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创建的黄埔军校,迄今已越90周年了。这所被中外军界列为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齐誉的名校,凝结了国共两党建校治学育人的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对现今的军事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建设什么样的军队,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国共合作时期创建黄埔军校的奋斗历程,充分体现了这一军事教育的基本规律,形成了办校治学育人的诸多“首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立了党在军校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地位。回顾和总结辛亥革命以来的革命历程,孙中山等革命党人革命的决心不可谓不坚决,不可谓不壮烈,但最终总是归于失败。孙中山在反思国民党革命失败原因时,苏俄革命的成功,给了他极其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苏俄共产党的胜利,关键在于拥有一支党所领导的军队。而中国的革命,之所以败而又败,“大原因就是在推翻满清之后,没有革命军继续革命党的志愿”。*《孙中山全集》,第9卷,50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如果没有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孙中山全集》,第10卷,292页。。对此,孙中山认为,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必须有明了党义之军队及其干部,然后才能服从本党指挥,成为革命的武力”。按照孙中山“以党治军”、“以军固党”的建军思想,必须“以苏俄为模范,企图根本的革命成功,改用党员同军队来奋斗”。*《孙中山全集》,第8卷,500页。为此,在苏共和中共帮助下,孙中山决定建立军校,培养一大批革命军干部,以这些革命军干部为骨干和基础,创建由党直接掌管和指挥的革命军,也就是党军。所以,孙中山在创建军校的同时,还设立了党代表制度,并明确规定:“总理之下,校长和党代表是两个职权平行并重的工作系统……党代表有权对校长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校长的命令没有党代表的副署无效。”*陈谦平:《中华民国史新论》,24页,北京,三联书店,2003。为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军校对党代表实施高配,由国民党中央首席常务执行委员廖仲恺任党代表。校属各部门和连、营、团各级单位都相应配设党代表。这样在军校的编制体制中,党代表自成体系,平行于军事系统,从领导体制上颠覆了旧军队“一长制”的封建传统,保证了党的主义和方针政策在军校各级组织中的贯彻执行,有力地阻止了将军队、军校变成个人独裁专横的工具,使孙中山“以党治军,以军固党”的建军指导理论在军校得以率先实践,可以说这是中国近代建军史上一次重大突破和发展。
(二)创建了保障革命精神教育的军校政治工作制度。在军队实施政治工作,这在以往中国军事史上是没有的。黄埔军校创建的同时,就设立了政治机构,但“过去黄埔军校政治部是个空架子,学校也没有多少真正进步的政治工作可言”。*转引自《周恩来同志在黄埔军校》,载《长江日报》,1980-01-06。共产党人周恩来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后,立即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完善了政治部机构建设,根据政治部职责和开展工作需要,设秘书股、指导股、编纂股三股。秘书股负责组织计划和行政事务工作;指导股负责政治理论教学,组织学生政治讨论会,同时负责计划名人来校作专题政治讲演活动;编纂股负责制定学员和教导团官兵政治训练计划,编纂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等政治教材和讲义,采购有关书籍、教材,主办宣传刊物等。从而使“空架子”的政治部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政治机关。周恩来还主持制定了《政治部服务细则》《政治训练班训练纲要》《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等规章制度,详细规定了政治训练的内容、目的以及政治部权责、任务、工作人员的纪律等。此外,政治部还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创办《黄埔潮》《黄埔丛刊》《军事政治丛刊》《士兵之友》等刊物,教唱革命歌曲,组建“血花剧社”,对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引领革命之路,强化主义教育,弘扬黄埔精神,培育理论素养,端正人生态度,坚定革命信念等,都起到了正面引导作用。黄埔一期生徐向前元帅曾回忆:“军校的政治工作相当活跃,革命性、战斗性很强,有力地激发了师生的革命热忱。”*徐向前:《历史的回顾》(上),28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在军校政治工作上的伟大创举,在中国军队建设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对中国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制定了适应军队建设需要的军政并重的教育方针。黄埔军校强调“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实质是突出政治教育,这就抓住了“培养革命军骨干”的根本。因为“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毛泽东选集》,第2卷,4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属性,而这一属性要求军人必须具备与执行政治任务相适应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孙中山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深深感到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黄埔军校的“政治训练为本校之特点,本校之所以异于其他军事学校者,即在于此”。孙中山要求学校要“贯输学生之政治常识及本党主义,而培养其革命之精神”*《黄埔军校史稿》,第7册,229页,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军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树立“替主义去牺牲”的人生价值观。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人努力下,制订了以《政治教育大纲草案》为标志的政治课程系统改革:大幅增加了政治理论教育的比重,提出政治课程的教育目的就是使学生做到“彻底了解自己的重大责任”,“彻底了解中国的国民革命性质是反帝反封建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彻底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等10个“彻底了解”;*《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189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国革命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教学模式强调实践第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此外,政治教学还聘请国共两党的政治家、理论家来校作政治演讲。演讲多是围绕着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展开,以革命理论分析解决革命实践问题,由此培养政治清醒、立场坚定、听党指挥的革命军骨干。
(四)塑造了引领时代进步的黄埔精神。黄埔军校在教育教学中,强调以民族大义为根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党的奋斗纲领和革命理想为牵引,以勇于牺牲为准则,以中华传统武德为主体,以团队意识为支撑的精神灌输,并通过实战锤炼凝聚升华出了被时代公认的“黄埔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滋养和哺育,使黄埔师生在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中,夙秉忠勇,披坚执锐,横刀立马,率部征战,大勇摧敌,大仁卫国,给恶贯满盈的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彻底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吹嘘和狂妄骄横的炫耀,抗日名将誉满中华大地。对此,蒋介石高度赞扬道: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本军队的武士道精神。
(五)注重实战化训练和战争实践的检验。黄埔军校创办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的多事之秋,各路军阀对黄埔军校这一新型革命军校更是欲以铲除而后快,使黄埔军校不得不随时应对来自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挑战。但这在客观上也为军校的教育训练与实战紧密结合提供了条件,为学生接触实际斗争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为此,黄埔军校确立了“军事教学要适应实战需要”的训练方针,要求训练要紧盯实际应战需要设计。如,为提高战斗实用射击技能,专门组织野外战术射击、突击射击、搜索射击以及利用地形、地物射击等课目训练。为达尽快适应实战应用需要之目的,军校还把战场视为训练场,强调在战场上边学边用。每次作战行动,上自校长,军事总顾问,下至各科教官和顾问,都随队出征,利用战斗间隙进行教学或讲评,这种结合实战进行战术战法讲授的“现地教学”与平时训练相比,不仅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而且使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会更深。所以,军校学生更多的是从实战中学习,注重平战结合、战训结合、战教结合、学用结合。有了战事便组织学生直接参战,将学到的理论和技能拿到战场上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在战争中得到更直接、更深刻、更具体的学习、应用和提高。
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探索其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之因,在于遵循了军事教育所特有的办校育人的基本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纳精英人才办校治学。军事教育人才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是军校教育质量的基石,只有一流的教员队伍,才能建设一流的军事院校,培养出一流的军事人才。这是军事教育的基本规律。黄埔军校创建之初,孙中山将联俄、联共政策贯注于办校治学育人之中,不仅积极聘请苏俄建校和治学方面的专家,而且还广纳国内军事、政治英才际会黄埔,共同担当起办校育人的历史重任。国民党方面几乎所有的头面人物或要员都参与了军校教育工作,中共方面也以极大精力投入军校创建与教育事业之中,先后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大批有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斗争经验的“重量级”人物到黄埔军校任职、任教。军校教官多是受过系统军事教育或国外留学者,并有实战经验的军官担任,即使是来校讲学或作报告者也多是国共两党的领袖人物。尤其是共产党的政治教官,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灵活的教法及模范行动发挥了“革命灵魂”“革命楷模”的作用,成为军校教育成功的范例,由此培养出一大批军政素质能力过硬的人才。
(二)军事教育的本质是政治。黄埔军校坚持“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的教育方针,在教育训练中把政治素质作为人才综合素质的支撑摆在培养的首位,实质是赋予了军事人才培养中政治教育应有的核心地位和统领作用,这在中国军事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军队这一政治工具的本质属性的科学把握,是对革命军队建设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建设革命军的根本要求。通过系统的政治教育,使“革命军骨干”懂得自己参加的是有别于任何旧军队的新型革命军队,懂得革命军队的本质、宗旨和使命,“以救国救民为目的,有救国救民之责任”*《孙中山集》,第6卷,第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知道要向什么人放”*《本校之概况》,第67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由此解决好军人“为谁扛枪,为谁打仗”这一根本问题。尤其在战争年代,当面对战场上的攻与守、进与退、血与火、生与死的常态化考验时,具备英勇无畏、舍生忘死、为国为民而奋斗的政治素质就显得更为必要、重要和紧要了。所以,黄埔军校从教育之初开始,就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到了与军事教育并重的位置,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这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根本。
(三)理论与实践实战应用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实战紧密结合,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军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能力,而理论指导下的实际操作或实战应用正是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和重要途径。实践出真知,实践得经验,实践长智慧。正如毛泽东所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为此,军校教育训练紧盯实践和实战需要设计,要求所有教官组织实施训练都以能完成作战任务为目的,与实战应用紧密结合,甚至有些课程直接在实战中完成。如距离测量、地形识别、侦察勤务、行军警戒宿营、班哨步哨等。军校这种训练向实践延伸,应用向实战延伸的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平战结合、战训结合、战教结合、学用结合的军事教育要求,使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得到了更直接、更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四)只有军纪如铁人才方能成钢。从严治校、必从纪律严起。因为纪律的本质是政治,着眼政治强化纪律,才抓住了育人的关键,这是军校育人的铁律。只有遵循这一铁律,人才方能成钢。为此,黄埔军校站在政治的高度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精神灌输,使学生真正懂得纪律的政治属性,纪律反映军队的宗旨,纪律体现军队的本质;充分认识纪律无小事,事事连政治的深刻道理,自觉做到严法纪、知重典、明军规;优化了纪律养成的环境,使学生遵章守纪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从中掌握依法规范、依法管理、依法执纪的能力,使所培养的人才纪律素质全面过硬。
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教育,不仅培养了众多驰骋疆场、能征善战的将帅,而且积累了宝贵的军事教育经验,对当下的军校教育极具现实借鉴意义。
(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军校育人铸魂的核心。治军必先治校,治校重在育人。只有坚持用建军的根本原则育人铸魂,才能确保军队听党指挥,才能保持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建设方向。黄埔军校从创建之初就用党领导军队这一原则育人铸魂,强化党的性质、宗旨教育,确立“党军”意识,使每一名学生都真正懂得:“你们是党的学生,是国家的学生,是主义的学生,你们将来出去做事,也不是为哪一个人做事,是要为党做事,为国家做事,为主义做事。这样的学生才算有革命的精神,才算是一个真正革命党员。”*《蒋介石年谱》(初稿),205页,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从而培养了大批建设“党军骨干”,使革命军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并取得了广东革命和北伐的胜利。但蒋介石篡取国民革命军最高领导权之后,改变了革命军的性质,国共两党在“主义之争”中分道扬镳。而共产党则坚持并发展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与优势的国民党军艰苦奋战而不溃散,且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军。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具有客观规律性、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如今西方势力从对我西化、分化的反动图谋出发,大肆鼓吹“军队非党化”,其目的就是割裂军队与党、与政治的本质联系,掩盖军队为政党服务的属性,进而从政治上打开缺口,抹杀军魂,搞垮军队,这是极其险恶的阴谋。作为培养建军治军骨干的军校,必须坚持用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育人铸魂,这是“立军之本,建军之魂”,绝不能有半点懈怠、麻痹或疑惑。因此,军校必须把强化军魂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中保方向、保本色、保立场、保合格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好抓实。首先要着力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使学员从理论上认清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科学性,不断打牢忠诚于党的思想根基,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其次,要深化党史学习,从历史规律中认清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的核心与精髓,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时刻听党指挥,军队就胜利,建设就发展;第三,要加强思想教育,从现实斗争中认清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关系党和国家及军队生死存亡、成败攸关的政治问题,是面临尖锐复杂的反渗透、反分裂、反颠覆斗争而不迷失方向的根本保证,使所培养的学员自觉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做到理论上自信、政治上自省、思想上自觉和行动上自律。
(二)政治工作是军队发展壮大的生命线,也是军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军队是阶级的产物,具有政治的天然属性,一切军事活动都是为本阶级政治服务的。无数经验证明,离开了政治工作,军队就会失去政治方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军队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正如周恩来所说:“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黄埔军校三百名将传》,12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为确保部队贯彻“生命线”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院校,更应将“生命线”灌注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仅通过政治教育培养学员的政治素质,还要通过政治工作培养学员的政治工作能力。可以说,院校的政治工作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关系到部队能否坚持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主导和统领地位。可见,院校的政治工作负有更为重大而深远的历史责任。因此,一要大力强化院校的政治工作。院校的政治工作因培养学员政治工作能力而更应带有教育性、示范性和针对性。因此,要紧扣时代脉搏,紧联学员思想实际,站在铸牢强军之魂的高度设计教育主题;站在扭住强军之要的高度优化教育内容;站在夯实强军之基的高度安排教育活动;站在激发强军动力的高度整合教育资源,把院校的政治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扎实有效。二要大力推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学员的头脑里“搞建设”,所以教育要突出思想性、增强说理性、体现战斗性。摆脱就事论事,重在理说通,事论透,思想明,认识深,坚持教育的高格调,唱响主旋律,驳斥错误论点,回击灰色论调,让学员理通心服,还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形成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三要大力抓好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从文化主题、组建团队、活动内容、展开方式、校园环境等方面搞好总体规划,严密组织落实,培养占领意识,开阔文化视野,锻炼特长能力,陶冶武德情操,增强教育效果,不断为军队的政治工作“生命线”输送新鲜血液。
(三)信仰是院校教育的核心,也是人才综合素质的强大支撑。信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的政治灵魂,是人为之奋斗的精神支柱,也是政治思想的总开关。确立信仰,是黄埔军校教育的成功所在;践行信仰,是黄埔军人大仁卫国、大勇摧敌的力量源泉。由此可见,把信仰培育摆在军校政治教育首位的历史经验,对于现今的军校教育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思想激荡多变的时代,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思考的独立性、思想的多变性、理想的层次性和信仰的差异性明显增强,人才培养中的信仰教育更显重要、必要和紧要。首先,要植之以根。确立崇高信仰,必须把科学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革命导师列宁曾指出:“从革命理论中能够取得一切信念”。*《列宁选集》,第1卷,2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革命理论是革命信仰的源泉,同时也是确立革命信仰的理论支撑。军校教育,需要扎扎实实搞好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教育,从经典思想中寻求理论支点,从党的创新理论中获取信仰之源。其次,要赋之以导。信仰教育不仅是理论灌输,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加强引导、疏导和指导。针对社会复杂背景,可以多元的、多样的、多变的信仰为焦点,引导学员展开思想交锋,各抒己见,各论观点,各谈认识,使学员都能在讨论中明是非,在争论中判曲直,在辩论中知正误,这个过程才是思想发生转变的过程,才是真正成熟与进步的过程。第三,要导之以行。信仰的确立离不开理论根基,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感悟内化。军校教育要搭建促进信仰确立的实践平台,创造良好的践行条件,建设潜移默化的熏陶环境,使学员的信仰在实践中得到固化和升华。
(四)突出生死观培育,是军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作为因战争而生的军人,使命和责任使然,首先需要面对并解决的就是生死观问题,如果没有舍生的“内功”,没有血性的“底气”,就无战胜可言。即便有优势的武器装备,也会因“钢多气少”而败下阵来。但处在相对和平环境中的军校,没有紧迫的敌情,没有直面的生死考验,没有急难险重任务的锻炼,本身就易于使生死观教育囿于空对空的说教,军人血性的淬炼限于假对假的模仿,难以形成职业特质。为此更要强化对军人生死观教育的理性认识和血性培育的行动自觉,优化全程培养的系统设计。首先要在教育教学中大力强化忠诚、气节、坚毅、无畏、献身等思想品质教育,以激发和锤炼军人勇者无惧,血性无敌的气概;其次,大力强化实践锻炼、磨练和锤炼。在训练和演练中,根据实战对抗要素增多、程度激烈、情况复杂、危险增大等特点,在学员生理、心理承受的前提下,力求多环节、多侧面、多条件创设苦与累、难与险、急与变的锻炼背景,科学加大训练和演练难度、险度、强度、频度,锤炼学员生理、心理承受“域值”,使其具备遇险不惊、遇难不慌、遇扰不乱、遇变不惑,心坚如铁,志强如钢的意志,磨砺敢打硬仗、善打恶仗的军人血性。第三,还要加强过程评价,这既是一种促进,也是一种导向。注重结合日常教育和艰苦训练中的思想反映和实际表现,实施综合考评,以此促进学员生死观和血性的培育及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