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教汉语的那些事儿

2016-01-07 13:17张路典
新东方英语 2016年1期
关键词:汉语英国老师

张路典

2013年10月,作为一名公派教师,我奔赴英国开始了在孔子学院的任教。我的主要工作是在当地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推广中华文化。回首这一路海外教学的点点滴滴,英国课堂和英式教育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种种文化与教学差异也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从初出茅庐的教学菜鸟再到如今管理课堂游刃有余的孩子王,其间所经历的一切都让我感慨万千,收获颇多。本文就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在英国教书的那些事儿。

初识英式教育

刚到英国,还没来得及调整时差,我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了让我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熟悉英国教育,英方学校给我准备了一系列前期指导。前三周,我最主要的任务是去听课。粗略算算,前前后后加起来我一共听了近30堂不同科目的课,这让初来乍到的我大开眼界,感触良多。

数学课上,我看到数学老师用自己的身体生动直观地给学生展示正数和负数的奥秘,并列举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用到正负数的问题,让学生计算与演练。音乐课上,老师充分抓住学生对节奏敏感的特点,让学生用电脑自行编曲,亲身参与音乐制作。美术课上,学生作画时可以一边听着摇滚音乐,一边即兴写意。而戏剧课有超大的魔力,看着非常投入的小演员和由老师担任的导演陶醉于演戏时,站在旁边观摩的我都忍不住蠢蠢欲动,想参与其中,过一把演员瘾。这些课程的教学形式非常新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英国的教师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英文课上,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个文学话题,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生物课上,老师向学生提问时,都是采用类似“What do you think?”之类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问句。这一课程除了给学生布置独立完成的作业,也会布置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小组作业(group work),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会团队合作。在旁听物理课时,我还学到了一个新词—self-assessment (自我检测),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每堂课结束时,老师会专门给学生发一张自我检测表格,上面列出本堂课的内容提纲,给出not at all/quite well/very well等选项,让学生自测对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这种方式既能督促学生课上认真学习,也便于老师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

英国的中小学还开设了很多让我意想不到的课程,比如公民社会教育课(Personal Social Education)、设计工艺课(Design Technology)等。此外我还了解到,英国在高中十二年级便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不像国内到了大学才有职业规划课。学校为此还专门开辟了一间职业规划教室,每周有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指导其职业方向。

连续几周全方位、深层次、密集式的听课体验,对于初次零距离接触英国教育的我来说是意义重大的,让我逐渐明白了英式教育的独到之处和英国教师们的思维方式。英国课堂给我的最大震撼就是如何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动手、动眼与动脑。在英国,学校教育都非常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自由成长空间以及自我意识形成的空间。英国学校的教师们非常关注学生的成长,工作中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考虑问题。在这里,不管是天资聪颖的优等生还是在某方面有缺陷的特殊学生,都能获得公平对待,因材施教。

反思国内教育,我们和国外相比,差距在哪里?我的体会是:在现行国内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丧失了奇思妙想的创造力,缺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没有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培养具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不盲从的社会公民方面,依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国在哪里?

在英国,中小学汉语教学发展迅猛,近几年学习汉语的学生日益增多,孩子们对于学习汉语兴趣浓厚,然而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却依旧是一张白纸。

记得第一天在小学上课,不少小学生对于中国的认识就把我雷倒了。当我问是否有同学了解中国时,得到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中国人春节要吃寿司和咖喱”,有的说“中国人都要穿和服”。当我指着世界地图带着期望的目光投向学生,问:“Where is China?”有的学生指北美,有的学生指欧洲,有的学生指中东,还有的学生指向了非洲大陆。学生们的反馈让我哭笑不得又很无语。

不仅小学生对中国的认识一知半解,就是当地七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一)的孩子们跟我交流时,也问了一连串让我感到啼笑皆非的问题:“老师,中国人是不是像Jacky Chen (成龙)一样都会功夫?”“你觉得英国中餐馆做的中国菜味道和中国的一样吗?”“中国家庭是不是只能生一个孩子?要是怀了双胞胎,是不是必须打掉一个?”

除此之外,学校里和我一起工作的英国同事们对于中国的认知也远远不如他们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的认知多。记得刚到学校没多久,副校长邀请我去她家做客。吃饭的时候,这位毕业于名校的老校长指着桌上放着的一盒牛奶,突然问我:“你们在中国也能喝到牛奶吗?” 还有一次,课间休息时和外语部门的其他老师们一起闲聊,我的法语同事在一旁小声问我:“在中国,能吃到巧克力吗?”

英国人对中国了解如此之少,令我感到惊讶,同时也感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正是由于外国人如此不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该只是单一地教授汉语知识,而是要做一名文化传播者,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真实的中国。

于是,我不断思索着如何给海外没有中华传统文化背景的洋弟子们传达一个真实、生动、有趣的中国及中国人形象,同时感觉到对外汉语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打造体验式课堂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传播中国文化,从第二周开始,我把教学内容分为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两大主题,其中中国文化部分又分为若干个小主题。我把这一系列课程称为“体验式汉语教学”。

在讲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时候,我给孩子们亲自示范怎么和面,怎么擀皮儿包饺子,大家都被中国饮食的魅力和妙趣所折服,纷纷动起手来体验亲手包饺子的乐趣。饺子出锅,孩子们在大叫“好吃”的同时,也记住了食物的中国名字,同时也了解了中国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在给孩子们介绍春节的时候,我特地准备了红包,里面装着从中国带来的一元硬币巧克力,并告诉学生在中国过年时大人们都要给孩子们发红包,象征着好运和吉利。面对这份中国特色的新年祝福,学生们的脸上充满了惊喜的表情。在教授中文问候语“你好”的时候,我告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见面常用“你好”来问候彼此,也会用握手的方式打招呼。后来,每次在校园里见到我,孩子们都会主动伸出手来跟我握手,高兴地对我说:“你好,张老师。”

除了体验式教学以外,我还在学校组建了葫芦丝音乐俱乐部,利用平时午间休息时间教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葫芦丝,让他们感知中华传统音乐的魅力。在给学生辅导汉语课时,我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我的辅导和帮助下,十二年级一个叫Sian的女生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英国A-level (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的中文考试。

在我的教学工作赢得英国校方的认可与肯定的同时,我也和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的外国学生们打成了一片。每当我走进教室,学生们都会热情地用还不太地道的中文发音叫道:“张老师好!张老师,你好!”可爱的小脸蛋上洋溢着幸福和欢乐。在女王小学上课时,三年级的孩子们看到我都会一个个飞奔到我跟前,扑到怀里搂着我,欢呼雀跃,嘴里还喃喃自语道:“老师,I like you.”农历新年,我收到了女王小学四年级一个叫Chloe的女生赠送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她亲手画了一幅中国龙的图画,背后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旁边写着:“Zhang lao shi, you are my best teacher!!!”与此同时,我还收到了来自任教的女王小学校长亲笔写的感谢信。我想,这些是我在异国他乡收到过的最好的春节礼物。

课堂上的Cultural Shock

在英国开展汉语教学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由于中英两国教育体系的不同,学生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有种种不同。相比国内学生的一板一眼、中规中矩,英国的孩子们个性更张扬一些。他们相当有主见,敢于向老师等权威挑战。

记得刚到女王小学教学时,有一节课是给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示范讲解如何使用中国筷子,并让孩子们尝试用筷子夹糖果。由于校方提供的学生名单人数有误,到了上课时我才发现自己事先按照学生名单准备的筷子数量不够。但那时的我还带着明显的中式思维,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心想教具不够那就两个人共用一双就好。

于是,我提出让部分学生共用一双筷子。谁知学生们对此表示很不乐意,甚至有个孩子举起手来大声问我:“老师,这不公平!为什么我们要共用一双筷子?”听完此话,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随后,在课后递交上来的feedback (学生反馈表)上就有学生直接写道:“老师,希望下次给我们提供的筷子能多一些,这样能让每个人都机会平等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这件在课堂上发生的小小“意外”让我思考很多。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国内课堂,我想恐怕不会有学生会对老师的做法“有怨言”,也不会站起来大胆质疑吧。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意识到,英国的学生并不看重最后的结果成败,他们更看重过程,在乎人人是否参与其中,在乎老师是否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是老师没有做到平等相待,他们就会觉得不公平。

还有一次,我给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编排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孔融让梨》,其中一幕重头戏讲的是孔融将大梨让给哥哥姐姐,却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当我把故事内容解释给学生们听时,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扮演孔融的学生首先发言:“老师,为什么大梨一定让给年龄大的吃,年纪小就只能吃小的吗?要不让我们公平竞争吧!”另一个学生立马眨眨眼睛:“就是,就是!万一哥哥姐姐肚子太小,大梨没吃完不就浪费了吗?多可惜!”其余学生也纷纷起哄。对于这些长期在西方教育体制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无法理解这些小故事所蕴含的含义,还不时地跟老师“抬杠”。我只好安抚他们,耐心地向学生解释“孔融让梨”这个小故事是要教会大家懂得谦让,孝亲敬老,告诉他们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美德,也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在英国的日子,不管是对工作还是生活,我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说之前去非洲支教是我认识世界的起点和原点,那么这一次在英国任教就是我人格更独立、更完善的新起点。

见识和眼界都是“走”出来的,丰富的人生比正确的人生更精彩。认识这个世界,对比差异,寻找自身不足,更好地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做一个具有自我独立意识的社会公民,而不是困在原地做一只井底之蛙,被所谓的网络公知与舆论导向牵着鼻子走,缺乏自己的判断。我想,这就是自己在英国任教以来最大的感想吧!

未来,我还想跟我的英国学生分享更多关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和他们一起探索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想和他们一起成长,增进彼此了解。

我在英国教汉语,一切在路上。

猜你喜欢
汉语英国老师
学汉语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