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边防思想与实践述论

2016-01-06 04:09
军事历史 2016年1期
关键词:边防全集范仲淹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军事统帅。宋仁宗时期的宋夏战争中,宋廷实行“以文制武”之制,以文臣为帅臣,统领一方军事。范仲淹就是几位著名文帅之一。从康定元年(1040)任陕西都转运使,到庆历三年(1043)回朝主持庆历新政,他在西北前线长达四年之久。客观地讲,范仲淹治边并无显赫战功。他赴任延州之时,正当延州之战后。后来的三川口、定川寨两次大战又未发生在他的辖区之内。他自陈“四年之中,三换边任,不闻成效”*《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范仲淹全集》,440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若以战绩论,这实非过谦之语。范仲淹边防思想和实践的意义在于,他借鉴历史上的治边经验并结合当时实际,提出了以防御为中心的边防战略,在实践中“守边如式”*《翰长学士》,《范仲淹全集》,701页。,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边防建设,促使宋夏之间的攻防态势发生了改变,不但影响了宋夏战争的走向,而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以和好为权宜,以战守为实事”的防御战略

范仲淹的边防战略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他反对韩琦等人提出的进攻战略,主张切实加强边防建设,待实力增强,再施行有限进攻,掌握战略主动。在边防实践中,他的思想不断发展,先后提出了攻、守、和、备诸策,形成了“以和好为权宜,以战守为实事”的防御思想。

和:范仲淹至边不久,即提出利用鄜延曾为西夏进贡之路的便利,尝试与西夏通和。他与西夏往来交涉,因元昊复书中多有悖慢之语,便销毁元昊原书,部分地上报朝廷。庆历元年(1041)四月,他被以“人臣无外交”的罪名罢知耀州。尽管如此,范仲淹的“主和”思想并未改变。他希望宋仁宗能效仿汉高祖和汉文帝,“以生民之故,屈己含容”*《上攻守二策状》,《范仲淹全集》,159页。。庆历二年(1042)春,他上《再议攻守疏》,进一步阐述了“和戎”的思想。他说:“兵马精劲,西戎之所长也,金帛丰富,中国之所有也。礼义不可化,干戈不可取,则当任其所有,胜其所长,此霸王之道也。臣前知越州,每岁纳税绢十二万,和买绢二十万,一郡之入,凡三十万,傥以啖戎,是费一郡之入,而息天下之敝也。”*《再议攻守疏》,《范仲淹全集》,718页。也就是说,他主张以金钱换和平,以小的损失避免大的祸患。

范仲淹主和,有多方面的理由。一是宋夏双方的军事实力差距较大,宋处于劣势。二是战争给国民经济造成沉重负担,间接影响到国内稳定。三是从历史上看,和戎是趋势,利大于弊。从宋初开始,每次重大边防事件,朝臣中都会有大量的反战意见,他们的理由也无外乎以上三点,但范仲淹的主和思想与反战派有着本质的不同,他并非畏战、反战,也并非无条件地一味主和。首先,“和”的前提是元昊不称帝,这是原则性的根本问题,没有让步的空间。其次,“和”只是权宜之计,为最终平定边陲争取时间。庆历三年(1043)二月,元昊遣使议和。范仲淹和韩琦上书,认为元昊以累世奸雄之志,屡战屡胜,却来请和,是欲“息肩养锐以逞凶志”,必定不会久守盟信。他们提出,切不可因议和而放松边备,要“严饬边臣,修葺城寨,训练军马,储备粮草,以备虚诈”,同时继续推进收复横山的战略准备,“仍诏中国臣僚不得讳言边事,以沮永图”*《论元昊请和不可许者三大可防者三》,《范仲淹全集》,722页。。

守:范仲淹初至陕西之时,宋刚刚在延州之战中遭遇惨败。宋廷震惊之余,开始酝酿五路反攻。康定元年(1040)末,宋仁宗下诏催问出师日期,陕西经略使夏竦、副使韩琦等向朝廷提出了攻守两策。朝廷经过激烈讨论,决定取攻策,诏令鄜延、泾原两路于庆历元年(1041)正月进兵攻夏*《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9,康定元年十二月乙巳,北京,中华书局,1985。。对此方案,范仲淹坚决反对。他认为,当时并不具备进攻的条件,当务之急是“精炼士卒”、“据以待寇”*《上吕相公书》,《范仲淹全集》,254页。。他甚至引用《孙子兵法》的话说:“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不战可也。”*《论夏贼未宜进讨》,《范仲淹全集》,715页。韩琦派范仲淹的好友尹洙去说服他,尹洙在鄜延待了近二十天,范仲淹仍然不同意出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1,庆历元年二月戊戌。。

宋的进攻战略尚未实施,庆历元年(1041)二月,西夏再次发动进攻,宋军败于好水川,大将任福战死。这一事实充分说明,范仲淹主张防守是对的。但宋廷仍未认清形势,依然暗中策划进攻,“诏范仲淹体量士气勇怯。如不知畏懦,即可驱策前去,乘机立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1,庆历元年三月丙辰。。范仲淹再次上书反对,他尖锐指出,“守犹虑患,岂可深入”,并再次引用孙子的话:“主不可以怒而兴兵,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故明主谨之,良将警之,安国之道也。”*《论不可乘盛怒进兵奏》,《范仲淹全集》,766页。范仲淹的上书阻止了宋廷的盲动冒进,对于调整边防战略,夯实边防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庆历元年(1041)十月,宋廷调整西北边防布局,分陕西为四路。范仲淹为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兼知庆州。十一月,他提出攻守二策。所谓“守策”,就是“假土兵弓手之力,以置屯田为守之利”。他说:“臣观今之守边多非土兵,不乐久戍,又无营田,必烦远馈。久戍则军情危殆,远馈则民力将竭,岁月绵久,恐生他患,此守御之未利也。”因此,他主张仿效汉赵充国、魏曹操以及唐天宝屯田的经验,以土兵屯田久守。具体设想是:“今之边寨,皆可使弓手土兵以守之,因置营田,据亩定课,兵获余羡,中粜于官,人乐其勤,公收其利,则转输之患久可息矣。且使其兵徙家塞下,重田利,习地势,顾父母妻子而坚其守,比之东兵不乐田利,不习地势,复无怀恋者,功相远矣。”*《上攻守二策状》,《范仲淹全集》,159页。

任用土兵和屯田久守思想是范仲淹对古代治边经验的继承。早在天圣五年(1027)的《上执政书》中,他已提出:“前代御戎,其策非一。唐陆贽议缘边备守之术,请置本土之兵,勤营田之利,与今事宜相近,可约而行也。”*《上执政书》,《范仲淹全集》,210页。他主张以土兵屯田,并不是一时的守边之策,而是巩固边防的经远之谋。他说,“戎虏纵降,塞垣镇守,当务经远”,“用守,则必图其久,而民力不匮”,重用土兵和屯田的目的即在于,“守愈久而备愈充,虽戎狄时为边患,不能困我中国”*《上攻守二策状》,《范仲淹全集》,159页。。

范仲淹知延州之时,已经开始指导知青涧城种世衡屯田,营田面积达两千顷*《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范仲淹全集》,355页。。在他的倡议下,宋廷设立陕西营田务,在缘边地区实施屯田。虽然屯田政策在后来执行中出现一些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奏乞罢陕西近里州军营田》,《范仲淹全集》,543-544页。,但屯田久守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

范仲淹重视运用土兵,但并不赞成完全以土兵取代禁军。他认为土兵久在边地,熟于战斗,且有保护家属财产的迫切需要,可以作为守边的重要力量,但是,土兵也存在明显的弱点,“大率蕃情黠诈,畏强凌弱,常有以制之,则服从可用。如去正兵,必至骄蹇”。此外,如果给予土兵长期固定的廪给,会增加经济负担,且使原本待遇微薄的蕃兵不满,还可能使熟户因此贩卖牛马青盐,破坏边地的经济秩序。因此,他主张土兵与正兵参用,不能将土兵倚为正兵*《论熟户不可倚为正兵奏》,《范仲淹全集》,774页。参见《宋史》卷191,《兵五》。。

攻:范仲淹既反对贸然进攻,也反对屡败之后蔓延朝野的失败主义情绪。他指出,宋的几次战败是因为“国家太平日久,将不知兵,兵不习战,以致不利,非中国事力不敌四夷,非今之军士不逮古昔,盖太平忘战之弊尔”,“今国家以天下全盛之势,岂有偶胜偶负而自谓中国不可振而夷狄不可御耶?斯惑之甚矣”*《论元昊请和不可许者三大可防者三》,《范仲淹全集》,722页。。这一认识是范仲淹推动边防建设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提出“攻策”的思想基础。不过,范仲淹所谓的“攻策”并不是深入西夏腹地,而是“浅攻”“近攻”。他说:“国家用攻则宜取其近,而兵势不危。”起初,他讲“攻策”主要是乘西夏入侵之际,攻取延州与庆州之间,环州与镇戎军之间以及延州与麟州之间与西夏参差交互的边境地区,“大为城寨以据其地”*《上攻守二策状》,《范仲淹全集》,159页。,建立起较为稳固的防御体系。随着各项边防措施初见成效,他开始更多地强调“渐复横山”。庆历三年(1043)初,他和韩琦联合上书,阐述了取横山之策:“一二年间,训兵三四万,使号令齐一,阵伍精熟,又能使熟户蕃兵与正军参用,则横山一带族帐可以图之。”*《论元昊请和不可许者三大可防者三》,《范仲淹全集》,722页。在庆历四年(1044)的《奏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中,他明确提出“以和好为权宜,以战守为实事”,“傥元昊归款,则请假和策以待之,如未通顺,或顺而翻覆,则有可攻之策”。这里的攻策就是收复横山:“臣等请于鄜延、环庆、泾原路各选将佐三五人,使臣一二十人,步兵二万,骑兵三千,以为三军,以新定阵法训练岁余,俟其精勇,然后观贼之隙,使三军互掠于横山,更进兵。降者纳质厚赏,各令安土,拒者并兵急击,必破其族。假若鄜延一军先出,贼必大举来应,我则退守边寨,或据险要,不与大战,不越旬日,彼自困敝,势将溃归,则我环庆之军复出焉。彼若再图点集,来拒王师,则又有泾原之师乘间而入,使贼奔命不暇,部落携怨,则我兵势自振,如宥州、绥州、金汤、白豹、折姜等寨,皆可就而城之,其山界蕃部去元昊且远,求援不及,又我以坚城据之,以精兵临之,彼既乐其土,复逼以威,必须归附,以图安全,三五年间,山界可以尽取,此春秋时吴用三师破楚之策也。元昊若失横山之势,可谓断其右臂矣。矧汉唐之旧疆,岂今日之生事也。”*《奏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范仲淹全集》,586页。

备:范仲淹最初提出的“备策”主要是针对河北地区。他说:“国家御戎之计,在北为大”。宋虽然一直重视对辽边防,但边防并不整饬。庆历二年,辽乘宋夏战争之际,称兵燕蓟,提出了割取关南之地(河北瓦桥关以南)的要求。宋仓促无备,只好增加岁币,暂时平息了争端。范仲淹指出,为了防范契丹,同时提防契丹与西夏联合,应该加强战争准备,“力行七事,以防大患”:“一,密为经略;二,再议兵屯;三,专于选将;四,急于教战;五,训练义勇;六,修京师外城;七,密定讨伐之谋”*《奏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范仲淹全集》,586页。。

范仲淹“以和好为权宜,以战守为实事”的边防战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和、守、攻、备四策中,和好是为了缓解国内的财政压力,也是当时边防尚不稳固,缺少精兵良将条件下的权宜之举。他清醒地认识到,和好并不可依恃,更不能和而忘战,而是要切实做好战、守的准备。守要久守,无论战时还是和时,守都是最基本的。攻是“近攻”,主要是控制横山地区,切断西夏入侵之路,建立起稳固的边防屏障。备是针对防范契丹讲的,同样适用于整个边防,重在加强战备,可守可攻。

总的来说,范仲淹的边防战略是攻守兼备,但其核心在于防御。他虽然提出了“渐复横山”的进攻战略,但他明确指出,控制横山的目的“非穷兵黩武,角胜于绝漠之外”,而是为了加固藩篱。他说:“秦汉驱逐西戎,必先得山界之城,彼既远遁,然后以河为限,寇不深入。”*《奏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范仲淹全集》,586页。也就是说,横山地区历史上就是中原与西北游牧民族的分界线,控制横山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游牧民族内侵。更何况,横山一带向为宋夏争衡的地区,宋初一直处于宋的控制之下。因此,渐复横山虽被称为攻策,其本质仍是防御性的。

二、“修复城寨,却是远图”的边防建设思想

城寨是西北边防的居民聚居区,也是军事据点,在侦察警戒、保护边民、屯兵防守、后勤供给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夏对宋的进攻往往首先攻克沿边重要城寨,进而向内袭扰。延州之战,致使沿边城寨失陷,边防体系残破不堪。范仲淹巡视边防之后,这样描述当时形势:“金明一邑,旧寨三十六,人马数万,一旦荡去。后来招安到蕃部三百来户,不足为用。又塞门寨围逼十旬,诸将逗留,无敢救者。军民数千,一时覆没。及废承平、南安、长宁、白草四寨,弃为虏境。延安之北,东西仅四百里,藩篱殆尽。”*《上吕相公书》,《范仲淹全集》,254页。因此,至边伊始,他就将修复城寨作为边防建设的关键,提出了“修复城寨,却是远图”*《请修复城寨奏》,《范仲淹全集》,764页。的观点。他列举了修复城寨的几点理由:“一则安存得上项熟户弓箭手各著农亩,无畔离之患;二则遮障汉户,且为篱落;三则耕作地广,粮草易为;四则城寨逼近蕃界之后,贼为聚散朝夕便知,易为设备;五则将来委诸将在彼,就近为谋,大至则守,小至则击,有间则攻,使居不得安,耕不得时,然后可以降集,可使逃遁,此固挠贼之一策。”为兴修城寨事,他先后六次上奏,最终“城承平等十二城寨,蕃汉之民相踵复集”*《乞先修诸寨未宜进讨》,篇末注释二,《范仲淹全集》,717-718页;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0,庆历元年正月戊午条记事注释。。

修复旧有城寨是为了重建边防体系,在战略要点新兴城寨则是为了拓展和巩固防线。在范仲淹的攻策之中,兴建城寨是重要内容。在庆历元年(1041)《上攻守二策状》中,范仲淹提出,乘敌人入侵之机,攻取延州与庆州之间金汤、白豹、后桥三寨,环州与镇戎军之间的胡芦泉一带,以及延州与绥州之间交通阻断的蕃部地区,“大为城寨以据其地”*《上攻守二策状》,《范仲淹全集》,159页。。在“渐复横山”的进攻战略中,兴修城寨同样很重要。按照他的设想,当三军互掠横山之际,“如宥州、绥州、金汤、白豹、折姜等寨,皆可就而城之”*《奏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范仲淹全集》,586页。。很显然,范仲淹将兴建城寨作为建设和巩固边防的关键所在,依托城寨,“或坚壁而守,或据险而战”*《奏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范仲淹全集》,586页。,可攻可守,进退有据。

在范仲淹的军事实践中,兴建大顺城是一个突出的亮点,也是他重视兴修城寨的显例。庆州西北的马铺寨深入生藩腹地,范仲淹欲在此建城。考虑到敌人必来争夺,他派军前往,事先并不透漏目的,行至柔远寨,开始兴筑,旬日而城成。敌人察觉后,以三万骑兵来争,旋即佯北。范仲淹戒饬手下勿追,后来发现敌人果然是要设伏诱击。大顺城的兴建对于稳固庆州边防起到了积极作用,“大顺既成,而白豹、金汤皆不敢犯,环庆自此寇益少”*《宋史》卷314,《范仲淹传》。。后来成为名儒的张载亲历此事,撰文以记其功*《庆州大顺城记》,载《张子全书》,卷1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在范仲淹的领导和支持下,陕西前线的堡寨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其中一些城寨的作用十分突出。如,种世衡兴建了青涧城,巩固了延安以北地区;张亢修复了麟、府的城寨,重建了西夏入侵后的边防秩序*《乞于麟府修起城寨招藩汉人户安居奏》,《范仲淹全集》,779页。;泾原修建了细腰城、葫芦泉等城寨,稳定了心怀顾望的蕃部势力*《论明珠灭臧二族不可攻奏》,《范仲淹全集》,775页。,等等。这些城寨的修建与招抚蕃部、土兵屯田等措施相配合,构筑起了边防藩篱,有效地阻滞了西夏凌厉的进攻态势。

三、恩威并施、抚驭蕃部的安边思想

蕃部是指生活在宋夏边境的少数民族,一些汉化程度较深且居住近边的称为熟户,基本是内附于宋的属民,其首领接受北宋的封职,并有出兵马从征的义务。汉化程度较浅且居住在较为偏远地区的称为生户,他们与宋的关系较为疏远,时叛时服,宋对他们的约束力较小*参见李埏:《北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熟户》,载《思想战线》,1992年第21期。。生户和熟户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若治边有术,生户往往向化。若治边不当导致民族矛盾激化,熟户也会反叛。宋夏关系紧张之际,沿边蕃部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蕃部的去就往往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范仲淹对蕃部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他指出,西夏的大举入侵,往往以横山一带的蕃部为先锋,宋的防御则以山界属户和弓箭手最为善战,“各以边人为强,理固明矣”*《奏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范仲淹全集》,586页。。因此,他非常重视抚驭蕃部的工作。他主张修复废寨,是为了“安存熟户并弓箭手,以固藩篱,俯彼巢穴”*《论不可乘盛怒进兵奏》《范仲淹全集》,766页。。他主张“近攻”,目的是控制横山蕃部,“断元昊之手足”*《论元昊请和不可许者三大可防者三》,《范仲淹全集》,772页。。如果说范仲淹是要构建一道边防藩篱的话,城寨是藩篱的硬件,蕃部就是藩篱的软件。兴修城寨与抚驭蕃部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他治边思想的核心。

有关蕃部的问题不但是军事问题,也是民族关系问题。自古以来,民族问题即与边防问题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实现边疆安全和发展的前提。范仲淹重视抚驭蕃部体现了他的战略远见,他处理蕃部事务的实践则保证了其战略意图的实现。

首先,为了加强对蕃部的招抚和控制,范仲淹主张从组织制度上加强领导。他提出,环州种世衡、原州蒋偕二将“抚驭蕃部,最有畏爱”,建议朝廷授予二人兼管辖蕃部使,“所贵激劝边臣,于熟户用心,专加统领,缓急使唤,渐可减得戍兵万数”。他还主张,陕西四路主帅也要带押蕃部使*《奏乞陕西主帅带押蕃部使》,《范仲淹全集》,601页。。他也很重视沿边寨主、兵马监押等基层军官和县令等地方长官的遴选,主张让优秀的文武官员谙练边事*《请令部署司保举沿边寨主等奏》,《范仲淹全集》,771页;《奏乞差新转京官人充沿边知县事》,《范仲淹全集》,608页。。这些举措都使抚驭蕃部的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

其次,范仲淹本人身体力行,以抚驭蕃部为要务。庆历元年(1041)五月,范仲淹始任知庆州。此前,环庆地区的六百多名蕃部酋长暗通西夏,约定西夏内侵时作向导。后来事情败露,这些酋长仍然心怀顾望。范仲淹上任以后,即上书巡边,以诏书名义犒赏诸羌,检阅其人马,与其立定条约,“诸羌受命悦服,自是始为汉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2,庆历元年五月壬申。。对于新归附的蕃部,范仲淹主张妥善安置,以使边上蕃部闻之向化*《论新附蕃部撒移不宜遣往海州安泊奏》,《范仲淹全集》,787页。。对于受侵扰的熟户,范仲淹主张尽力安抚。《言行拾遗录》中收录了多则文件,要求下属存恤生活困难的蕃部,拨予闲田,借钱令其收买牛具以助耕种,等等。对于沿边小寨,他反对一律坚守,“徒陷一城军民性命,自挫军威,无益边事”。经过考察,他规定环庆路的美泥、虐泥等二十三处小寨不必坚守,只派百十人在沿路侦察,如探得敌人大举入寇,就归至附近大城寨中一起防守*《沿边逐寨坚守无益奏》,《范仲淹全集》,786页。。这样既减少了蕃民的无谓损失,也部分解决了兵力过度分散的问题。

范仲淹对待蕃部不但注意运用策略,而且待之以诚,“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宋史》卷314,《范仲淹传》。。范仲淹处理蕃部事务恩威并施,在蕃部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信,熟户和蕃部都呼他为“龙图老子”*《让观察使第一表》,《范仲淹全集》,400页。。据史料记载,他去世之时,“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宋史》卷314,《范仲淹传》。。

范仲淹抚驭蕃部的思想和实践加强了边防力量,成为扭转对夏斗争不利态势的关键。苏轼尝言:“宝元、庆历中,赵元昊反,屯兵四十余万,招刺宣毅、保捷二十五万人,皆不得其用,卒无成功。范仲淹、刘滬、种世衡等专务整缉蕃汉熟户弓箭手,所以封殖其家砥砺其人者非一道。藩篱既成,贼来无所得,故元昊复臣。”*《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东坡全集》卷6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这一评价可谓切中肯綮。

四、“育将才”“精训练”的选将练兵思想

边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领。优秀的将领是军队战斗力的保障,也是实行正确战略战术的前提,但在宋仁宗时期,崇文抑武的政治文化已经成型,加之为防武将专权而设置的分散将权的指挥管理体制,武将群体地位下降,整体素质下滑,整军备战的主动性也大受影响。早在宋夏战争前的天圣五年(1027),范仲淹就敏锐地认识到“昔之战者耄然已老,今之壮者嚣而未战”的危机,提出了“育将材”的主张。他建议朝廷废除禁习《孙子》《吴子》等兵书的禁令,设立武举,对智勇之人“密授兵略,历试边任”,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将才*《上执政书》,《范仲淹全集》,210页。。到任边疆以后,范仲淹对“将帅乏人”的局面有了更深切的体认。他在给吕夷简的信中指出,“今延安兵马二万六千,患训练未精,将帅无谋。问以数路贼来之势,何策以待,皆不知所为,但言出兵而已。此不可不为忧也”*《上吕相公书》,《范仲淹全集》,254页。。

范仲淹赴边以前,边将按级别高低领兵出战,总管领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以此类推。临战之时,官卑者先领兵出战。范仲淹指出:“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宋史》,卷314,《范仲淹传》。于是,他大阅延州兵马,得一万八千人,分为六将教习。临战之时,则根据敌人众寡统一调遣*《上枢密尚书书》,《范仲淹全集》,260页。。范仲淹的这一改革强化了将领的统属关系和权力职责,改变了将权分散、训练不精的局面。此后,陕西各路也陆续仿此选将练兵,切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相传,敌人闻之,相互告诫“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8,康定元年九月庚戌。。(按:“大范”指范雍)这一选将练兵之法对后来王安石变法中的“将兵法”也有一定影响。

范仲淹治边期间,一直非常重视选拔和培养将领,因而后人评论他“经理西事,看得多是收拾人才”*《朱子语类》,卷13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行伍中培养和选拔将领。范仲淹指出:“国家奄有四海,未必乏才。岂天地生人,厚于古而薄于今。盖选之未精,用之未至。”他认识到,从行伍之中选拔将士,使之在战争实践中锻炼成长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他建议朝廷督责管军臣僚,在诸班中搜罗智勇之人,各举一人,“或试以武艺,或观其胆略出众,便可迁转,于边上任使,如将来颇立战功,则明赏举主。或屡败军事,亦当连坐。所贵诸路渐次得人,不致频有那移,免使戎狄谓大国乏才,愈增骄气”*《上仁宗乞责臣寮举智勇之人》,《范仲淹全集》,712页。。

选拔和实践历练固不可少,但要让这些行伍出身的人成长为优秀的将领,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上疏指出,“臣切见边上甚有弓马精强、谙知边事之人,即未曾习学兵书,不知为将之体,所以未堪拔擢。欲乞指挥陕西路河东逐路经略司,于将佐及使臣军员中拣选识文字、的有机智勇武,久远可以为将者,取三五人,令经略部署司参谋官员等密与讲说兵书,讨论胜策,所贵边上武勇已著之人更知将略,或因而立功,则将来有人可任”*《奏乞指挥国子监保明武学生令经略部署司讲说兵书》,《范仲淹全集》,552页。。从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范仲淹的这一设想应该是付诸了实践的,而且他本人也曾亲自教导将领。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他教狄青读《左传》。狄青行伍出身,作战英勇。范仲淹非常赏识他,“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从此,狄青折节读书,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终成一代名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9,康定元年十一月丁卯;又见《宋史》卷290,《狄青传》。。史书中还记载,名儒何涉在范仲淹军中,“尝为诸将讲《左氏春秋》,狄青之徒皆横经以听”*《宋史》,卷432,《儒林二·何涉传》。。范仲淹之子范纯佑也曾教狄青以《左传》*庄绰:《鸡肋编》,卷中,北京,中华书局,1983。。虽然这些记载的中心都是“狄青读《左传》”这个典型事例,但不难看出,当时军中基层将领讲读兵书战策,蔚为一时风气。

二是拣选优秀武官边上任职。北宋低级武官的选拔差遣由三班院负责,但武官数量庞大,差遣名目繁多,并不能保证将优秀的人才派往边防前线。范仲淹在上奏中指出:“今西北二方交困中原,骁盛如此,国家御捍,实在三边,不惟战将乏人,其知州知军,并驻泊都监、大寨寨主常要有心力人勾当,方可主兵马,安缉蕃部,严治城寨,体探事机”。因此,他建议选拔少壮勇武的武官到边疆任职,其他如诸路提点刑狱一类的职务可部分地由文官担任。他还提议枢密院和三班院经常性地在武臣中遴选人才,每月一次,派往沿边、次边任职,“所贵边上多得有精神心力之人,既久于其事,则渐增胆勇,缓急可用,此乃养育将材,御备戎寇之要也”*《奏乞减武臣充提刑及令枢密院三班选人进呈》,《范仲淹全集》,611页。参见《奏乞于散直等处拣有武勇心力人》,《范仲淹全集》,614页。。范仲淹的这些提议得到朝廷的重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边将的素质。

范仲淹不仅注重边将队伍的组建,也关注他们的晋升和待遇。他提出,对于边将的考绩、升迁,不该循“五年一资”的常例,而应“三年转一资”*《奏乞将边任官员三年满日乞特转一资》,《范仲淹全集》, 606页。。对于表现出色的将领,他上书分级荐举,建议量才录用*《奏边上得力材武将佐等第姓名事》,《范仲淹全集》,616页。。他还奏乞重订混乱的战功赏格*《奏乞复定战功赏格》,《范仲淹全集》,607页。,完善对将领战功的评价体系。这些举措对于稳定边将队伍,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体恤将领,善于“使过”。“使过”思想古已有之。所谓“使功不如使过”*语出《后汉书》,卷111,《索卢放传》。,意思是说,有功之人容易居功自傲,有过之人反而畏谨自励,更易驱使。范仲淹的“使过”思想倒不只是一种策略,更多地是宽容将领的缺点,用其所长。朱熹曾经评论道:“如滕子京、孙元规之徒,素无行节,范公皆罗致之幕下,后犯法,又极力救解之。如刘滬、张亢亦然。盖此等人是有才底,做事时须要他用,但要会用得他。又云范公尝立一军为龙猛军,皆是招收前后作过黥配底人,后来甚得其用,时人目范公为龙猛指挥使。”*《朱子语类》,卷133。至于范仲淹是否真的组建过“龙猛军”,因无其他史料佐证,不得其详,但范仲淹善于“使过”确是事实。

滕宗谅(字子京)和张亢都是文官出身的将帅,有干才,但不拘小节。庆历二年(1042),他们因违规使用“公使钱”受到举劾,朝廷派出专员进行调查。范仲淹屡次上书为他们辩护,甚至说,如查出他们有大问题,愿与他们一道受处分。由于范仲淹与滕、张二人私交甚好,且范仲淹又有被诬为“朋党”的经历,因此,他为二人辩护是冒了很大的政治风险的,但他却置流言于不顾,力陈边将的艰苦情状。他说:“塞下州郡风沙甚恶,触目愁人,非公用丰隆,何以度日?岂同他处臣寮优游安稳,坐享荣禄?陛下深居九重,当须察此物情,知其艰苦,岂可使狱吏为功,而劳臣抱怨?”*《再奏辩滕宗谅张亢》,《范仲淹全集》,629页。面对朝臣的非议,他激切地指出:“自古文法常害边功,今天子仁圣有西北之忧,孜孜求人以捍大患,帅臣用度小过,不害边事,居辅弼者,固当竭力辨明,恐误朝廷机事,为天下之忧,岂暇私于二人哉?”*《答窃议》,《范仲淹全集》,164页。表现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襟怀、气度和担当。

如果说范仲淹为滕宗谅、张亢辩护有维护儒将权威的意图的话,他对武将类似问题的宽贷就更明确地体现了“使过”思想。武将葛宗古因贪占公使钱受到处罚,范仲淹援引法律规定,认为断罪过重,且称葛宗古“弓马精强,复有胆勇,在鄜延路中最为骁果”,建议减轻惩罚*《奏葛宗古》,《范仲淹全集》,638页。。孙用和张忠二人因借用公使钱等“坐法勒停”,范仲淹称他们颇有武勇,希望能恢复他们的官职,责其效用*《乞复孙用张忠官资奏》,《范仲淹全集》,785页。。

范仲淹对于“公使钱”等经济违法的优容态度,一方面是因为他切实了解边疆条件艰苦,而公使钱原本就不敷所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制度问题。他曾举自己和韩琦为例,说明利用公使钱贸易取利是普遍行为,只要钱用在公务上,不入将帅私囊,就不该予以深责。另一方面,在他看来,将领的指挥和作战能力是最主要的,即便有些小的经济问题也应抓大放小,这是用将之道,也是战时的权宜之举。至于个中分寸如何拿捏,那就是领导者的能力问题了。从实际效果看,范仲淹既发挥了这些将领的所长,又没有造成败坏军纪的恶劣影响,可谓善于“使过”的典范。

对于犯有其他过错的将领,如果确有才干,范仲淹也坚持使用,使他们有机会戴罪立功。青涧城兵马监押马怀德曾因犯错被降职。范仲淹念他有武勇心力,将他继续留在边上任事。马怀德英勇作战,数次立下战功,但朝廷只奖他“转一资”,范仲淹亲自联合韩琦上书,要求提升他为青涧城都监*《使用负犯人奏》,《范仲淹全集》,774页。。对于苦战力屈,为敌所擒的将领,他也主张宽待,尤其是延州之战中战败被俘的大将石元孙和刘平,当获悉他们并未战死而是被俘后,朝臣就如何处置二人出现了意见分歧。范仲淹与二人素不相识,但他赞赏他们的忠勇以及存救延州之功,主张不追究他们的陷没之罪,并妥善安置二人及其家属。他认为,宽贷这些将领,既可使他们感戴朝廷恩德,继续为国效力,又可感召其他被俘将领,使之“未绝向汉之心,不怨朝廷,不助夷狄,此御戎之一策也”*《乞宽宥石元孙奏》,《范仲淹全集》,783页。参见《乞宽贷高延德与近边任使奏》,《范仲淹全集》,771页;《乞照管刘平奏》,《范仲淹全集》,772页。。

五、“实关中”“备京城”的系统防御思想

范仲淹的边防思想并不是就边防言边防,而是将边防作为整个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在景祐三年(1036)知开封府时,他就提出了营建洛阳的战略规划,“太平则居东京,舟车辐凑之地,以便天下,急难则守西洛山河之宅,以保中原”*《乞修京城札子》,《范仲淹全集》,458页。。宋夏战争之初,他便敏锐地指出,关中防备空虚,可能危及京师。他说,“今缘边城寨有五七分之备,而关中之备无三二分。若昊贼知我虚实,必先胁边城,不出战则深入,乘关中之虚,小城可破,大城可围,或东阻潼关,隔两川贡赋,缘边懦将,不能坚守,则朝廷不得高枕矣”,因此,他提出“严边城使之久可守,实关内使无虚可乘”,将关中与边疆的防御作统一规划,具体方案是:“西则邠州、凤翔为环、庆、仪、渭之声援;北则同州、河中府扼鄜、延之要害;东则陕府、华州据黄河潼关之险;中则永兴为都会之府。各须屯兵三二万人,若寇至,使边城清野,不与大战。关中稍实,岂敢深入”*《论西事札子》,《范仲淹全集》,520页。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7,康定元年五月甲戌。。

庆历二年(1042)春,宋辽边境一度形势紧张。为防范契丹内侵,当朝大臣提议营建北京大名,范仲淹上书反对。他分析指出,营建大名并不能真正阻挡契丹军队,当务之急是修建京城。他说:“东京,根本也;北都,枝叶也”,“朝廷,万邦之根本。今陕西河北聚天下之重兵,如京师揺动,违远重兵,则奸雄奋飞,祸患四起”。他指出,近代历史上戎狄曾四次占领京师,应该吸取教训,严备京城,作为战、守、和的根本依托。针对有人提出的“京师,王者之居,高城深池,恐失其体”的论调,他严正驳斥道:“臣闻后唐末契丹以四十万众送石高祖入朝,而京城无备,闵宗遂亡。石晋时叛臣张彦泽引契丹犯阙,而京城无备,少主乃陷。此皆无备而亡,何言其失体哉。臣但忧国家之患,而不暇顾其失体也。若以修完城隍为失体,不犹愈于播迁之祸哉!”修建京城之外,他还指出,应该加强洛阳、河阳、长安等战略要地的营建*《乞修京城札子一、二》,《范仲淹全集》,458-463页。。

范仲淹修建京城的主张,受到主政大臣的抵制,甚至被引为笑谈。但事实上,开封原本就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凭,城池建设是增强京师防御切实可行的办法。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北宋的灭亡与京师防御体系不周严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南宋史学家李焘称赞他此论“忧思深远”*《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6,庆历二年五月。。

综上所述,范仲淹的边防思想和实践既是他本人谋略才干的体现,也是北宋中叶“以文制武”体制的产物。作为亲历戎行的文帅,他既不像那些高居庙堂的文臣那样纸上谈兵,也不像那些行伍出身的将领那样唯务战功,朝廷赋予他的权力以及对他的信任使他的边防主张大多得以实施,这在有宋一代历史上并不多见。也正因如此,范仲淹的边防思想与实践可以相互印证,为我们研究北宋边防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综观范仲淹的边防思想和实践,具有这样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防御为主。如前文所分析的,范仲淹提出“以和好为权宜,以战守为实事”,其边防思想有一定进攻的成分,但进攻是“浅攻”、“近攻”,目的在于更好地防守,其边防战略的实质是防御战略。二是注重综合安全,他将政治外交与军事斗争,西部与北部边防,边疆与关中、京城的防御,边防安全与经济安全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运筹,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三是务实经远。他的“守边如式”既是对历史上治边经验的吸纳,又是其防御战略的必然要求。他务实地推进各项边防建设,兴堡寨,抚蕃部,选将练兵,既坚持维护边防安全的原则性,又不失因时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对于后世乃至今日的边防战略,都不乏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勇先、王蓉贵校点:《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3]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4]诸葛忆兵:《范仲淹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方健:《范仲淹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程应镠:《范仲淹新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边防全集范仲淹
范仲淹画粥苦读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金鸡山上守边防
论唐代河西地区“同城”的边防地位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范仲淹苦读轶事
竺可桢学——《竺可桢全集》催生的一轮朝阳
范仲淹教子俭朴
明星开心笑果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