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基层干部主观能动性的几点思考

2016-01-08 04:46吴定平向洪
政工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岗位干部

吴定平 向洪

增强基层干部主观能动性的几点思考

吴定平向洪

基层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命令指示在基层贯彻落实的具体组织者和直接实施者,是军队建设的基础力量,他们的工作态度、能力素质和进取精神直接影响工作落实质量,决定部队战斗力水平。当前,广大基层干部在基层全面建设中成为骨干力量,在强军兴军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对照强军目标要求和军队好干部标准,有些同志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突出表现就是主观能动性还不强。比如,有的眼高手低,存在“庸”的问题;有的不思进取,存在“懒”的问题;有的执行不力,存在“虚”的问题;有的担当缺乏,存在“软”的问题;还有的心神不定,存在“浮”的问题,等等。出现上述问题,既有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政策制度改革、环境条件艰苦等客观原因,更有自身理想信念缺失、战斗意志涣散、个人性格懦弱等主观因素,加之一些领导机关对基层干部教育缺失、管理乏力,致使他们主观能动性受到严重削弱。对此,必须引起各级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

一、注重教育引导,丰富“思想库”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增强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教育引导,使他们增强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原动力和自信心。一要搞好理想信念教育。抓创新理论武装。利用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等时间,加强基层干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尤其要组织他们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他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矫正价值取向、筑牢精神支柱,切实解决“理想是什么、当官为什么、从军干什么”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抓仪式庆典激励。定期组织升旗仪式和入伍、入党、入职宣誓活动,激发基层干部立志军营干事业的革命热情;利用清明祭扫英烈、瞻仰烈士陵园等时机,引导基层干部缅怀先烈精神、继承革命遗志;适时组织重走战斗路、参观红色场馆等,让基层干部走进现地学历史、耳濡目染受教育,在强化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信仰信念。二要搞好职能使命教育。要开展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深刻认识献身国防是价值所在、责任所系,正确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牢固树立位卑不敢忘忧国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以寝食不安的忧患意识守牢主业阵地,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履行职责使命。要开展职责使命教育,引导干部认清基层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层岗位的重大责任,真心热爱基层、真情关爱士兵,始终保持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带领部属以敢打硬拼、决战决胜的血性勇气,积极投身强军打赢的生动实践之中。三要搞好艰苦奋斗教育。要坚持正面引导。组织基层干部学习我军优良传统,感悟先辈先烈舍家报国的壮志豪情,及时调整不良心态,正确克服利益羁绊,以乐观精神对待军队改革、扎根基层岗位、实现理想抱负。要注重反面警醒。组织基层干部观看警示教育录像,分析反面典型案例,从思想根源纠正庸懒散奢、抵制“四风”侵蚀,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和政治坚定。要开展配合活动。通过报刊橱窗、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在营区醒目位置悬挂标语口号,宣扬先进典型,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基层干部进法庭旁听、到监狱参观等,触及灵魂深处,强化自律意识。

二、明晰政策制度,吃好“定心丸”

政策制度具有稳定人心、激发干劲的强大功效。必须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立起鲜明的干事创业导向,才能让基层干部安心尽责、努力作为。一要优化政策制度。要大力推进军官职业化。要迈开步伐,加速推进我军军官职业化进程,确实建设一支能够担当强军打赢重任的高素质军官队伍。要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和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培养人才,让基层干部瞄准岗位学习、增强适应能力。要全面实施岗位资格认证。对基层岗位尤其是主官岗位实行资格认证制度,采取个人申请、资格审查、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模式,把优秀干部选准用好,切实走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路子。二要完善考评机制。在考评对象上,不拘泥于基层干部任职必须满2年或3年的时限约束,可依据实绩表现对其综合考评,任职满1年以上表现特别优秀的也可纳入考评提升范围,全面调动各类干部工作热情。在考评标准上,细化德、能、勤、绩、廉等指标,增加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思维水平、性格特征和人际关系等内容,全方位、立体式对基层干部作出评价。在考评方式上,以定量考评为主,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增强干部考核的公信度。在结果运用上,对考评结果进行分类排名,组织公示亮相,在此基础上,依据空缺岗位,研究拟提人选,形成考用一致的良性循环。三要透明选拔过程。坚持任前考核。把好任前考核关,组织符合条件的干部人人参加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作为优胜劣汰的重要依据。坚持民主测评。把群众公论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指标,选拔基层干部时可让全体战士参加测评,选拔机关干部时可让基层主官和机关干部参加测评,并把群众威信高的干部选准用好。坚持基层推荐。发挥营级党委在识人用人方面的特有优势,尊重基层党组织在干部选用方面的建议权。坚持集中公示。通过设立网上公示专栏、电子举报信箱、手机短信反馈等方式,对干部进行公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坚持党委研究。严格按照个别酝酿、会议讨论、形成决定的程序进行,防止暗箱操作,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三、精准培养帮带,量好“定身装”

当前,军校青年学员和地方高校国防生已逐步成为基层干部的主要来源。领导机关应针对基层干部的实际情况和岗位特点,分类制定计划,坚持因人施教,在精准培养、持续帮带上下功夫见成效。一要深入一线“帮”。结合帮建支部、帮带干部、帮抓骨干“三帮”活动,利用领导机关当兵蹲连、检查工作等时机,深入基层摸清干部队伍现状,采取“跟踪查、盯着看、带着干”的办法对基层干部进行重点帮带。探索建立旅团党委常委帮带营职干部、机关科股长帮带连职干部、营队领导帮带排长队伍等对口帮扶制度,给他们理思路、教方法、传经验、定目标,着力解决基层干部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标准不高、作风不实等问题,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二要注重平时“训”。利用指导员之家和军官训练中心等教学培训载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采取法规学习、专题授课、经验介绍、难题会诊等方式,着力抓好基层干部的业务学习和在岗培训,使他们切实明白套路、掌握标准、提高能力。三要结合任务“练”。结合抢险救灾、演习演练等时机,给基层干部出课题、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边干边学、深思细研,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积累经验、提高本领。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比武竞赛等比学赶帮超活动,激发基层干部学习新知识、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的工作动力和进取精神。

四、帮助调节心态,拧好“减压阀”

基层干部大都处于事业的爬坡期,面临来自工作、婚恋、家庭等各方面的矛盾困惑,加之工作头绪多、大项任务重、身心压力大,需要党委机关及时体察冷暖疾苦,做好调节减压工作。一要减压减负。坚持按纲抓建,努力减少基层“五多”。部署工作要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不提过高指标,不搞层层加码,不搞频繁的检查、考核和评比,科学掌握工作节奏,防止干部负荷过大。特别是无特殊情况,休息日节假日不要安排任务或派遣公差,切实维护基层官兵的休息权,让基层干部忙闲适中、张弛有度。二要还权还利。一方面,党委机关要转变作风,强化“信得过”和“放得下”的意识,尊重基层工作安排权、财物支配权、奖惩处置权、骨干调配权以及干部使用、士官选取、学兵选送的推荐权等,调动基层干部抓工作、尽职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基层营连也要发挥群众组织作用,尊重官兵主体地位,调动战士参与单位建设的能动性,帮助干部分担工作负荷。三要关怀激励。领导机关要坚持心往基层想、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投,加大基层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营造基层拴心留人的环境。领导干部要坚持与基层干部谈心交心,加深理解,增进感情,多表扬少批评,多指导少指责,在主动服务中激发基层干部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五、解决后顾之忧,奏好“暖心曲”

关心爱护干部,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是确保基层干部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发基层干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一要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家庭困难。围绕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树牢“基层有所盼,机关立即办”的思想,把基层干部的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难心事”作为党委领导的“心上事”,加强与驻地党委政府的协调联系,努力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用好用活现行政策制度,对身患疾病、家庭确有特殊困难的基层干部,加强走访慰问,给予扶持补助,真诚为他们排忧解难,促进他们在基层敬业奉献。二要关注基层干部婚恋休假难题。针对基层尤其是边远艰苦地区大龄干部婚恋难、休假难的突出问题,一方面领导机关要发扬优良传统,密切与驻地工会、妇联等机构的协调联系,适时举办鹊桥联谊活动,积极为大龄干部牵线搭桥,提供婚恋帮助,举办集体婚礼,传递亲情关怀;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干部探亲休假制度,给基层干部创造自由恋爱的时机,让他们在解决婚姻大事之后,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练兵备战之中。三要完善基层干部利益保障机制。围绕基层干部普遍关注的福利待遇、住房保障、看病就医等问题,积极探索住房、医疗实行社会化保障的实际举措,完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配套政策机制。重视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问题,认真落实干部体检、疗养和大病医疗补助等制度,使他们把组织的关心厚爱化作爱岗敬业的激情动力。

【作者系工程兵学院讲师、77105部队政治处主任】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岗位干部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