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丽+齐勇+陈立媛
摘要: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立德树人”更是强调了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大学生真正地接触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效对接。如何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能力是关键要素。为更好地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教师能力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系统,而这一系统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立体辐射能力以及管理组织能力。教师的能力系统将为高校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为思政课增强实效性提供强有力支撑,对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课程改革提供方向指导。
关键词: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师能力
一、问题的缘起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思政课作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宣传阵地,有义务有责任培养好新时期的大学生。同时,思政课的实践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思政课的实践课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思想浪潮的涌入,很多大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等现象。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大背景,很多大学生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与正确认识。然而,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把社会要求内化为自我意识,以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二是思政课的实践课程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大学生思政课的社会实践不仅能够起到育人的功能,还可以促进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更好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可见,思政课的社会实践直接关系到高校改革的成功与否。大学生广泛地参加社会实践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做贡献。而充分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也可以为大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针对思政课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例如,王自然在《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探析》中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归纳为四点:一是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是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是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四是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其次,关于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刘正浩、潘晓琴在《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路径与对策》中认为,一是学生参与要求和实际参加率反差明显;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偏重于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三是社会实践功利化倾向性严重;四是社会实践中的诚信问题。再次,关于社会实践的模式,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例如,孙楚航在《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一种尝试》中将社会实践的模式归纳为“三进三同”。再如,余展洪在《求真、求实、求效》中论述了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针对以上的研究,我们会发现,社会实践在高校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广泛的研究都针对于以上几个方面,而忽略其中的一个重要主体:教师。笔者认为,思政课的社会实践与教师能力构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而且,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社会实践课程效果能否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二、教学能力是实践课程效果优化的关键性因素
在新一轮的高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开展“社会实践”的教学环节,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一些现实因素的限制,社会实践的教学效果往往背离初衷。尤其是社会实践不是以具体的学科课程为依托,因此随意性很大,可控性、管理性很弱。而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只见学生不见教师的怪现象。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缺席无疑增添了社会实践的难度,也导致了学生活动的无序,实践报告的质量低,各种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即便有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由于其能力方面的限制,也很难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取得良好的社会实践效果。可以说,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实践课程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性因素。正如,有学者指出:“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启智导行、塑造人生的目标,教师是关键。”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生产的建构性以及社会性,以互动论代替单向决定论。传统观念认为,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是分开的,而且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如果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思政课的课堂实践,我们会发现,社会实践其实应由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参与建构的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本身是要生成新的知识,而这种知识的产生必须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因此,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本应是多元化的。
三、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系统
根据思政课的实践课程特点与要求,本文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立体辐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创新能力、管理组织能力等。
第一,立体辐射能力。何谓“立体”?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上下多层次的,多方面的。立体辐射能力即教师的能力是全方位的能力。立体教育也应该是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学生进行的相互渗透式的教育。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培养人文素养。因为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思政课教师要具有系统讲授理论的能力,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能力,更应该身先士卒,用自身的力量来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徐特立主张教师应该既为经师,还应为人师。人师说的就是教师的榜样作用。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立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绝对忠诚,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信仰选择,使大学生能够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社会实践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思政课教师通过自己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爱国、责任意识等品质来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思政课教师“把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传输给学生,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认识,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大学育人的正确方向”。
第二,教学设计能力。思政课的实践课程按照要求可以分为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无论是课堂实践还是社会实践都需要教师的充分设计。建构主义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它并不忽略教师的作用。而恰恰认为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实现了主体间性。因此,思政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首先应该是内容设计能力。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具有内容选择优化的能力,如何设计实践的环节,如何选取实践的内容章节等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如何利用和配置最佳教学资源,如何优化教学方法,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等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而社会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显得尤为突出。社会实践的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访谈内容的考量、实践的具体步骤方案等都需要教师完善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社会实践还需要考虑人员设计方案。
第三,科学研究的能力。思政课实践课程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理论研究的能力,还应具有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文献、教懂学生如何处理数据、如何开展科学研究,这些挑战无疑在呼唤教师的科研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教师的教必须为学生提供做学术研究的专业指导与学术支持。建构主义认为,社会实践不再以了解熟悉为目标,而是一种社会活动,是要产生新的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更高层次的研究与干预。在选题阶段,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所在等方面,还要以学术的眼光去审视学生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提升实践课题的高度。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要加强。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不仅仅需要在理论课堂上试验,更需要在实践课程中发挥作用。而实践课程又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建构主义认为,在实践课程中更呼唤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因为平等的师生互动才能产生真正的主体间性,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学生的这些进步又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可以说,实践课程中学生的研究与创造丰富了教师的科研与教学。
第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创新驱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之下,大学培养的人才也应具有创新意识。那么,培养大学生的教师队伍首先必须是创新型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的脉搏。在指导学生的实践中,思政课教师需要创新思维。当代的大学生视野开阔,知识面广,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因此,大学生的想法可能极具创新性,这就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够跟得上学生,更应该超越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思政课教师在指导实践中,应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分析新现象,解决新问题。
第五,管理组织能力。在传统的思政课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管就死,不管就乱”的怪现象。为提高思政课实践课程的实效性,应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实践平台不同于理论讲授的阵地,它更具有开放性,可控性差,突发事件频发。同时,大学生由于好奇、易于冲动等特点,增加了实践组织活动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要使实践课程达到“管”与“活”的有机结合。
四、结论
思政课的实践课程是思政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政课实效性能否实现,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实践课程成功与否。而实践课程能否成功开展,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能力的提升。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思政课的实践课程呼唤教师的系统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立体辐射能力以及管理组织能力。在思政课新一轮的实践教学改革中,教师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