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特级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
一、课程开发是谁的事儿
自中学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一词高频率出现,成为与“教学”并列的核心概念,课程开发、课程设置忽然变成了学校的工作,进而变成了教师的工作。这样,中学教师就由肩负教育、教学双重任务变成承担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三重任务。
“三座大山”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课程开发需要大量科研型的教师,目前的中学教师队伍能否承担得起这副重担?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是否属于教师分内工作?教师在这样的重压下身体健康状况会不会更加糟糕?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值得思考,并亟待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新课改之前,课程的设置、开发属于科研单位的事情,学校和一线教师只管把课程落实好。新课改之后,理念变了,学校及教师不仅要负责教学,还要负责课程设置与开发。如果把课程设置与开发理解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工作,理解为对国家课程进行整合,使之更加适切于学校实际,当然是可以的,即便增加微量的校本课程开发任务,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将来的学校尤其是高中校,应该办出自己的特色,而特色就集中体现在学校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与开发上。这种观点让笔者感到很困惑:难道高中校的价值就体现在办学特色上?难道中学的课程完全放开了?这与大学还有什么区别?笔者认为,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特色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不是刻意为之可以奏效的,更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实现的。“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不是一个概念,普通中学不能用办特色学校的思路来追求所谓学校特色。
笔者认为,高中校仍然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其课程应该体现国家意志,不能完全放开。高中校有一点特色是可以的,但特色毕竟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不能成为主体。课程的主权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这就好比是军队,它一定是由国家控制的,不能允许有私人武装。至于国家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可以吸收部分中学教师参与,但总体上说应该由国家专职部门负责,由科研部门研制,不应该下放到基层学校。目前,绝大多数中学及其教师尚不具备课程设置与开发的资质,承担不起这样重要的科研任务。一名中学教师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还哪有精力去搞课程开发?有人会说,学校只要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就行了,教材编写完全可以由学校来做。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重复浪费,没有必要。另外,教材编写必须经过国家权威机构审查或者授权才行,不允许私自编写教材。
二、教师的角色究竟是什么
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所传之“道”,所授之“业”,不是由中学教师自己编造出来的,而是由国家确定的,教师只是执行者。再者,教师如果承担课程开发任务,就应该重新核定教师的工作量,防止教师超负荷工作。课程改革以来,中学教师的工作量大为增加,其工作内容包括:教授国家课程、担任班主任、中考、高考应试辅导、生涯规划指导、担任导师、开发校本课程、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负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承担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等等。教师不堪重负,身体健康受到明显影响,再也潇洒不起来,整天累得精疲力尽。一位教师对笔者说,他根本没有时间细致备课,只是靠着以前的积累在教学,越教越吃力,越教越麻木。
1. 教师的天职是教好课
笔者认为,教师的天职是把课教好。教师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教育学生和上好课上。一位教师要想把课上好,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积累自己的“课堂作品”,由浅入深,逐步走向成熟。积累“课堂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完善。教师的专业价值就集中体现在“课堂作品”上。
什么是“课堂作品”?就是代表教师最高教学水平并取得了明显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论文或教学视频。一般而言,“课堂作品”须满足三个条件:其一,体现了对教材准确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其二,体现了精心的设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三,包含着师生双方尤其是教师一方的感情投入。一篇“课堂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须经过反复推敲,千锤百炼,一个学期能够积累一篇就很不错了。一个教师工作10年,能有10至20篇“课堂作品”支撑着,就能够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了,甚至就是一位教学的行家里手了。教师的成熟往往就是在一篇一篇的“课堂作品”的积累中实现的。20世纪80年代,笔者就阅读过《于漪教案选》和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法探索》,被其中一篇一篇的教案所折服,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课堂作品”,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
为什么要积累“课堂作品”?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的。仅以语文学科为例,在常态教学中,教师教一篇课文所用的备课时间和上课时间极其有限。比如教学《孔乙己》,一般也就是一天的备课时间,2~3课时的上课时间。教师上完了也就不再理它了。什么时候再教它呢?三年以后。等到三年以后再教《孔乙己》,教师还得重新备课,因为三年前的备课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甚至连备课本都找不到了。重新备课,还是一天的备课时间,2~3课时的上课时间。一个教师这一生可能教《孔乙己》很多遍,但每一次备课、上课都是在这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每一次备课、上课都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哪个教师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是研究《孔乙己》的权威?不是说绝对没有,而是说太少了。这不能责怪教师学问浅,因为中学语文教学就是这样一个特点:教完上篇教下篇,教完这单元教那单元,始终就像上满了弦的发条,一刻也不停地向前赶,哪来时间和精力从容深入地研究一篇课文呢?所以中学语文教师什么都懂一点:中国文学懂一点,外国文学也懂一点;古代文学懂一点,当代文学也懂一点;现代汉语懂一点,古代汉语也懂一点。但是,仅仅是“懂一点”,什么也不精、不深、不透。于是,时间一长就成了“教书匠”,匠气十足。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悲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有积累“课堂作品”的意识和行动。
怎样积累“课堂作品”呢?我们姑且借用前人诗词名句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境界”来表述“课堂作品”形成的过程。第一境界就是读尽相关的文献资料;第二境界就是浸泡在教材之中;第三境界就是反复推敲后突然领悟。读遍天下名家的研究文章是非常必要的,而深入研读教材则是必须花费的功夫,对教学设计来一番“否定之否定”的建构也必不可少。正因为这样,一篇“课堂作品”,一定是教师的创造,是对教材的超越。一个教师一旦达到了这一境界,对任何教材都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了。作家的价值体现在文学作品上,艺术家的价值体现在艺术作品上,中学教师的专业价值体现在哪里?体现在“课堂作品”上。有没有积累“课堂作品”的意识,直接反映了教师有没有职业的觉醒。教师具有了职业的觉醒,才能认识到教学的意义,才不会产生职业倦怠。这就是学科教师的根本任务。
教师要积累“课堂作品”,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天职是让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在提高学生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提高,但归根结底是提高学生。因此,评价教师主要是看其在何种程度上使学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而不是看其自身有多少学术成果。这是教师的根本角色,也是教师与学者的根本区别。
2. 引导学生发展与提高
让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学,不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激励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实现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教学是有目标制约的,无论哪一种教学过程,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其归宿在于达成目标。
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呢?首先是激发兴趣,其次是学法指导,再次是激励鼓劲。当然,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也很重要,基础教育尤其如此。教师要关注、了解学生,要与学生有深入的交往。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婆婆妈妈”式的教育是必要的,教师要舍得花大量时间与学生交往。教师学识渊博固然重要,但当教师的知识量达到了基本要求后,决定其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就不是知识多少的问题了,而是教学艺术的问题。于漪老师说过,把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精湛的教学艺术完美结合起来之时,就是中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成功之日。这就是教师的根本角色。
3. 有专长者可适当参与课程开发
当然,笔者不是绝对反对中学教师做一点课程开发的工作,像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还是可以做的,但它只能是补充,不能是主体。评价中学的根本标准不是课程开发、课程设置和所谓特色,而是学校、教师认认真真执行国家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有的学校开设的校本选修课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学生单凭个人喜好来选,缺少必要的理性。笔者认为,给学生开选修课,应着眼于填补国家课程之不足,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需求,而不是仅仅满足学生兴趣。选修课的开发可以考虑教师的专长,但是当教师的专长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时,不能为了凑数而开设。课程开发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不是谁想开发就能开发的。学校可以成立课程中心,派专人负责课程开发工作。一般教师能把国家课程教好就不错了,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开发课程。少量的甚至个别教师愿意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好事,学校应鼓励他们专职做这项工作。在教师职称系列当中,应该设立校本课程职称系列,让做这项工作的教师在专业上得到承认,在学术上得到认可。
至于国家和地方选修课,也应该由国家和地方聘请相关专家编写,不应该把这项任务压到一线教师身上。教师与课程,就好比司机与汽车的关系。司机只负责驾驶,不负责制造。现在很多学校让一线教师花费很大精力去开发课程,就好比要求司机既会驾驶汽车,还要会制造汽车,恐怕很多司机无法承受这份重任。
(责任编辑:赵彩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