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猪
30多年前,我的老家只有一家新华书店。新华书店有很多书架,但只有一个书架上摆放着小人书。
靠墙的书架很高,小人书封面朝外,雁翅般排开。柜台很低,我们的个头也就比它略高。柜台呈立体梯形,冲着顾客的是一面斜着的大玻璃窗,透过玻璃可以近距离看到最新的小人书。但也只是书的封面,绝对看不到内容。
我曾问过我妈,她什么时候能调到新华书店去卖小人书。我幻想过,我妈能按照我的意愿,去书店、副食店、玩具店、电影院上班。我多么希望有个“百变神妈”啊!
这时我亲爱的妈妈总会毫不例外地瞪我一眼:“你写完作业了吗?”
大人买书,至少还能先翻一翻再做决断。我们买小人书,得先掏出散碎银两,待店员大妈验明正身,方可翻翻。怎奈想买的书太多,银子有限,没等翻看第三本,大妈便“嗖”的一声将书夺走了。大妈出手之快、之准,堪比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唯一的新华书店在小城的中心地段,去一次不容易。跑这么远的路,不吃一根冰棍怎么行呢?而一根冰棍的价格往往相当于一本小人书价格的1/2或1/3。若去时吃一根冰棍,那买书的钱就不够了。既然书买不成,那回来的路上索性再吃一根。
吃冰棍还是买小人书?这是一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往往会被我们完美解决,而前提条件并没变。
我和小明、小亮合买一根冰棍和一本小人书。虽然往往因为你多吃一口、他咬的一口比我咬的那口大而大打出手,但毕竟共同的目的达到了。平静、和谐的买书征途会让我们感到无聊透顶,还不如这样娱乐一下。
那时每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好,小孩子的零花钱近似于无,过年的压岁钱一旦碰上大额钞票,皆被父母以“我给你攒着,给你买好吃的、买新衣服”的借口而截留。
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我却积攒下来几百册小人书。要钱买零食,当碰到父母心情不好时,总被他们大义凛然地拒绝——而父母总是心情不好。
如果要买小人书那就好多了。每次我都说:“我不吃冰棍了,给我买一本《隋唐演义》就行。”我知道父母要么两样都给我买,要么只买冰棍。倘若只想吃冰棍,那在多数情况下什么也捞不着。这是我童年的经验,强烈推荐给你们。
读书是头等大事。父母花钱给孩子买书,虽然肉疼,但还是肯花。父母知道那是闲书、课外书,但同时也知道上面写的、画的都是知识。即使如此,买课外书和买练习册,父母(还有老师)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我那时候就已经知道,该怎样抓住他们微妙的心理而让自己买小人书的计划得逞。
过去的小人书,如今在大一点的书店里也能买到,质感摸起来却大不同,而且是成套卖,不拆册。一套一套地买,我那时想都不敢想。于是就有了大家合伙买的天才发明!小明买《三国演义》第一册,我买第二册,小亮买第三册,然后大家交换着看。
然而大家看书用时不一样,有时熬到小明看完第一册了,他却把书借给他表弟了。这当然会引起公愤。小明见小亮言辞激烈,便宣布和他断交:“我不跟你好了。”而且拉拢我说:“我还有第四册呢。”
真实版的《三国演义》发生了。
过了没几天,小明跟小亮暗中勾结,他俩不满我把刘备的脸涂黑了。我觉得,刘备武艺太差,总处于观敌瞭阵的状态,不流血、不流汗,凭什么官当得最大呢?
小人书里凡是令我不满的人物,我把他们的脸基本上都涂黑过。但《西游记》里的妖怪我却从来没涂过,至于什么原因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
小学四五年级时的暑假,我把所有的小人书搬到马路边,整几张旧报纸,把小人书分门别类摆好,一分钱看一本,一毛钱随便看。一个暑假下来,能挣不少钱。
这时讨厌的小明出现了。他先是对我的小人书评头论足、大放厥词,说《岳飞传》不全,《飞夺泸定桥》缺页,《405谋杀案》画面印糊了,没他的清楚,等等,然后没皮没脸地蹭看别的小人书。我没法反驳,因为他说得很对。最气人的是,我的小人书他早都看过了,可他还是要一遍一遍地重看。这点我也没法说他,因为我也将同一本书重看过很多次。
更讨厌的小亮也来了。他说:“这本书是我的!”
对此我也只能默认,因为那本书的确是他的。我们经常交换小人书,有时就忘了还给彼此。这里面的“忘”,包括主动性的“忘”。比如我非常想拥有一本王叔晖的《西厢记》,但我不屑看这类书,只想送给同桌的女生。恰好小明的姐姐有这本书,我就拿《黑三角》跟小明换着看。几天后,我就“忘”了还给小明了,也不向他索要《黑三角》,小明也顺势“忘”了还给我。但这属于极特殊的情况,多数情况下是真的忘了。而我摆地摊,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要书的机会。
“上面还有我的名字呢!”小亮大喊大叫道。这让我很没面子。
我只能低声哀求道:“别吵吵,别吵吵,我给你画十八般兵器行不行?”他听了我的话便不言语了。
他们眼馋了,把自己的小人书搬出来,和我一起摆摊,但最终我们因利益分配不均而散伙。
现在我老家还保存着几本那时候的小人书,它们如同我的记忆,都已残缺不全。想想也怪,彼时视若珍宝的东西,如今却怎么都不记得了。记得的也只是若干与之相关的小事,关于小人书本身的记忆反倒漫漶了,而且我也不记得自己从什么时候起疏远了小人书。然而,的确是因为小人书我才喜欢上了阅读。不可救药的是,我读书也和当初看小人书一样,依着性子来,看个热闹罢了。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读书,爱好而已,是一辈子的事,若想求得书外一些别的东西,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