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秋风不觉凉,黄芪豇豆补肾忙

2016-01-08 13:59陈允斌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药汁空心菜药渣

陈允斌

秋风凉,宜补脾气,祛脾湿,清利下焦湿气。

天气渐冷,许多人还习惯照着夏天的活法过日子,喝冷饮,吹空调,吃冰西瓜……等到寒风吹起,毛病就出来了,有人拉肚子,有人咳嗽,有人发胖,有人感觉身上没力气。这都是“秋行夏令”的结果。

其实,入秋以后,不论身上感受气温如何,天地之气已经转换了。立秋那天刮的风,都是带着些许凉意的。“秋伤于湿,冬必咳嗽”。秋天到了,别再吃寒湿的东西,免得伤了脾,脾湿则生痰湿,会引起咳嗽。所以,饮食要调整。

怎么调整呢?要注意:秋不食瓜,这个瓜指的是西瓜,否则易腹泻;吃应季的酸味水果,如桃子、葡萄,能护肝养血;减少凉菜,增加热菜,贴秋膘。

贴秋膘,北方一般吃饺子,南方则讲究煲肉汤。不管吃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加蛋白质和油脂的摄入量,那样就把膘给贴上了。贴秋膘不是长胖,关键是补一个气。这段时间特别容易“湿气及体”,湿邪一旦盘踞下来,就会很难清除,所以要抓紧祛湿,而祛湿需要能量——人体的“气”。但刚从一个夏天的暑热中脱身,我们的气多少有点亏虚,所以这时候要想法补一补,给身体加油。否则,等到感觉秋乏的时候,想调节就晚了。

食方1:补气黄芪粥

体虚瘦弱的人,可以吃十全大补酒糟鸡。一般人吃黄芪粥就很好。黄芪,有点偏温性,有时会让人上火。但惟独在三伏天和立秋这段时间,大部分人都可以用,这是惟一可以放心用黄芪的时段。黄芪粥比直接喝黄芪水要好,大米也是补气的,能增强黄芪的补益作用,它还有降血糖的功效。

做法一

原料:2人份5天用量——黄芪300克,大米500克

做法:

1.将黄芪加3000毫升到4500毫升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滤出备用。

2.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滤出药汁。

3.重复第二步。

4.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过的药汁混合,放冰箱保存。

5.每天早上取五分之一的黄芪水,加100克大米,添适量水,煮成稀粥即成。

做法二

原料:2人份1天用量——黄芪柳叶片60克,大米100克

做法:1.黄芪柳叶片用清水浸泡一晚。

2.加100克大米一起煮成稀粥。

3.食用时将黄芪药渣捞出扔掉。

功效:可降血压,防治中风;固表止汗,预防感冒;促使皮肤疮疡中的脓毒排出;健脾益气,调理气虚型肥胖。

注意:

1.感冒咳嗽不可多喝,否则易将病邪封在体内。

2.黄芪晒干后会切成不同形状,整根的黄芪必须三煎三煮,现在药店出售的多为柳叶片,就是斜着切成的薄片,这样直接煮在粥里很方便。

3.新鲜黄芪有豆香味,可以生嚼着吃,切片的黄芪不是越大越好,很薄的那种用来泡茶合适,炖煮就没必要了。

秋天的晚上出门散步,凉风习习,堪称“新凉值万金”。但是湿气却还未全消,需要用饮食彻底送走盘踞在人体下焦顽固的湿气。湿是水的一种,特点是往低处流,人体的湿气也是如此,而且以下焦为重。肾主水,又是下焦的主脏,补好肾气,才能更好地清利下焦的湿气。

你可以喝一道“出伏送暑补肾汤”。它是纯素的,既可以清热利湿、补益肾气、调理下焦湿热、小便异常、白带异常,又能健脾补肾,很适合处暑到白露这两周的天气。

食方2:出伏送暑补肾汤

原料:豆腐一块、豇豆角一把、空心菜一把,胡椒粉、油、盐若干

做法:

1.豆腐切小方块,豇豆角切约2寸长的段,空心菜取嫩茎叶。

2.锅内放清水。水开后放少许盐和植物油,入豆腐和豇豆角煮熟。

3.豇豆熟透后加空心菜,此时不要盖锅盖。

4.待锅内汤再次沸腾后,洒胡椒粉起锅。

注意:这道汤里,豇豆角和空心菜是主角,不要轻易替换成别的蔬菜。豇豆角是少数可以补肾气的蔬菜之一,而空心菜能打通人体水液输送的通道,有促使多余水湿从小便处排出的作用。

如果买不到应季的新鲜豇豆角,可以换成泡的豇豆角。这样,汤的味道就会从清甜变成微酸,适宜养肝。

此外,萝卜、陈皮这些理气的食物,现在还不适合多吃。

猜你喜欢
药汁空心菜药渣
马齿苋可治断奶仔猪腹泻
有些中药渣要挤汁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治脾胃虚寒
阿拉套大戟药渣化学成分的研究
美洲大蠊药渣制备壳聚糖工艺的优化
我家的空心菜
治声带息肉
蚯蚓粪在药渣与污泥混合堆肥中的最佳配比
空心菜蜂蜜饮缓解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