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学生长大以后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记在学生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
一、尊重儿童的人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这种潜能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能,并使之循着自己的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虽然他们尚未成熟,但教师要相信儿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把儿童当成儿童看”。
“平均数”教学片段
师:学习了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让我们继续研究。
(教师出示上海五一期间东方明珠电视塔售出门票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5月1日参观的人数是1100,2日参观的人数是1300,3日参观的人数是1000……
生2:我知道5月2日参观的人数最多,5月5日参观的人数最少。
师:面对这么多信息,你还想了解什么?
生1:5天内平均每天售出多少张?
生2:5天一共收入多少钱?
生3:为什么1日、2日参观的人数多,后几天一直在下降?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善于观察、思考、提问。请你估计一下,这5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
(“1000张”“1100张”“1200张”“900张”“2000张”……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报出自己的估计,教师不动声色。)
师: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学生们用自己的方法验证,教师一边巡视一边鼓励学生。很快,结果出来了,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验证的?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4:我把5天售出的票加起来再除以5。
师(拿着话筒来到一个小男孩面前):这位小朋友始终没动笔,你是怎么想的?
生5:我从1300中拿出300分给5日,从1100中拿出100分给4日,这样每天售出门票都是1000张了。
此时,教师又让学生给自己的方法起个名字。“先加后除法。”“移多补少法。”孩子们兴趣盎然。教师来到估计2000张那名女生身边,摸着她的头亲切地说:“请你去问问同学,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估计得这么准确的。”
被采访的是一名小男孩:“你估计的2000张比最大的数还多,这是不可能的,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少,比最少的数要多。”
教师转过身来,摸着小女孩的头说:“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你想说什么?”
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估计的数跑到最高的数外边去了。”
一个“外边”正表现出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反思。教师心中的感动再次溢于言表:“我非常佩服第一次估计比较准的同学,你们思考问题有根有据。但我更佩服身边的这位小姑娘,虽然第一次她估计到‘外边去了,但是她学会了和同学们交流,还能接纳别人的结果,能够修正自己的意见,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教师紧紧地握住小姑娘的手,小姑娘笑得那样甜。
课堂教学中没有比尊重学生更重要的事了。教师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每一名学生,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有尊严的个体,看成一个个平等交流的伙伴。教师用适时的“退”、适当的融入,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胆怯的、不爱发言的学生,一个微笑、一个抚摸、一句鼓励的评价和由衷的赞美,都能使这些平时受不到关注的学生在课堂中挺直腰板,自信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而对于学习有了偏差的学生,又及时送上鼓励,帮助他找到错误的真正原因,并进行真诚的评价,使每名学生都能体面地坐下。
二、尊重儿童的个性,让学生释放潜能
从古至今,世人常会把教师比喻为辛勤的园丁,而真正有思想的园丁绝不会把所有灌木丛按同一标准修剪整齐,而是因材而“修”。一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具特色。我们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盆景教育”,无须精雕细刻,更多的是尊重差异。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习平均分
学生自愿上黑板展示他们心中的一半,有画半圆的,也有画正方形的一半的,有写“半”字的。
师:好极了!
(教师拿来一个月饼模型,叫一名学生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比较分得的两块是一样大后,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这位同学把一块月饼分成一样大的两块,这种分法叫——
生(齐):平均分。
师:对!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就是一半,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表示一半?谁能用数表示?
(学生又陆续上台画图、写字,有用0.5表示的,也有用3表示8的一半的,教师叫学生自己解释后逐一表扬。)
学习1/2
教师直接介绍1/2,并说明: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可用1/2表示。
师:1/2读作二分之一,写1/2要先写一横,再写2,然后写1。这个1/2原来见到过吗?
生1:在音乐书上见到过。
生2:在高年级的奥数书上见到过。
师:1/2也是一个数,是我们新添的朋友,从今天开始,分数(教师板书“分数”)这个新朋友就加入到数的大家庭中了。那么,1/2表示什么?
生1:把一个大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是二分之一。
师:谁的1/2?
生1:这个月饼的1/2。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一点?
生2:把一块大月饼切开,就是这块月饼的1/2。
(其他同学纠正,并突出是“平均分”。)
师:刚才大家用数字、图画、文字表示了心中的一半,吴老师也写了一个数1/2,表示一半,愿意接受这个新朋友的就把自己原来的一半擦掉,不愿意的继续留下,没关系的。
结果有两名学生不愿擦去,教师有意识地把他们画的图用红笔圈起来,以示对学生研究成果的尊重。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其中一名学生逐步感受到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关系比较简单清晰,接着他把自己的图画也擦去了。只剩下坚持用画图方法表示分数的男孩,教师仍然耐心地等待着……
透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感受到,面对几位执意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一半”的学生,教师尊重他们,耐心等待。尽管黑板被这些大小不同的图画占了一大部分。但看着学生执着的神情,教师没有强求,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学生的“杰作”用红笔框起来,告诉大家:“这是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得到尊重。”尽管预先设计好的有序的板书被打乱,但是学生感受到尊重别人和受别人尊重的快乐,从而也更加喜欢这位尊重学生的教师。教是为学服务的,这节课,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又深远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显在而巨大的。
三、尊重学生的错误,点燃深度思考的激情
面对课堂上的错误,除了有一颗平常心,还要有处理错误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功底,将错误巧妙利用,深刻剖析,常常可以点燃深度思考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平行线的画法”
学生根据手中的学具试画平行线。
其中有一名学生这样画:先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在它的下面点两个点,使这两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一样,然后连接这两个点,画出另一条直线。
教师组织学生们针对这种方法进行讨论,学生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到底行不行呢?
生1:这两点到第一条直线的距离都一样,画出来的一定是它的平行线。
生2:你怎么保证距离一样,光靠眼睛看根本不准。
生1:我可以用尺子量。
生2停顿了一下,走上黑板,自己动手画了起来。只见他先画一条直线,然后用尺子比着在它的下面画了两个点:“这两个点C和D,C到A的距离和B到D的距离是一样的,连接C、D,是第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吗?”
原来他把点到点之间的距离误认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顿时,生1皱起了眉头,其他学生也跟着频频点头。“怎样才能保证这两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呢?”教师适时地抛出了一个问题。孩子们有的思考,有的动笔尝试。不一会儿,有名学生喊起来:“先用尺子画一条直线,然后尺子不动,在旁边再用一个直的东西比着,挪下来再画。”“快来示范一下。”这名学生跑到黑板前,与教师配合着画出了一组平行线。在教师的点拨下,大家发现了直尺和三角板配合起来最好。
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给学生们有益的启示,对错误的不断剖析使我们对平行线的认识更加深刻,平行线的画法就这样在学生认知的冲突中、思维的碰撞中诞生了!教师重视并珍惜学生中的“不平行”,并没有因为学生画的“不平行”,就急于教给学生正确的画法,而是在对众多的“不平行”的不断分析与尝试解决中,不仅仅让学生知道“这样不行”,还要知道“怎样才行”。
数学是“冰冷的美丽”,而笔者认为,课堂上对于“错误”的剖析与争论给我们带来火热的激情,带来深度思考的快乐,带来智慧碰撞的满足。
(北京市顺义西辛小学胡立利老师对此文有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