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忠
【摘 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长大成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因此,在竞争异常激励的今天,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全人格。
【关键词】教育;心理健康;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关注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这就要求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必须把全面渗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
1.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区别,不能相互代替,但也有密切联系:二者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品德问题也往往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中,不仅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而且还能丰富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同时为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2.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学科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本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例如,通过数学教学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音乐、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心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训练,培养学生勇敢、坚韧、竞争与协作的精神等。
3.各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精心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学校的少先队、班集体活动及其它常规教育活动等,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结合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如通过晨会、升旗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责任感、自尊感等高级社会情感;通过形式多样的班队活动培养学生谦虚、进取、自尊、自爱、自勉、自信、团结协作、互谅互让等人格特质以及自我管理和相互交往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相应形成分析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通过学校组织的读书节、艺术节、等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4.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活动的目的是要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班集体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如各种班会、班集体间的联谊活动、集体劳动等,教师只要有意识的把这些活动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就可以在这些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练其意志,锻炼其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用心理健康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环境。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由、健康的发展。从物质环境来说,校园的校舍布局、绿化、卫生状况,乃至一草一木,都应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从精神环境来说,校风、班风应催人积极上进、团结合作,人际关系和谐。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消极的校风和班风则使人情绪低落、压抑、纪律松懈、师生关系紧张,这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显然,比起物质环境建设,学校的文化、精神环境建设尤为重要。
二、优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如果不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也无法达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改变家长的认识,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好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孩子在学校霸道、蛮不讲理等的心理。如我班有一位同学在大扫除时,其他同学都干的十分起劲,他却无动于衷,班干部说了几句,他却对破口大骂,我和家长沟通,而家长的回答使我出乎意料:“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孩子没教育好,与我们何干?是你们的责任!”所以说面对这样的家长,只有改变他们的认识,让他们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达到育人成才的效果。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学生的必然途径。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只有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如可以召开家长会,征求家长意见,向家长提出要求,研究学生学习、做人等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等,要求家长针对孩子情况密切配合进行教育。还可以教师与家长互相拜访,通过与家长接触,相互了解孩子在家庭、学校的表现,商讨教育孩子的态度、方法,既可以改进学校、教师工作,又有助于家长素质、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长也可到学校拜访教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优点、缺点、弱点及特长,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子良方,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相得益彰。
三、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目前学校中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1.设立标准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
一个合符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应该有四个区:指导区、个别咨询区、发泄区和活动区。心理咨询室的设置也有讲究,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应布置得舒适、活泼、轻松,让来访的学生在这里心灵都得到释放。我校通过簿改项目,建成了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并对个别教师进行专门培训,让心理有问题或有障碍的学生在这里得到放松,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障碍。
2.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要有效地进行心理咨询活动,首先需要弄清来访的学生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班级、学习情况、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亲的身体工作状况等。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交友情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再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思考、分析,推断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有效地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替来访的学生进行保密,切不可将学生的秘密泄露出去。
总之,“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渗透性工作,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在教育内容、形式等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出成效。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乐于助人、自信自尊的优良品质,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愈挫愈勇、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刘维良、齐建芳主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华文出版社),2000年7月.
[2]岳晓东主编《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