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助学生理解“敬业”“和谐”“自由”

2016-01-06 20:54王霞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敬业价值观核心

王霞

学校特色感恩实践课程的推进实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和谐”“自由”有了深刻的体会和理解。

在感恩体验中体悟“敬业”

在实践中体验是让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办法。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校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成长,学校开设感恩教育系列特色课程。例如,学校组织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参与“‘今天我上班——感恩从体验开始”实践课程,实践体验内容包括食堂管理、宿舍检查管理、保洁清洁管理等。学生们走进食堂,与食堂师傅一起择菜、切菜、卖饭;走进宿舍,与宿舍管理员一起整理床铺、收拾内务;走进楼道,与保洁员一起清扫楼道、打扫厕所……活动中,学生们团结互助、相互合作,努力把本组所承担的任务做好。劳动体验中,学生们“累并快乐着”。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了师傅们工作的辛劳,同时,在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受到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教育,更体悟到了“敬业”的深刻含义。

在引导示范中凸显“和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发挥优秀示范与榜样的作用。在感恩体验活动中,学生们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有困难一起想办法,出了问题一起解决,不相互埋怨,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和谐的集体。为了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学校还特别邀请了部分家长参与,和学校教师一起为学生指导。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工作质量,家长、教师和学生一起虚心向食堂厨师、宿舍管理员和校园的保洁员请教学习,恭敬地称呼他们“老师”或“师傅”。家长的大力支持、辅导老师的行为示范、家长和教师的有效沟通与配合,以及所有参与者对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尊重和维护,构成文明、和谐的画面,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家长和教师严谨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极强的团队合作意识等都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树立了和谐相处的榜样,在引导示范中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自主管理中理解“自由”

为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理解“自由”的真正内涵,学校在四、五年级开展“搭建社团舞台,创设成长乐园,提升综合素养”活动。由学生自主创建社团,提升综合素养;尝试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把班级管理的权利交给学生,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引导学生实现由自省自知到自导自控、由他律到自律、由自律到自觉的过渡。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活动很好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理念,让学生明白“自由”不是放纵,而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学校的感恩体验实践课程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了学生自主、自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吃苦耐劳、敢于探索的精神;有效地提高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得到了学生及家长们的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学生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学校下一步准备在初一、初二年级开展符合青春期学生特点的体验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ndprint

猜你喜欢
敬业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偶像来了”之吴亦凡:左右自己命运的小爷
职校班主任敬业爱生立德树人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试论当好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