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动机对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
井红波a,陈抗b
(宿州学院a.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b.思政部,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以410名学业不良或在校有打架斗殴行为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道德动机在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反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道德动机相关显著,反社会行为与个人利益呈显著正相关,与维持规范、后习俗水平、公民意识、无私和道德同一性呈显著负相关;(2)在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中,大学生道德判断预测力高于道德动机预测力,其中个人利益在预测个体反社会行为上占主体成分;(3)在道德判断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影响中,道德动机起着部分调节效应。文章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预防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动机;道德判断;反社会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3. 32
文章编号:1008-5831(2015)05-0202-07
doi: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5.029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井红波,陈抗.大学生道德动机对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5):202-208.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党支部设置方式和活动机制研究”(SK2013B500);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大学文化认同对大学生道德决策影响心理机制研究”(SK2015A189)。
作者简介:井红波(1976-),安徽宿州人,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献标志码:A
Citation Format:JING Hongbo,CHENG Kang.Study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moral motivation on moral judgment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of undergraduates[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5(5):202-208.
修回日期:2015-07-01
近年来,反社会行为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反社会行为的发生通常以高社会成本为代价,给个体或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反社会行为是指那些违背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做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害乃至严重破坏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可能触犯法律,也可能没有触犯法律[1-2]。在个体层面,反社会行为势必引发诸如偷窃或攻击等不良行为,它跟欺骗和漠视社会规范有关;在群体层面,反社会行为会诱发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动荡,成为区域、国家、全球动荡的一个潜在因素。
在以往的研究中,道德判断被视为道德功能和道德行为的核心。尽管大量的研究认为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联系,但这种联系是微弱的[3]。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有道德选择但却没有相应的道德行动。当代道德理论认为,道德判断本身不足以解释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忽略了道德功能的其他领域。Rest在对道德行为产生过程本质的描述中,认为除了道德判断,至少还存在三个心理过程并发生效用,分别为道德敏感性、道德动机和道德实施。这四个过程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遵循内在的逻辑法则运行[4]。并且认为在道德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力量和技能的参与,以及实施者了解道德实施的具体步骤和如何实施,并且能够控制道德实施过程无关因素的干扰,只有如此才能顺利实施道德行动。假如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整个道德行动过程失败,这就可以解释判断与行为之间具有微弱联系的事实。大量研究试图揭示反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道德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道德认知发展趋向更高抽象能力,以及个体在解决道德困境时兼顾其他观点,这种更抽象和包容的思维将
允许行动的道德过程获得优先考虑。相关研究表明,不良行为者的道德判断水平最低,反社会行为跟复杂的道德推理或道德判断呈显著负相关关系[5]。后续的研究也表明,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6]。尽管大量的研究证明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没有给出关于道德功能的其他心理过程与行为之间的明确关系。因此,为了揭示道德功能的这一重要方面,许多研究开始转向道德判断之外的道德心理过程的其他三个方面。Tarry等人研究发现,道德推理与正式权威的态度呈负相关关系,并且道德推理支持道德价值[7]。在对不良行为高中生与正常行为高中生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具有不良行为的高中生更容易发生对信息的认知扭曲,反过来导致更多的反社会行为[8]。Kiriakdis研究发现,具有不良行为的青年男性的道德推脱分数相对于正常群体青年男性更高[9]。也有研究表明,反社会行为的个体不仅认为其侵犯行为是合法的,而且认为通过这种侵犯行为使其获得自尊,同时认为受害者并没有真正的遭受伤害,这表明其道德敏感性不强。这些研究表明在道德心理研究中,除了道德判断,其他道德心理过程要素的测量也是必要的。
多年以来,道德推理发展被认为是阻止不良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最近相关研究表明,动机因素作为一个核心要素渗透在这一关系之中[10]。这一研究结果意味着道德判断和道德动机联合抑制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存在。于是道德动机研究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优先考虑道德承诺和道德行动是道德动机的核心,另外道德动机更多考虑情境因素或者更多的外在动机。外在道德动机引发对道德行动过程的一种习惯性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道德行为者的类特征和态度。我们可以从解决道德动机的道德同一性、无私和公民意识等具体方面进行研究。拥有道德同一性的个体在从事道德行动的过程中将优先考虑道德承诺并且感到有义务与各自道德关注保持一致性,当自我概念围绕道德美德运行时,它将影响道德实施者的行为。Paciello等人认为把道德标准作为自我一部分的个体很少会出现道德推脱现象[11]。同样,Aquino等人研究发现拥有很强道德同一性的个体不太可能使用道德推脱来支持对他人造成伤害的道德可接受现象[12]。这些道德模范榜样者通常表现为人格和道德目标的耦合体,在其身上体现出道德同一性和道德行为呈正相关关系。相比之下,那些做了反社会行为的个体则不会优先把道德目标作为其自我概念的核心。因此,更倾向于把不友好或伤害行为强加于他人,特别是陌生人或其他群体的成员。Reed和Aquino研究认为,具有很强道德同一性的个体很少出现伤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13]。许多道德行为要求道德实施者重视别人利益,甚至是要求无报酬的牺牲个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实施者的动机不可能将自私自利作为优先目标实施。这样,道德动机时常要求个体是无私的。另一方面,自私引发的自恋、自负以及个体权利期望值膨胀,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不道德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公民意识被定义为特定公民道德的规范,如诚实、诚信、遵循规则和责任心,其最重要特征就是公共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它激发人们趋向道德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抑制个人利益和冲动,而反社会行为与欺骗和漠视社会规范相关。
为了进一步研究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特选取具有不良行为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假设道德动机在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之间起着某种调节作用。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道德心理与其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样本的采集上只选择学业不良或在校有打架斗殴行为的大学生为样本。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安徽省5所高校选取450名符合样本采集要求的大学生,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10份,有效率为91.1%。样本对象的年龄为18~24周岁,平均年龄为21.36岁。
(二)研究假设
道德动机在道德判断对反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效应。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借鉴Rowe等人编制的《反社会行为量表》[14]以及陈方前编制的《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问卷》[15]的基础上,自编《大学生反社会行为量表》。一共包括10条项目,其中包含打架斗殴、偷盗、赌博、考试作弊、破坏公物、传销以及其他犯罪行为。整个量表计分方式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1—从不,2—1次,3—多次,4—经常。分值越高表示反社会行为倾向越严重。本次研究的a系数为0.875。
《道德判断量表》采用Rest等人编制的《确定问题测验(DIT)》[16]。共包含6个道德两难困境故事,每个故事都配有12个相关问题。不同得分反映出被试者不同的道德水平,分别为个人利益因子、维持规范因子、后习俗因子。本次研究的a系数为0.823。
《道德动机量表》一共包含21条项目、3个分量表,分别为《公民意识量表》[17],《自私量表》[18]和《道德同一性量表》[17]。整个量表计分方式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从不赞同,2—不赞同,3—不确定,4—赞同,5—非常赞同。整体量表的a系数为0.81。
(四)施测过程
首先在各高校相关辅导员的帮助下,对具有学业不良或在校有打架斗殴行为的大学生进行单独施测,要求其按指导语要求进行答卷。问卷采取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形式,全部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一)大学生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反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为检验大学生道德判断、道德动机与反社会行为三者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并进一步检验大学生道德动机是否在道德判断对反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效应,应首先对三者进行相关分析,本研究采用积差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积差相关分析表明,反社会行为与个人利益呈显著正相关,与维持规范、后习俗水平、公民意识、无私和道德同一性呈显著负相关;维持规范与个人利益呈显著负相关,与后习俗水平、公民意识、道德同一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无私相关不显著;个人利益与后习俗水平、公民意识、无私、道德同一性呈显著负相关;后习俗水平与无私、道德同一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公民意识相关不显著;公民意识与无私、道德同一性呈显著正相关;无私与道德同一性呈显著正相关。从整体相关关系看,道德判断、道德动机与反社会行为之间相关显著,这预示着道德动机在道德判断对反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可能存在调节效应。
(二)大学生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对反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求大学生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对其反社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各因子为自变量,反社会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stepwise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对反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Model Summary
从表2中可以得知,道德判断三个因子和道德动机中的道德同一性、无私两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道德动机中的公民意识因子没有进入回归方程。道德判断与道德动机联合解释大学生反社会行为总变异的52.2%,其中道德判断解释了43.1%,道德动机中的道德同一性、无私两个因子联合解释了9.1%。这一结果表明在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中,大学生道德判断预测力高于道德动机预测力。同时可以看出,个人利益在预测个体反社会行为中占主体成分,单独预测个体反社会行为率为28.4%。其回归方程为反社会行为=51.709 +个人利益* 0.393 +维持规范* (-0.228)+道德同一性* (-0.212)+无私* (-0.180)+后习俗* (-0.111)。
(三)大学生道德动机对道德判断、反社会行为的调节效应
为验证大学生道德动机在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间是否起调节效应,本研究使用多重回归修正分析以验证这一调节效应。修正分析过程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以个人利益(维持规范、后习俗水平)与道德动机各因子为自变量,反社会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第二步以个人利益(维持规范、后习俗水平)与道德动机各因子乘积加上个人利益(维持规范、后习俗水平)和道德动机各因子为自变量,反社会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在这一修正分析过程中,只要回归方程的R2变化值从第一步到第二步的P值在显著性水平上,且交互作用项的Beta的P值在显著性水平上,则意味着存在调节效应。结果见表3。
表3 道德动机对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的调节模型
表3结果显示,模型1的R2变化值为-0.001(F = 0.760,P = 0.384),显著性水平不显著,这意味着道德动机在个人利益与反社会行为关系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模型2的R2变化值为0.011(F = 6.766,P = 0.010),显著性水平显著,且交互作用项Beta值的P值分别为0.000、0.010,意味着道德动机在维持规范与反社会行为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模型3的R2变化值为0.016 (F = 10.016,P = 0.002),显著性水平显著,且交互作用项Beta值的P值为0.000,意味着道德动机在后习俗与反社会行为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从整体模型调节作用看,道德动机对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间关系进行部分调节。对整个调节效应进行模型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道德动机对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调节模型图
之一,大学生道德判断、道德动机与反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表明,反社会行为与个人利益呈显著正相关,与维持规范、后习俗水平、公民意识、无私和道德同一性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当代大学生反社会行为表现中,其反社会行为与大学生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基本上都围绕大学生个人利益显现。同时也表明大学生反社会行为越高,其维持规范、后习俗、公民意识、无私和道德同一性水平就越低,反之亦然。这一研究结果跟国外相关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反社会行为者的类特征和特质具有一般共性,其行为背后隐藏的特性有迹可循。
之二,大学生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对反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判断与道德动机联合解释大学生反社会行为总变异的52.2%,其中道德判断解释了43.1%,道德动机中的道德同一性、无私两个因子联合解释了9.1%,公民意识因子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这一结果表明在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中,大学生道德判断预测力显著高于道德动机预测力,其中道德判断中的个人利益因子在预测个体反社会行为上占主体成分,单独预测个体反社会行为率为28.4%。国外相关研究也表明个体道德判断与其反社会行为和不良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且个体的前反社会行为会影响其后续的道德判断能力[5-6]。在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对反社会行为的预测力上,国外相关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道德动机在反社会行为预测力方面远远高于道德判断[19]。本研究结果可能跟中国大学生自身现状有关。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某一行动的决策往往选择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内在的动机,这也是大学生认为自身成熟的标志之一。同时,现在独生子女大学生占整体大学生的绝大多数,从小的家庭养育环境促使当代大学生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因此使得本研究中个人利益因子在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中占主体成分。另外,由于国内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疏忽了公民意识的养成,使得个体公民意识对反社会行为的影响力不足。
之三,大学生道德动机在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调节作用,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Hawkins“道德推理发展在阻止不良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动机因素作为一个核心要素渗透这一关系之中”的研究结论。这意味着在以后的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预防教育工作中,应包含对大学生道德推理和道德动机的教育,并据此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教育活动,以此提升大学生道德推理能力和道德动机决策水平。
由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反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道德动机相关显著,反社会行为与个人利益呈显著正相关,与维持规范、后习俗水平、公民意识、无私和道德同一性呈显著负相关;(2)在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中,大学生道德判断预测力高于道德动机预测力。其中个人利益在预测个体反社会行为上占主体成分;⑶在道德判断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影响中,道德动机起着部分调节效应。
依据上述研究结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预防。
第一,在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预防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推理能力和道德动机的教育与培养,使其正确认知社会道德标准,努力以社会道德标准为行事原则和规范。在日常的德育教学中,避免纯理论讲解,将理论学习和个体角色扮演相结合,促使大学生道德推理技巧和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动机决策水平的提升。国外相关研究也表明,进行角色扮演技能训练的不良青年与没有接受角色扮演技能训练的不良青年在利己主义和社会违法行为方面减少很多[20]。
第二,加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与培养。在大学生两课教育课程以及日常专业课程中,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人才教育与培养。让大学生真正理解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使其在个人利益受到威胁和损害时,首先不是仅仅从关注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来考虑个体行动,而是能换位思考,从他人、集体、社会的角度考虑问题,培养其无私意识,全心全意为国家、社会服务意识,成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的当代大学生。
第三,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以及维持规范意识。在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实施中,引导大学生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予以认同,进而促进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和维护法律,自觉对现行国家制度、法律制度进行维护和遵守,在日常行为方面自觉维持各项社会规范。另外,应积极在大学校园内开展各项社团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学生民主参与、民主合作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为社会服务,为社区服务,培养其亲社会意识,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政治,逐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民主参与、自主自律和公共精神。
第四,培养大学生道德敬畏意识,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首先,道德敬畏是道德实践主体内心对道德律或道德法则的敬畏,是“惟一真正的道德情感”[21]。在这种情感作用下,个体将会把实践理性活动作为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并以道德律为指导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只有个体对道德产生敬畏,道德动机才会对个体的外在行为发生指引效用,才会真正实现道德对个体的规范、约束效应。其次,高校各项工作应积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努力围绕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来开展工作,把大学生塑造成为人格完善、具有高道德标准的社会个体。
第五,构建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当前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种类繁多且较为频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现有的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存在不足,无法适应当前社会新的要求和新的情况,亟需构建一套顺应新形势下适应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其次,不应仅仅只是构建一套矫正机制,更要重视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的落实情况,发挥高校、地方和社会的整合力量,真正落实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发生,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桂香.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预防对策:关心教育理论的视角[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4):94-96.
[2]反社会行为[ED/OL].[2015-01-17].http://baike.so.com/doc/6499341.html.
[3]DERRYBERRY W P,THOMA S J.Moral judgment,self-understanding,and moral actions:The role of multiple constructs [J].Merrill-Palmer Quarterly,2005,51:67-92.
[4]REST J.Morality development: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NY:Praeger,1986.
[5]RAAIJMAKERS Q A W,ENGELS R C,VAN HOOF A.Delinquency and moral reasoning i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5,29:247-258.
[6]CHEN C,HOWITT D.Different crime types and moral reasoning development in young offenders compared with non-offender controls[J].Psychology,Crime,and Law,2007(4):405-416.
[7]TARRY H,EMLER N.Attitudes,values and moral reasoning as predictors of delinquency[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7,25:169-183.
[8]LIAU A K,et al.Relations between self-serving cognitive distortions and overt vs.covert antisocial behavior in adolescents[J].Aggressive Behavior,1998,24:335-346.
[9]KIRIAKIDIS S P.Moral disengagement:Relation to delinquency and independence from indices of social dysfun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2008,52:571-583.
[10]HaAWKINS J D,WEIS J G.The social development model: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linquency prevention[J].The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2005(9):73-97.
[11]PACIELLO M,et al.Stability and change of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its impact on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in late adolescence [J].Child Development,2008(5):1288-1309.
[12]AQUINO K,et al.A grotesque and dark beauty:How moral identity and mechanism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influence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reactions to war[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7,43:385-392.
[13]REED A,AQUINO K F.Moral identity and the expanding circle of moral regard toward out-grou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1270-1286.
[14]ROWE R,MAUGHAN B,ELEY T C.Links between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depressed mood:The role of life events and attributional style[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6(34):293-302.
[15]陈方前.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的问卷调查报告[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9-24.
[16]REST J.Post conventional moral thinking:A neo-Kohlbergian approach[M].Mahwah,NJ:Erlbaum,1999.
[17]NARVAEZ D.Minnesota community voices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project[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aracter Education,2004(2):89-112.
[18]ANDERSON C.Minnesota community voices and character education:final report and evaluation[M].Roseville,MN:Minnesot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3.
[19]BROOKS J,Boock T,Narvaez D.Moral motivation,moral judgment,and antisocial behavior[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aracter Education,2013,9(2):149-165.
[20]CHANDLER M J.Egocentrism and antisocial behavior:The assessment and training of social perspective-taking skill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3(9):326-332.
[21]戴圣鹏.论康德关于道德敬畏的思想[J].前沿,2008(10):128-130.
Study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moral motivation on moral judgment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of undergraduatesJING Hongboa,CHENG Kangb
(a.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b.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34000,P.R.China)
Abstract:Through a sample of 410 undergraduates who have disability or fighting behavior,this study explor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moral motiv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judgment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on the basi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findings show that:1)antisocial behavior,moral judgment and moral mo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s relate significantly to each other;antisocial behavior is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ersonal interests,and nega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maintaining norms,post-conventional schema,citizenship,unselfishness and ethical identity;2)the predictive power of moral judgment is higher than moral motivation in prediction of antisocial behavior of undergraduates,with personal interests as the body composition in predicting antisocial behavior;3)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moral motiv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judgment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s the part effect.Basing on the findings,some suggestions on preventing antisocial behavior of undergraduates are proposed.
Key words:undergraduate;moral motivation;moral judgment;antisocial behavior
(责任编辑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