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之十五 抗战中的中国空军(三)

2016-01-05 13:59
国防 2016年3期
关键词:航空队陈纳德中国空军

樊 帅

同仇敌忾之十五抗战中的中国空军(三)

樊帅

军事历史抗日战争史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

作者:樊帅,原北京预备役高射炮兵师政治部干事,少校

飞行的老虎

1940年9月后,日本在中国战场投入了新型零式舰载战斗机,而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又不再直接对日作战,中国空军迎来最艰难的一段时期。

零式舰载战斗机凭借其性能,在9月13日第一次大规模出击的璧山空战中,就取得对中国空军的绝对优势。12架零式舰载战斗机突袭中国空军第三、第四大队的I-152、I-16战斗机组成的编队,一举击落击伤中方34架中的24架战斗机,而日方仅有3架受伤。

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战斗中,日机击落了中方各型战机99架,而其仅有2架因为地面起火烧毁。中方从苏联紧急购置的新式I-153战斗机也不能与之相抗,态势急转不利,致中国空军的士气跌至谷底。

零式舰载战斗机能够凭借其长航程,有效掩护轰炸机深入中国腹地进行轰炸。中方飞行员出于畏惧,往往不敢截击,致使重庆、成都、兰州、乐山等城市不断遭日机轰炸,大量平民因此丧生。

在此危情之下,1940年10月,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专业空军顾问陈纳德1前往美国寻求支援。到1941年7月,陈纳德购得100架P-40C战斗机,并招募到110名美国飞行员(17名为专业战斗机飞行员,93名没有战斗机飞行经历)和200余名地勤人员。这些人前来襄助中国的原因,虽然有出于对中国人民遭受日军侵略同情的成分,但更多是来自金钱的诱惑。其中,飞行员每个月有600美元的月薪,每击落1架日机再加500美元奖金,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重金。

1941年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American Volunteer Group,AVG)。

但一开始,很多美国志愿者因受不了缅甸临时驻地的简陋条件,在到达中国前就纷纷辞职。到1941年11月,刚成立的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仅剩下70名飞行员和104名地勤人员;1架P-40C战斗机在运输时坠入河中损毁。剩余人员和装备被陈纳德编成了三个中队,分别为“亚当和夏娃”“熊猫”“地狱天使”。

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与日军的第一次战斗是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1941年12月20日,从昆明基地起飞的24架中方战机截击前来轰炸的日本陆军航空队第八十二独立战队的10架九九式轻型轰炸机,击落其中3架,中方没有损失。当天战斗结束后,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声称击落6架日机、击伤3架。昆明各界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报纸将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称为“飞行的老虎”。自此,“飞虎队”也就成了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别称。

近一年的时间内,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总共接收了129架P-40C和P-40E,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与日军进行大规模空战16次,声称击落日机171架(日方承认被击落46架、重伤17架、地面被毁26架,合计89架),自身损失80架战机,21名飞行员战死、被俘及失踪。

客观地说,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颇有战绩,特别是在日军大举进攻、包括美英等国在内的盟军节节败退之时,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在中国西南部上空不断瓦解日军空中作战企图,不仅保卫了中国领空,也有力支援了整个东南亚战场。

但是,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毕竟是一支建立在金钱关系之上的雇佣兵武装,参战的美国官兵并非发自内心热爱他们所保卫的国土和人民。这样的军队,打“顺风仗”易,打“逆风仗”难,当困难出现、伤亡增加时,就很难坚持作战。所以,在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因执行地面攻击任务连续出现伤亡后,曾连连“罢战”——飞行员拒绝执行战斗任务。

面对这样的状况,国民政府并没有严肃军纪,而是一味迁就,竟然默许美方战斗人员拒绝执行任务。更有甚者,在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行员因为嫖娼大量感染性病导致无法执行战斗任务后,国民政府仍不敢整顿军纪,而是协助陈纳德在全国物色“干净”的漂亮女人,并用飞机送到昆明供美方志愿人员玩乐。

1942年5月20日,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史迪威向美国国内递交报告,于7月4日解散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改编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下辖的第二十三中队。所有飞行员愿意留在中国作战的继续留用,不愿意留下的返回美国。因为留用者的薪金将按照美军标准发放,相对于国民政府原支付的高薪大大减少,因此大量飞行员选择返回美国,仅有5名飞行员留下继续战斗。

如果用两个词来比较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和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异同,那就是“战士”和“雇佣兵”。

凤凰涅槃

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被解散后,中国天空的守护者主要是美国陆军航空队成立的“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指挥员依然是陈纳德。

随着太平洋战场形势的变化,日军大量战机和飞行员被调到南洋诸岛负责对美作战,中国的防空压力有所减轻。

1943年,赴美受训的第11期、12期和13期中国飞行员返回国内;10月,中美空军混合大队(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CACW)在桂林成立,中国空军开始了重生之旅。

受益于《租借法案》,中国空军已经拥有了P-38、P-40、P-43、P-51、P-66等多种型号的高性能战斗机和B-24、B-25、A-29等先进轰炸机,其中战斗机的性能相对于零式舰载战斗机而言,已经不落下风。

11月25日,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的6架轰炸机在第二十三中队的战斗机掩护下,对日军的台湾新竹基地进行空袭,毁伤日机50余架(日方声称被击落4架、地面被毁13架,合计17架)。这是自1939年10月库里申科率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奇袭汉口机场以来,中国空军最成功的一次空袭行动,极大鼓舞了中国飞行员的信心。

随着常德会战开始,中美空军混合大队又开始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会战期间,中方出动战斗机1467架次、轰炸机280架次,击落日机25架、击伤10架,自己损失3架P-66和1架P-40。

1944年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大举进攻,日军力量进一步南调,在中国战场上的空军实力已经弱于中美空军。

3月4日,中美空军混合大队出动24架战斗机,掩护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6架轰炸机对海南岛日军基地进行空袭,毁伤日机31架(击落11架,地面被毁20架),自己没有任何损失。可见,随着大量飞行员的回国和新式装备的引进,抗日战争的空中力量对比再次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日军战机的南调,中国战场上的空战也在逐渐减少。不断壮大的中国空军突然失去了对手,飞行员的主要任务是支援地面部队,只能通过小规模遭遇战寻找击落日机的机会。

1944年6月,衡阳保卫战爆发,中美空军混合大队全力出击支援地面部队。6月23日,袭击了日军占领的王家墩机场,同时轰炸了汉口市内日军的驻地、码头和仓库,炸毁日军大量的弹药和补给。除轰炸外,中美空军混合大队还对遭到围困的地面部队进行空投补给,主要是弹药、药品及香烟。

1944年9月开始,日军为解除从成都起飞的中方轰炸机对其本土的威胁,重新将空袭的重点转向成都周边的中国空军基地。9月26日、10月26日连续对新津机场进行轰炸。10月27日,日军再次组织轰炸时,遭到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的截击,4架日机被击落。

12月28日,中美空军混合大队和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出动150架飞机袭击汉口机场的日军,对驻扎该机场的日本陆航第十五、第四十八和第八十五3个战队予以重创,该地日军仅剩下20余架战机。

1945年后,中国上空几乎没有日机出动。但在胜利前夜,中国空军仍然承受了来自地面的一些重大损失。1945年3月25日,日军突袭老河口机场。因为地面守军溃退,驻守在老河口机场的中美空军混合大队人员只能被迫将所有飞机和装备烧毁后转移。

随着岗村宁次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递交投降书,中国空军终不辱使命,和全国军民一道迎接来之不易的抗战的胜利。

(责任编辑:何荷)

注释:

1.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原美国陆军航空队军官。

[1]郭汝瑰、黄玉章.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曹剑浪.中国国民党军简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

[3]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

[4]纪荣松.跨海西征的日本海军陆屋航空队.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Ann Arbor, Michigan, United States).美国亚洲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5]笠原十九司.日中全面戦争と海軍——パナイ号事件の真相.日本东京都:青木書店,1997.

[6]旧日本军海軍省写真班.支那事変海軍作戦記録.日本东京都:旧日本军海軍省,1939.

[7]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中国方面海軍作戦(1).日本东京都:朝雲新聞社,1974.

[8]周斌、邹新奇.中国空中抗日全传—中国的天空.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9]王正华.抗战时期外国对华军事援助.台北:环球书局,1978.

E296.93

E

ISSN1002-4484(2016)03-0069-03

猜你喜欢
航空队陈纳德中国空军
载入史册的中国空军英雄
彩色照片里的中国(1944~1945年)
中国空军发展史
谁愿意去完成这个必死的任务?
“我党第一支航空队”诞生始末
陈香梅:阳光西落时,影子飘落何处
陈香梅:与陈纳德的一千个春天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汉口上空的鹰
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涂装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