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国家示范校创建视角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周如俊
摘要:结合中职国家示范校创建实践,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存在的“层次问题”、“内涵问题”、“要素问题”、“命名问题”,提出培养模式构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国家示范校创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问题;建议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教学工厂’背景下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案例研究——以灌南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项目编号:2013104)
作者简介:周如俊,男,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工程教学与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
一、“层次”问题
(一)问题
当前,中职校各项创建中许多“做法”、“经验”、“总结”、“汇报”、“特点”都向人才培养模式“筐”里装。这种把多种要素而非本质要素都反映到模式中。其结果是人才培养建设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体现不出国家示范校培养模式建设的创新性、引领性、辐射性作用,突出不了示范校办学特色。
(二)建议
培养模式首先是面向整个学校的总的模式,在学校总的模式统揽下,可针对不同专业提炼具体要求的专业培养模式(即总的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建议示范校在模式构建中要把握“三个”层次内容:(1)宏观下全校的培养模式改革。是示范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表现。它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重新定位专业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规格、制定其培养方案、选择其培养途径。在此基础上提炼示范校总体培养模式内涵。(2)中观下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是示范校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在此基础上提炼专业具体培养模式内涵。(3)微观下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它是当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1]在此基础上,提炼模式实施方案建设内容。
二、内涵问题
(一)问题
目前,示范校培养模式主要是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构建和实践,其模式概念和内容的研究还处于实践摸索、探究的阶段。出现了模式名称繁多、模式指向要义不一、模式分类标准多样纷杂等问题。这种产生出自各示范校不同的内涵归纳标准,只是片面强化了模式实践的某个方面。如有的以校企合作为着眼点的。如“校企联动、学训交替”模式、“校企融合、教产一体、工学结合”模式等;有的以强调职业教育为立足点的。如“校内阶段性能力递进、校外项岗轮动素质提升”模式、“素质核心、工学结合”模式;有的以教育方法为区分点的。如“双轨共推、三维联动、四段渐进”模式;有的从学制(分段)培养上为出发点的。如“岗位情境、产品导向”的“2.5+0.5”模式、“基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3+4’”模式;有的以特征归为命名点的。如“春秋轮换”模式、“春去秋回”模式等;有的以国外模式作为借鉴点。如“双元制”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等。
(一)建议
厘清“培养模式”的概念和内涵是示范校解决模式创新问题的前提条件。关于“培养模式”的内涵界定,目前在文献中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但似乎都“具有较多的经验描述的色彩”:(1)“目标方式说”,指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2)“结构方式说”,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主要突出“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3)“总和说”,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价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2]梳理教育行政部分有关文件培养表述内涵,可以分析出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构建“四性”特征:教育的思想性、主体的多元性、实施的实践性、构建的层次性。各示范校在创建中,只有对模式内涵不断地追问、思辨,才能提炼出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所构建的培养模式才有可能一定的创新性、示范性、辐射性。建议采用第三种模式观点,对培养模式构建的内涵给出明确的界定,其前提是“一定的职业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依据是中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具体表现为“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这些抽象规定的“实施过程”等方面的总和。[3]
在第二学段,6个版本知识点个数为4~7,北师版知识点数量最少,仅4个,冀教版知识点数量最多,有7个;6个版本均含有Z1、Z3、Z4、Z5等4个知识点,除北师版外的5个版本含有“性质1(对边相等)”,冀教版和青岛版含有“性质2(对角相等)”.
三、“要素”问题
(一)问题
当前学术界与实践界在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设计内容、模式属性问题等方面还存在分歧。在设计内容上,培养模式究竟是由静态的“组织样式”、“构造样式”、“组合方式”组成,还是动态的“运作流程范式”、“运行方式”、“运行机制”、“策略体系”组成?在属性问题上,培养模式究竟是一种实在、具体的过程、结构,还是一种抽象的范型、样式、方式?这些问题还在争论之中。正是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构成的“不定”,导致了示范校培养模式构建时关键要素(诸如课程体系要素、教学运行机制要素等)的缺失。有时,示范校突出其认为的该模式最有价值或特色的部分,其实不一定是该模式的本质特征。
(二)建议
模式结构是指组成模式要素的构造方式,体现各要素之间的逻辑顺序和有机联系。培养模式作为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形式,它是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具有范式(形式化)的组成要素。判断模式规范与否不仅仅在于一个名称,更重要的在于对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的表述。[4]综合上述模式内涵界定的“建议”,一个完整的中职校培养模式内涵至少应该应包括六个层级的体系要素:(1)理念体系要素,主要指职业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2)目标体系要素,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等;(3)内容体系要素,主要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4)方式体系要素,主要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5)操作体系要素,主要指实施过程、培养路径等;(6)保障体系要素,主要指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规则与行为系统,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培养保障制度等及以之相关的管理方式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图1所示培养模式组成要素框架。由此,在对模式定义理解相同的情况下,就可以将培养模式按其体现的要素对照框架图进行归类与评析。
当然,培养模式组成要素本身的构造复杂、体系庞大,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紧密、有机的关系。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引起相关要素及其关系的变化,最终导致模式本身的改变。[5]从理论上讲,上述六个层级的体系要素内容之间有的很难区分,甚至内容间可能重叠,但是,毕竟依据要素主要特质最终还是可以确立要素所在层级。
四、“命名”问题
(一)问题
当前,国家示范校“培养模式”命名产生出自各示范校不同的归纳标准。结果造成诸多培养模式之间并不能进行比较,也无法就模式开展对话与研讨。存在模式名称表述不清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1)名称多有逻辑错误。如“校企联动、学训交替”培养模式中“校企联动”是办学模式,“学训交替”是培养模式,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并排在一起似不恰当。(2)名称过于求全。如“基于工作过程的‘无缝对接、多证融合、订单培养’”等
图1 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构建要素框架
培养模式,把诸多要素都反映到模式名称上来并不现实,也体现不出模式核心特征。(3)名称显得冗长。如“‘工学交替、双证融通、校企一体’的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支撑的‘学做交替、内强外联、一组两辅’”培养模式等,将用口语和书面语混合表述,既费时又费力,也不便交流、识记。(4)名称忽视模式本质特征。如在“企业实践,学训合一”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实践导向”等培养模式中,“实践导向”、“企业实践”是所有工学结合模式的基本元素而非本质要素。
(二)建议
培养模式体现着职业教育独特的办学理念,也是办学主体对职业教育的哲学思考。目前,在示范校创建中,培养模式命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其模式建设主要类型有七种(见表1)。模式命名实际情况是,有的按约定俗成的无需给予定义,有的在年代相近的文献或文件间相互引用,有的采用“拼接式”的理解方法,大都没有追根溯源找到模式命名定真正来源。[3]
表1 江苏省第一批、第二批中职国家示范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类型
其实,培养模式是示范校特定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过程,不是随便拼凑而成、构成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经历一个长期实践、反思、磨合、提炼的过程,具有经过长时间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检验的稳定的结构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形成后一般不易发生质的改变,而且深深地打上了具有普遍性的教育价值取向的烙印。
研究各级行政部门文件中关于培养模式内涵的表述规律,示范校培养模式命名时应遵守以下“五化”原则:(1)命名组合化。一种培养模式名称和内容可能并不能完全包含上述层级的体系要素,但必然集中体现了模式内涵建设“三个”层次中一类或几类要素。模式命名时可结合A-G“六个”层级的体系中要素的有序组合或选择。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命名案例有:用教育理念命名的,如CBE模式(A要素);用课程(教育)体系命名的,如TAFE模式;用培养路径命名的,如双元制模式(E要素);用教学方式命名的(C要素),如三明治模式;用组合式命名的,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岗实习”模式(A要素+D要素+E要素)。(2)命名特征化。培养模式名称应体现模式的主要特点,反映模式的内涵特质。(3)命名聚焦化。考察模式的产生过程,抓住关键环节、事件和人物命名。(4)命名多样化。要考虑更多地指向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校,在体现特色性、品牌性、示范性基础上,同一所学校内命名时要防止模式过多过滥。(5)命名简约化。模式名称力求简洁、悦耳,字数不宜过多,便于朗读与识记。[5]
参考文献:
[1]曾冬梅,黄国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J].教育与现化化,2008,(2):79-80.
[2]王启龙,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职教通讯,2008(6):21-24.
[3]王秋.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52-54.
[4]徐涵.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审视[J].职教论坛,2008(21):12-14.
[5]刘松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1):72-75.
[责任编辑金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