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水平

2016-01-06 03:17邓新生
国防 2016年9期
关键词:后备力量动员强军

邓新生

努力提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水平

邓新生

内容提要:当前,随着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防动员由过去的“条块分割”时代走向了“整体建设”之路。面对形势、职能、使命、要求的变化,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必须牢固确立改革强军思想,积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特点,把握新规律,坚持“五个当好”和“四铁”要求,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

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职能使命思路措施

作者:邓新生,江西省赣州军分区司令员,大校

2016年初,习近平主席在接见驻赣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和建制团单位主官时,提出了“五个深入推进”(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深入推进改革强军、深入推进依法治军、深入推进战备训练、深入推进军民团结)要求。学习贯彻习主席的指示精神,必须紧密结合新使命、新任务,牢固确立改革强军思想,积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特点、把握新规律,坚持“五个当好”(当好应急应战的指挥部、当好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当好后备力量的建设部、当好同级政府的兵役部、当好军民融合的协调部),按照“四铁”(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要求,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

一、牢固确立“四个理念”

当前,军队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国防动员由过去的“条块分割”时代走向了“整体建设”之路。面对新形势、新职能、新使命、新要求,必须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引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一是要牢固确立看齐追随的理念。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强军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围绕统筹经济和国防建设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习主席的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是指导我们工作的“魂”和“纲”。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就要不忘初心,紧跟时代步伐,深刻领悟习主席对强军兴军的深邃思考,深刻领悟习主席对强军兴军的核心要求,深刻领悟习主席对强军兴军的决心意图,进而转化为听党指挥的政治自觉、转化为牵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最高标准、转化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实际举措、转化为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强大动力。二是要牢固确立主业主抓的理念。习主席强调,要加强实战化训练,保证一旦有事“上得去、打得赢”。随着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定位、职能使命、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都将随之改进,“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成为核心任务。要有效履行这个核心任务,必须着眼形成制胜能力加强实战化训练,持续抓好战斗精神培育,狠抓日常战备常态保持,确保一旦有事能够“上得去、打得赢”,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方案计划,抓实装备物资预征预储,理顺国防动员关系,完善国防动员机制,规范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国防动员实战化演练,着力提高国防动员能力;针对部分地区出现“当兵冷、征兵难”的问题,出实招、破难题,提升征集大学生应征入伍比例,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大学生应征入伍优惠政策宣传,激发其参军热情,努力为部队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三是要牢固确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党的意志、国家方略,意义非同寻常,必须充分认清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地位作用。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创新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政治和战略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军民融合的重大意义,统合思想认识,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市场运作,着力解决观念滞后、“等”“靠”不为、动力不足、机制不畅、发展失衡等问题,坚持以规划设计统筹、重点领域深化、应急应战促进、长效机制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对规划设计、协调渠道、军地互动、联合保障等方面问题的研究解决,切实找准国防动员和经济建设发展的“契合点”,不断优化军地资源配置和整合,在基础设施建设、联合指挥手段构建、动员潜力需求对接、物资装备预储预置、人才共育共用等方面,推进军民融合向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拓展延伸,向广度、深度拓展深化。四是要牢固确立发挥军政军民团结优势的理念。习主席强调指出,要深入推进军民团结。军民团结是我党长期实践形成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优势,是有效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保证。当前,省军区系统改革逐步深入,不管形势、任务如何发展变化,都必须始终坚持党管武装的根本原则和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着力强化党政军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落实党管武装基本制度,把解难题、办实事、见成效作为衡量标准。同时,要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让广大群众主动投身和支持部队建设,在军事设施保护、民兵组织参建和拥军优属等工作上贡献力量。

二、健全完善“三类体系”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涵盖军地多个部门和领域,涉及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作战指挥、动员储备和政府应急的机构并行,协调难题大,指挥关系复杂。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科学设计目标责任、完善力量和装备物资、健全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三类体系。一是要建立科学设计目标责任体系。省军区系统面对新职能、新使命、新任务、新变化和新要求,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工作套路“羁绊”,合理设计目标责任体系,防止“旧瓶装新酒”。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结合军地“十三五”规划和本地实际,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制定新的措施办法,明确各级的职责任务。二是完善力量和装备物资体系。民兵组织建设是民兵工作“三落实”的基础,装备物质是遂行任务的基础。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向编组要战斗力的思想,实行“人员向哪里流、民兵组织在哪里建”的新型编组模式,切实编精建强各类民兵组织;建立制式武器装备由军队统一保障、军民通用装备依托社会预征预储、应急装备纳入地方渠道统筹解决的保障模式,做到急需的常储备、短缺的多储备、富余的有储备,突出主要方向、重点任务地区的各类动员中心、保障站点建设,构建以保障中心(站、点)为支撑的保障体系。三是健全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体系。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涉及军地多方责、权、利,必须靠健全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体系予以推动。为此,要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合平时建设、战时动员的要求,在不断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有关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配套法规,明细各类人员征集、设施设备征用、物资经费和经济补偿措施,以适应地区、行业特点的地方性法规,形成门类齐全、层次分明、内容完整、衔接紧密的法规体系,逐步形成与国家法规相衔接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着眼解决国防动员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建立和落实地方党委议军议训、武委会会议、国动委会议和武装工作考评制度。同时,要加大法规的宣教力度,强化军地各级依法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责任。

三、全面提升“三种能力”

当前,国防动员工作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期”、运行机制“磨合期”、改革任务“延伸期”,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要适应新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着眼有效履行新的职能、使命、任务,全面提升强化组织动员力、快速反应力和支援保障力。一是要强化组织指挥能力。国防动员指挥是国防动员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国防动员组织实施是政府主导下的特殊社会行动,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军事属性。加强国防动员组织的指挥能力建设,必须按照平时领导与战时指挥一体的要求,根据编制体制和结构调整情况,着眼平时组织领导需要,完善各级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着眼战时组织指挥需要,预编预建国防动员组织指挥机构,加强各级领导和指挥员的学习、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履职尽责和组织指挥能力。二是要强化信息制胜能力。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快制胜,巨大信息量的加入,使战争节奏明显加快、进程大大缩短。为此,必须把信息技术植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领域,加强信息基础网系建设,在指挥中枢、预设阵地、战略通道、重要城镇预设通信管道,提高网络和信息传输保障能力。升级改造平战结合的指挥信息系统,完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网建设和各种应急机动指挥平台建设。创新信息动员方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开“互联网+”动员模式的新路子。三是要强化支援保障能力。未来信息化战争,是敌我双方在陆、海、空、天、电、网多维战场上的体系对抗。打赢这场战争,需要具备信息化素质的后备兵员持续提供兵力补充,需要掌握高科技的民兵预备役力量担负支援保障打仗等任务,需要新型的国防动员体系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源源不断地补充力量。对此,必须建强保障组织,编实保障力量,引进高新技术,制订战备物资器材的转(扩)产方案和动员计划,加强储备体系建设。同时,还要开展使命课题训练、军地联合演习,从难、从严组织民兵保障分队实战化训练,全面促进和形成以“保主战”为核心的支援保障能力。

(责任编辑:胡东霞)

E25文献识别:A

ISSN1002-4484(2016)09-0024-03

猜你喜欢
后备力量动员强军
强军路上
音乐迪斯尼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美国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内容、特征及启示
浅谈企业基层管理者不当督导的危害和对策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