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对策研究

2016-01-05 12:40史红华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对策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才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修养、合作沟通能力等各个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如果想成为本专业中出类拔萃的人才,更需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学和人文素养的功底。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课程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阐述了开展人文课程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课程教学方法革新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人文课程  教学改革  对策

截至2015年3月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将达到335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约计2840万人,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近8年的蓬勃发展,其规模已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也代表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大众化教育的历史阶段。面对时代、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对高校人才提出的要求,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是不容置疑的。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省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多以应用技术为主,人文素质教育意识较为淡薄,很多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往往忽视人文课程甚至是取消人文课程。而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 还有一些高校往往不自觉地将大学教育降为一种职业培训,将教育重心放在能够保障就业的外语、国际贸易、会计、计算机等级证书等专业技能培训上, 却忽略了他们应有的人文修养乃至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 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 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人文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需高度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在“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曾指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人文课程的教学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它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人才素质构成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素质要比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能在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所以高校的教育方针历来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德育所肩负的使命是铸造健康人格,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加强公德心和责任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国的各类高校都开设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是,仅仅从政治思想的角度进行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单一的课程设计不能满足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的需求。如果在上述德育工作的基础上再辅之以人文课程的教学,则很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人文课程的教材精选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经过千锤百炼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均贯穿着爱国主义思想及优秀的民族精神。通过教师生动的课堂教育,能切实有效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品德,摆正其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位置,唤醒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这不仅能提高年轻一代的道德品质,更可逐步推动整个民族文化修养的提高,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也必将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故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开设人文素质类必修课、选修课,尤其是大学语文、政治、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大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二、人文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概括来说,当前应用性本科高校人文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较少,影响教学效果

“大学从根本而言,乃是大学师生共享的文化的、心灵和智慧的生活的地方。”“缺少了师生共同的心智生活,缺少了师生之间直接的心灵晤对,大学就成了智力训练的工厂,就成了没有灵魂的教育机器。”从根本上讲,课堂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师生交往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平等交往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规范。但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就以“权威者”自居,课堂成了“一言堂”,学生仅仅被看作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吸收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甚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从课程开始到结束,从没有和任课老师讲过一句话,更谈不上讨论和答疑,这样的课堂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师教学方法保守,缺乏教学创新意识

巴班斯基曾经指出:“教育劳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允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对人文知识的创新教育,其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创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对现有知识的一种反思,同时也是教师对于自己所掌握的语文知识的一种反思。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书本的迷信使人的精神趋向于固步自封,而知识需要的是一种开放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思辨能力,教师应有一种研究性的教学指导思想,比如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教案的设计,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教师可以自主地因时因地因人地进行创新,教师自己也能在这种创新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打开知识的大门,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是教师要在不断创新中加以深入思考的。

(三)学生主体方面的问题

不少大学生认为汉语是自己的母语,中文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不必把精力花在人文课程学习上。也有的人认为,语文仅仅是个工具,大体上掌握就行。也有的认为,高中毕业时对语文掌握得差不多了,大学阶段的人文课程,可学可不学。还有很多学生学习人文课程的目的不明确,有的是为拿学分才学,有的存在一种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再加上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学生人文素质直接关注的较少,所以大学四年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课、英语,对人文课程的上课、选课都缺乏积极性,即使是选了课,也是敷衍了事,六十分万岁。

三、人文课程教学方法革新的思考与建议

大学本科教学方法是为贯彻大学本科培养方针、实现大学本科教育目标服务的,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人文素质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根据本科生普遍存在的求知欲、自制力、自信心、创新精神、意志力等人文素质方面和语文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长需求,为使人文课程教育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现对人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一)教学模式的创新

任何课程教学过程的结构都是“双主体”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双主体”互动实现教学目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尤其是“双主体”的,只有通过“双主体”互动才能实现教学目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在于“接受目标”复杂。一般知识课的“接受目标”是接受“知识”,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接受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比较而言,形成完善的人格要比接受“知识”复杂得多、艰巨得多。只有形成“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才能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特殊“接受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师诱导启发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校内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可多采用主导、引导和激励等措施,吸引学生主动投入教学过程, 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实现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互动,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既要注意严密的理论性,又可进行渗透式、归纳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未来的世界信息量极大,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求甚解”,而会留有许多模糊之处,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学会从大信息中捕捉重点、难点与关键点。叶圣陶先生谈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故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要使命。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采用课前预习,课上答疑,重点讲解,课外阅读背诵的系统学习法。采取精讲与指导泛读相结合的方法,使“主课堂”与“次课堂”相结合,“主课本”与“次课本”(指《参考书目》指定的其他参考书)相结合,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请学生上讲台做课前3分钟演讲。这样既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教材中要安排多处写作练习的“创作点”,尤其是与诗歌、散文教学结合。如《古代诗歌鉴赏》单元,比较陶渊明、杜甫诗歌中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写一篇比较赏析的文章。又如学习了礼赞爱情的篇章,可以尝试写一首有真情实感的爱情诗,使学生在具备人文知识的同时,更会理解人文思想,遵循人文精神。

(三)搞好辅助教学

人文素质课程的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搞好课外辅助教学,利用选修课和活动课,开出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课程。老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选修课的拓展性,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如:书法、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化常识等,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对其中一些时代性较强、反响普遍热烈的热点作品做出重点评价,诸如反腐文学、纪实文学、海湾战争文学、网络文学等,指导学生对这些作品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看到社会的主流,坚持正确的心态。

(四)利用活动课程实践性原则

组织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学社团,通过国学讲座、读书、讨论、参观、访问、考察等形式积极开展活动,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并以此为根基,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兼收并蓄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良好的人文学习氛围,使我们的人文教育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五)结合人文课程,定期开展内容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和学术沙龙活动

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 如“唐宋诗词鉴赏”“明清小说鉴赏”“传统文化的魅力”等,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大家风范,在艺术的百花园中尽情地邀游,经常享受新鲜的“高能营养”,同时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成果,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

应用型本科高校只有充分发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的作用,才能使大学生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丽霞.人文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2-12-20.

[2]仪垂杰.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N].光明日报,2006-11-7.

[3]舒扬.关于大学人文精神构建的论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2,(7).

[4]薛立军,尹庆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刘铁芳.走向人文形态的大学存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

(史红华  辽宁大连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116029)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