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娟
【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心肌梗死患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心肌梗死;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169
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疾病, 临床早期及时的防治措施对遏制心肌梗死恶化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常规护理, 不能根据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 且效果不明显 [1]。为明确其应用效果, 本研究将对其使用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心肌梗死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医学界关于心肌梗死的全球判断标准[2]。纳入标准:意志清醒、配合度较高者, 签署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力衰竭者, 脑血管病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5∶25, 年龄23~87岁, 平均年龄(53.37±10.19)岁, 病程4~6年, 平均病程(4.78±3.02)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4∶16, 年龄24~89岁, 平均年龄(54.00±10.50)岁, 病程3~7年, 平均病程(4.89±4.0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即给予基础护理, 静卧平躺、指导其进行吸氧, 并及时观察患者相关指数的变化, 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干预, 在护理前, 建立循证护理小组, 制定一套科学的护理方案。具体如下:①开展健康教育, 详细说明治疗目的、方案、注意事项等以消除患者忧虑, 帮助患者重建治疗信心。②护理时应注意与患者多交流, 及时倾听患者要求, 积极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 对其进行心理疏导。③全天24 h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观察与记录, 随时做好抢救准备。④为防止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 应时刻提醒患者注意卫生以及消毒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1. 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3] 依据SAS和SDS评分评价患者心理状态, 得分高低与情绪好坏成反比。临床疗效中显效:无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生活基本无影响;有效:呼吸困难症状发生较少, 对生活影响较小;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不能自理生活。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经治疗, 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分别为(26.58±0.71)、(29.33±1.25)分,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0.24±0.89)、(34.06±1.17)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率为56.67% (17/30)、有效率为40.00%(12/30)、无效率3.33%(1/30);对照组中显效率为22.50%(9/40)、有效率为20.00%(8/40)、无效率为57.50%(23/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50%(17/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为一种发展中护理方式, 其强调护理服务应建立在实际所能获得的证据基础上[4]。循证护理干预为打破以往单纯操作性质的被动式护理模式, 不是依靠护理人员的经验积累而实行的, 而是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护理的一种临床护理模式。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 结果显示, 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分别为(26.58±0.71)、(29.33±1.25)分,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0.24±0.89)、(34.06±1.17)分, 表明循证护理干预有益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与循证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关怀有关, 护理人员注重与患者的交流, 及时倾听其提出的要求,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 从而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 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而起到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目的。
通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50%(P<0.05), 表明循证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利于临床疗效的改善。可能与护理计划的制定有关, 护理人员结合心肌梗死与国内外最新文献制定实时制定最新护理计划, 使得护理工作的条理性得到加强,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且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抢救准备以及防护等方面系统性的布置, 促使患者能有效的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 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卫生意识的培养, 能有效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从而起到提高疗效的目的[5]。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且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兴菊.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河南医学研究, 2015, 24(1):146.
[2] 贾文敏.循证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探讨.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 23(3):831.
[3] 叶芹.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当代护士, 2015(6):35.
[4] 王明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3):199.
[5] 李莉, 凌峰.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5, 3(4):174.
[收稿日期:201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