八个骑着摩托车的男警察在学院外的十字路口维持秩序,另有两三个非常漂亮的女警在拦住不断冲下马路边沿眺望远处的人们。
我们焦急地等待着。很多不知道我们在等候什么的人也跟着站在我们的后面,伸长脖子望着远方。当一个中国留学生得知我们在等候女王时,马上掏出手机给他的同学们打电话,立即引来了几十个学生。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马路两边都站满了人。
十多分钟后,我们见一辆紫红色加长的轿车迎面驶来,我立即举起相机,准备拍照。按照我的经验,猜想女王一定会在第二辆车里。我期待着,期待着,眼睛都看花了,突然定睛一看,第一辆车的后座坐的就是女王,那在电视里熟悉的面孔是如此的亲切、高贵、典雅,她身着橘黄色的套装,戴同色礼貌,帽子上插着同色的羽毛。她看到热情的观众对她微笑和挥手致意,她也高贵地微笑着,对我们挥了挥手,就转过头去,对身旁的丈夫说着什么。好在我反应很快,立即按下快门,拍了一张她的侧面照。
刚才真的是女王吗?怎么她出行不像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出行那样戒备森严、前呼后拥呢?我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不会是在做白日梦吧?女警告诉我们还有十几分钟女王将返回,我还想等她回来时再看她一眼,我和几个同伴没穿大衣,又在寒风中站了十多分钟,见女王还没回来,才想起该回去上课了。
回到上课的会议室,心里一直像揣了只小兔似地跳个不停。
午餐后,又见很多人在街上狂奔,我们猜想是女王从国王学院出来了,立即踮起脚尖、伸长脖子远望,只见女王优雅地步出国王学院,向观众挥挥手后上了汽车。街上的人都疯狂了,有举着摄像机、相机、手机拍摄的,有站在路灯座上观看的,有站在路边的石凳上的欢呼的、有从远处往国王学院狂奔而来的……那场面绝不亚于当年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的热烈程度。可车行50米后,女王又下车了,步入了一个教堂,热情的观众一直等候在寒风凛冽的街上恭候她再次出来。可我们的运气不好,领队催我们回伦敦了。我们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剑桥校园。
这一天,我幸福无比,因为我在三一学院,当了一天剑桥的学生;在国王学院门前,我见到了女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留了影;在夕阳中的金柳下,我仿佛看到了徐志摩的影子……
百感交集的重逢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如果有同学在那里,那里立刻变得温暖起来。
得知要去英国学习,我便开始联系一位分别了23年的同学张燕。我给她发了邮件,希望能够见到她,没想到她很快回信了,说我一到伦敦她就会来见我。
到达伦敦的第二天,她就来酒店见面了。巧合的是,我住的房间正好是大学的宿舍号419,开房那天我就想她来时一定会感到惊奇和亲切。果然,一开门她就说:“天哪,竟然是419!太有意思了!”我打开门就和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真是百感交集啊,当年我们是十八、九岁的女孩,如今已经是20多岁女孩的妈妈了。虽然已经23年未曾谋面,但仍感觉仿佛是大学时假期后的再见。她还是那么活泼可爱,美丽依然,虽然岁月的沧桑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丝毫没有改变她热情似火、与任何人一见如故的性格。她口若悬河地给我讲述了她初到英国时是留下还是回国的困惑、找工作的艰辛、教育孩子时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一个囊肿小手术因医生医术不高做了三次的经历、她回国时的种种不习惯,等等。讲述中她喜欢用很多诸如“叮叮叮”、“咚咚咚”、“嘟嘟嘟”、“当当当”等象声词,手舞足蹈,还不时夹杂一些英文单词,并间或用耸肩、眨眼、撇嘴等动作辅助她的表达,妙趣横生,逗得我同屋的同事不时哈哈大笑。她现在一家教会的慈善机构做财务,丈夫在大学搞科研,女儿上初中,住在泰晤士河边,风景很美,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非常快乐,但也时常想念国内的同学和亲人。最让她觉得不习惯的是,英国人都恋家,下班后都急急地往家里赶,同事之间来往很少,内心的喜怒哀乐无处倾诉,所以她总是感到有点孤独。
我也介绍了自己别后所经历的艰辛和快乐生活。她说“你是国内第一个来看我的同学,让我好感动啊!你还是23年前我印象中的那个熟悉的样子,成熟中又不失单纯;爱美,又不做作,还是一派真性情。跟你在一起,恍惚间,又回到了大学的日子。”
我们还一起回忆了大学时代的很多有趣的故事,如:很多人托我代转情书、有人偷窥女洗手间和女浴室被发现、有人暗恋一个同学而大病不起、有人因爱一个酷似高仓健的男生得不到回应而神经失常、有人想以考上研究生来赢得暗恋女生的青睐,结果失误了,发榜那天突然失踪、有人为追求喜欢的女生写了一本诗集、有人为留在省城不惜一切代价,等等。往事如风,令人唏嘘,那个奇怪的时代,那些异化了的人,仿佛就在昨天,我突然有了把那段奇特而有些异化了的生活写下来的冲动。
我先后三次进出伦敦,住了9天,她来我酒店5次,还陪我逛街购物了,每次来不是给我带来礼物就是带几个柚子来,让我和几个女团友大吃一顿。同学情深,驱散了英伦的寒冷和异域的陌生感,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伦敦。遗憾的是我们学习安排得太紧张,没有时间去她家里看看。
临别的头天晚上她又来看我了,我送她下楼,在酒店大堂我们好像还有很多话没说完,又聊了20多分钟才依依惜别。她动情地说:“一直想对你说声谢谢,可一直没有机会。大学时,我因为父母离开山东回老家,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东参加高考,虽然考上了,可我心里觉得被他们遗弃了,总希望有什么事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也许还有其他原因,我做了一些傻事,同学们都远离我,只有你一直关心我。刚到工作单位我就收到你的来信,说:‘放下包袱,好好开始新的生活吧,你的档案里有关你犯错误的记载我们和辅导员已经请求系里取出了……,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感动。”时间过去了20多年,我已忘记了给她写信的事情,可她还记得如此清晰。
她先生接她的车到了,我们才依依惜别。在寒风中,在黑夜里,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双眼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