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探究

2016-01-05 02:17邱韵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孔乙己教学内容

邱韵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启发式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63-01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生理特征、心理状态以及实际学情,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学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一、提问启发,以“问”入课

“提问”作为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手段,其中问题设置是重点。教师应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隐藏的深意,并依此设计启发性强的问题,促使学生产生求知动机并自觉思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生理特征、心理特点、社会阅历、知识结构等因素,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注意循序渐进。要避免“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而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有所收获。以《孔乙己》(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课文对孔乙己在不同场合中的脸色变化作了详细描述,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详读课文,并提出第一个问题:作者为何不断描写孔乙己的脸色?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该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学生A认为作者是想表现世态凉薄,学生B认为作者是想表现孔乙己生活的日趋凄惨……经过一番讨论,大多数学生同意下列观点:作者对孔乙己脸色的描写,是把脸色当作孔乙己性格的外部表现,凸显了孔乙己的性格。此时教师接着提出:是谁害了孔乙己?面对这一问题,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此时,教师可以将第三个问题抛出:前一问题与后一问题是否具有关联性?在第三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将前面两个问题联系起来,仔细体会在旁人说孔乙己“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时“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在“我”对回字的四种写法毫不热心时“又叹出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等处的神态描写,追问作者的写作用意,最后大部分学生认为孔乙己的心理深受科举制度影响,是古代科举制度害了他。此时教师进行综合概括,深化学生的认识。在此次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详读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抛出三个问题,诱其思考,同时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认知水平得以提升,分析整合能力得到增强。

二、探讨启发,以“议”入课

“探讨”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常用手段。教师在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时,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把部分问题设置成矛盾对立面,让学生进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在使用该教学手段时,教师要注意设置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要具备一定的探讨空间,有回答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的“对”“错”或“好”“坏”而已。以《苏珊·安东尼》(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教学为例,教师在学生基本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当下我国真的已经实现男女平等了吗?”让学生分为甲、乙对立双方进行探讨,展开辩论,双方各自举出不同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学生C认为,目前很多的女政治家、女科学家、女企业家以她们的杰出贡献告诉大家,男女除性别差异外,其他都是平等的;而学生D则认为,目前我国还未实现男女平等,比如还有些岗位歧视女性等。经由辩论,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把握。矛盾对立的辩论题的设置,能够使学生保持较强的学习热情,拓展思维能力,进行深层次思考。

三、情境启发,以“境”入课

创建情境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营造一个与真实生活相仿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受其感染,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使其保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绪状态。创建情境的方法很多,如用真实事例创建情境、用疑问创建情境、用多媒体创建情境,等等。现以《南京大屠杀》(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教学为例。首先,教师播放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真切领悟该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悲惨境地,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让学生产生了解该段历史的欲望,把学生顺利引入该课,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展示相关图片和对该事件的新闻报道(比如日本对该事件的看法等),以及现在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本课使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亲临”南京大屠杀现场,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落后就会挨打,国家强盛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的道理。

教师在使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学生学情相匹配,同时在授课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评价,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提升教学质量。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孔乙己教学内容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