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2016-01-05/ 第01版面/要闻 /作者:●本报驻埃及、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韩晓明 青木 ●本报记者 吴志伟 ●冯国川 柳玉鹏
大批伊朗抗议者4日在首都德黑兰集会,抗议沙特政府处决什叶派宗教人士尼米尔。
中东逊尼派大佬沙特阿拉伯3日晚宣布与中东什叶派大佬伊朗“断交”,成为2016年开年投向全球的第一颗新闻核弹。紧随沙特之后,巴林政府4日宣布断绝与伊朗外交关系,苏丹宣布驱逐伊朗驻苏丹大使,阿联酋召回驻伊朗大使并降低两国外交关系级别,这场以沙特处死什叶派宗教人士尼米尔为导火索的政治地震,似乎正进入余震频发期。德国《法兰克福汇报》4日警告说,如果沙特和伊朗之间的争端升级,甚至可能引发战争,“那么该地区将陷入火焰中,而火苗也将蔓延到整个世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昝涛对《环球时报》说,身处于什叶派、逊尼派角力风暴中心的沙特和伊朗,此前20多年都“有比较大的默契”,这次以“断交”形式将矛盾表面化的情况令人惊讶。“沙特和伊朗在这个时间点爆发冲突显示中东可能面临更大变局”,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威烈5日对《环球时报》说,“同时美国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在主控这个地区局势方面的无力感。”
伊朗沙特强硬过招
“所有伊朗外交人员在48小时之内必须离开沙特”,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在上周日晚间宣布了与伊朗的断交决定。在沙特以恐怖主义罪名处死包括尼米尔在内的47名囚犯后,伊朗抗议者2日冲击了沙特驻德黑兰大使馆以及驻马什哈德的领事馆,砸烂家具并放火焚烧沙特大使馆建筑,抗议者后来被伊朗警察驱离。朱拜尔告诉媒体,伊朗政府“参与了”对沙特大使馆的袭击,为打砸和焚烧沙特使领馆的伊朗示威者提供方便,“袭击发生之前,伊朗政府发表侵略性声明,很明确是在号召并鼓动人们对沙特王国的外交使节发动攻击。”
朱拜尔还指责伊朗长期以来在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支持和培训恐怖分子”。他呼吁国际社会审视伊朗的强势态度,认为“每个海湾国家都要思索采取何种措施牵制伊朗”。
针对沙特的举动,伊朗方面予以强硬回应。伊朗副外长侯赛因称,尽管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但这无法掩盖沙特处决什叶派宗教人士的“重大错误”。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4日在每周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沙特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以地区持续紧张和冲突为代价。”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伊朗议员4日对该国媒体说,沙特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可能导致伊朗停止每年向沙特派出朝觐者。在1988年至1991年沙特因清真寺暴动事件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期间,伊朗就曾禁止该国朝觐者前往沙特。
继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指责沙特的行为堪比“伊斯兰国”(IS)武装分子之后,伊朗总统鲁哈尼4日也批评沙特统治者采取了“不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行为”。他说,这一行为会助长恐怖主义的气焰,并“进一步玷污沙特在世界上的形象”。
美国国务院3日一方面谴责伊朗民众攻击沙特大使馆的行为,但也认为处决尼米尔将加剧区内宗派紧张关系,呼吁沙特政府尊重及保护人权。法国3日也对处决尼米尔予以谴责。欧盟发言人4日强调,伊朗与沙特应避免事态扩大。德国外交部发言人敦促沙特和伊朗继续展开对话。埃及《日报》4日评论说,中东地区尤其是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持续动荡,导致意图推翻沙特王朝的什叶派势力大增,也给了伊朗扩大影响力的空间,这令沙特王室近年来越发感到不安。与此同时,被沙特视作最主要盟友和保护者的美国,不久前同伊朗达成了核协议,使得利雅得的紧张情绪更加无从安抚。
谁来劝架是个难题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4日报道称,逊尼派的沙特和什叶派的伊朗早就处在敌对状态中,他们在叙利亚和也门的战争中各支持一方,伊朗谴责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沙特是“支持恐怖主义”,利雅得则指责德黑兰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和中东其他什叶派武装力量。俄新社4日称,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普什科夫表示,沙特处死什叶派宗教人士表明了该国的现实目标,“沙特并不是要打击IS,而是要打击什叶派”。
“伊朗和沙特周末再度陷入紧张,这可能助长中东地区教派斗争的势头”,英国《金融时报》的担心并不多余,4日,巴林、阿联酋、苏丹等国率先站队声援沙特。而在什叶派执政的伊拉克,沙特驻伊拉克大使馆1月1日在时隔近25年后首次重开,2日,愤怒的伊拉克民众就要求关闭大使馆,该国宗教及政治领袖同样要求伊拉克政府与沙特断交。4日凌晨,在伊拉克巴比伦省省会希拉市内及周边地区有3座逊尼派清真寺遭炸弹袭击,初步判定为教派冲突。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等地,民众高举尼米尔的肖像进行示威抗议。
俄罗斯外交部消息人士4日表示,莫斯科愿意充当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冲突的调解人:“在政治调解叙利亚危机这一问题的背景下我们建立了沙特和伊朗参与的维也纳小组。我们希望,该机制能够继续在政治调解叙利亚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莫斯科与德黑兰和利雅得都有良好关系,作为友好国家我们愿意在需要的情况下充当调解这两个国家新出现矛盾的调解人。”
路透社称,对于区内局势升级,沙特在西方最大的靠山美国希望双方进行外交接触,并呼吁中东地区的领导人采取“正面措施”,以降低紧张情势。但报道援引一位了解沙特立场的匿名人士的话称,“沙特受够了。伊朗一次又一次对西方嗤之以鼻,发射弹道导弹,但一直没有人管。沙特这次真的并不在乎是否激怒了美国。”“文明战争真的来了吗?希望不是。”德国《焦点》周刊4日称,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慢慢地蔓延至整个伊斯兰世界,西方国家应该努力遏制冲突升级,以防止宗教战争。西方应该让两国坐在桌边,以一个中立机构的角色调解矛盾。
中东局势雪上加霜
“沙特处死什叶派领袖尼米尔,可能削弱反IS联合阵线的团结”,埃及《华夫脱报》4日这样评论。埃及《日报》则称,反IS联盟早已分成三支,除美、俄各领一支,沙特上月宣布组成的反IS伊斯兰联盟中,就没有什叶派主导的国家,足以显示沙特对地区局势的不满。
《纽约时报》称,两国外交关系的恶化“选择了一个特别糟糕的时机”。当前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希望两国有限的合作能够帮助平息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内战。但现在两国很可能在这些场合制造间接对抗。本月叙政府和反对派的新一轮谈判势必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
加拿大《星岛日报》称,欧盟外长莫盖里尼致电伊朗外长,警告事件令伊斯兰派系紧张关系升级,可能危害叙利亚和平进程。有学者分析称,伊朗可能加强与俄罗斯合作,抗衡沙特盟友美国,令各方更难合作促成叙利亚停火。
“给中东冲突火上浇油”,德国新闻电视台4日指出,沙特伊朗的直接冲突可能一触即发,这给打赢IS的战争的前景蒙上阴影。一旦两国发生冲突,其后果将比任何其他中东冲突都要深远。它不仅关系到两国,还关系到整个中东甚至非洲,以及西方与俄罗斯等国的关系。
“萨勒曼国王危险的游戏”,德国电视一台4日称,沙特处死具有影响力的尼米尔等47人,是在向伊朗传送一种信息,然而这种信息并不会被对方接纳。相反,沙特将付出高昂代价。“沙特正在发动一场代理人战争,与伊朗争夺地区霸权。而受害者将是也门和叙利亚。”
《华尔街日报》4日称,沙特和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后,石油产量对伊朗来说无疑已成为一个“政治问题”,这将妨碍石油输出国组织稳定市场的努力。沙特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的消息传出后,美国原油与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一开盘跳涨逾1美元,涨幅均接近3%,俄罗斯网站“islamnews”4日发表题为“伊沙争端给俄罗斯带来好处”的文章称,伊朗和沙特的争端让国际油价连续两天上涨。随着油价上涨,4日卢布开始升值,达到1美元兑换72.95卢布。
地区大战一触即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日援引伦敦政经学院中东政治学者盖尔盖斯的观点称:“沙伊外交冲突极易失控。未来几周或者几个月可能会演变到异常危险的状态。”两国的直接军事冲突或许一触即发,因为“加剧对抗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文章称,沙特当前面临的难题是油价下挫和王位继承问题;伊朗则需要阻止改革派和西方在核谈判中取得的进展。任何民族主义行为都能俘获民心,这也是本次冲突最危险的因素。而冲突的烟火不会很快熄灭,“它有可能引爆整个中东地区,引发一场大战”。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4日称,新年才开始,冲突已经来到。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旧的争议恐将再次升级。“现在好建议是昂贵的。只有一件事相当明确:争议必须被解除武装,用一切手段。否则2016年的世界将极其敏感”。
德国《世界报》4日表示,伊朗和沙特之间的冲突升级,实际暴露了这两个对手经济上的脆弱。石油价格战、也门战场、叙利亚战场,许多冲突出现在中东地区,这背后躲着一个代理人冲突:伊朗支持的什叶派和沙特支持的逊尼派之间的冲突。中东地区的权力斗争在加剧,沙特正处于最大的危机中。目前,伊朗的GDP为4250亿美元,仍落后于沙特的7500亿美元,但伊朗的经济预期在制裁结束后得到回升。4日美媒称,白宫推迟了就伊朗弹道导弹项目对后者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的计划。
“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沙特和伊朗对抗最激烈的时期”,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唐志超对《环球时报》说,这不仅是两大教派的传统矛盾,也是地区主导权和宗教领导权的争夺。他认为,两国的危机目前还在可控范围内,“动武的可能性不大”。对刚签署了伊核协议的伊朗来说,致力于融入国际社会、成为“正常国家”还是其首要任务。最近在也门问题上,能够看出伊朗对沙特表现出的克制。而对沙特来说,它已陷入也门与叙利亚两场战争,并没有力量再与伊朗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