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仲胜 高小丽 文道群
[摘要]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应当积极吸纳企业文化,加强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创建学术氛围和实践氛围相统一的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文章拟以某化工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和化工企业员工的调查数据为分析基础,分析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的异同,探讨校企文化对接的内涵、途径,推动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企文化;对接认知;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19-02
当前,高职院校经过了外延式的规模发展后进入内涵式的质量建设期,更加注重品牌、特色和质量。校园文化作为软实力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内部的凝聚力和品牌建设的能力。在社会大文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组织文化或者管理文化,其目标、功能、结构都有很多相同之处,都以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着眼点,其价值追求和实施路径都具有相似性和协同性。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要培养作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才能在变化的社会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作为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校园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最终要为学生将来的企业行业服务,故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融合,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促进心灵和谐,尽快适应社会环境。同时,实现校企文化对接也是教育部关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也是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加大校企文化对接和融合的研究,建设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适应企业行业文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校企文化对接的内涵
虽然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内涵不同,但都是以人为主体,都以提高人的素质和实现价值为目标追求。今天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明天将会是企业的员工。所以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紧密相连,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综合体,也就是教育文化和职业文化的融合体。在开放的校园文化里,可以吸收和包容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使学生在知识、德育、操行等方面与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职业规范相对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理念与企业对人才的价值追求相一致,使学生毕业就业的同时,增加对岗位的职业认同感。
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一方面,校企文化对接必须适应社会大文化和谐发展的目标,以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为取向;另一方面,校企文化对接必须要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即体现高职院校独特文化内涵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校企文化对接既要遵循务实性的原则,在社会大文化背景下服务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又要遵循互补性的原则,建立基于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将外在文化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实现校企文化的真正对接与融合。
二、校企文化对接的途径
校企文化对接要遵循“来源于企业文化,而高于企业文化”的原则从精神文化、组织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神文化方面——灵魂
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是指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院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等具有自身特色的、比较稳定的精神形态。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需吸纳优秀的企业文化要素,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精神和精髓融入高职院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一,高职学院的办学理念、学院精神需要吸纳优秀企业文化的要素,融入到学校的校风、校训、学风、校歌中,吸纳企业的品牌意识,树立学校的良好社会信誉。其二,德育工作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校企工作人员相互流动,学管人员可以到企业政工部门挂职锻炼;将企业文化宣讲纳入学生主题班会中,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企业员工可参与学校德育目标与工作计划的制定过程。其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让学生在假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岗位规范,也积极引进优秀校友或者企业家开展“企业谈就业、创业”、“校友面对面”等系列活动,让师生深刻认识企业的文化理念、核心竞争力和价值追求,让学生提前认识职业精神。
(二)组织文化方面——保障
组织文化是高职院校的规范文化,包括学校的管理理念、组织制度、运作模式及人际关系,还包括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等。其一,高职院校应引进企业优秀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内容,强化学校管理教育模式,借鉴企业严格性、标准性和细节性的特点,转变学校的管理观念和制度,使更具人性化又不乏市场性。其二,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强化学生的职员化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注重“抓学风、抓细节”管理,抓学风就是形成经理(班长)负责制,自觉形成本班级管理公约;抓细节就是遵循“细节决定成败”的经营理念,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细节人手,做好教室寝室清洁卫生、床铺整齐、食堂排队就餐、行为举止文明等,将外在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
(三)物质文化方面——载体
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的显性文化,是学校运转的物质载体,其表现出来的外在的人文精神及构成的人文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全院师生。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应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其一,校园整体规划、特色建筑和标志物要体现出职业特色。比如在校园教学办公生活区可悬挂行业专家的名言、经典理论、创业经历,优秀校友的成功历程、人生感悟,合作企业的发展背景及动态等。其二,建立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或实训室。实训场地由学校提供,企业可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专业设备,学校和企业可本着互惠共利的原则共同参与对实训室或实训场地的管理。这样,学校不仅引进了企业的设备、人才和技术,还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关注就业和职业。其三,校园人文景观建设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的元素,比如在建设模式上可采取“企业投资、校友捐赠、师生共建”的方式,体现校企文化的融合;另外在功能上要体现美观实用,引导积极向上的文化陶冶,力争能成为学生接受熏陶的“第二课堂”。
(四)行为文化方面——关键
行为文化是学校的师生在教学、学习、生活、娱乐、活动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文化品位,是学校精神、办学理念等的动态反应。其一,教学活动中渗入企业文化,是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在专业理论教学中,渗入企业文化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专业技术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专业知识在企业生产中的重大作用,同时也体会到企业的巨大竞争力;在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教学见习、工学结合等方式,走进企业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全程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和规章制度,培养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归属感。其二,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以赛促练,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同时打造学校的竞赛文化品牌。在运作模式上,可以校企合作,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和资金,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在竞赛机制上,建立班级、系部、学院三级竞赛机制,使竞赛规范化、常态化,努力提高全院师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其三,企业以提高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为突破口,依托学校的特色专业和双师型教师,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参与到企业的实践中来,推动技术开发、咨询和服务等相关的横向课题研究。
企业文化的内容包含了精神、组织、物质和行为等方面,学校只有加强校企文化对接,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桂杉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