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分析

2016-01-04 11:57向丽梅
青春岁月 2015年22期
关键词:语法隐喻概念隐喻英语教学

【摘要】本文基于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对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原著及Williams改写的简写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原著和简写本在概念语法隐喻使用上的不同之处,并探讨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概念隐喻;语法隐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语教学

一、引言

20世纪八十年代,系统功能语法代表人物韩礼德提出,隐喻不仅存在于词汇层面,更发生在语法层,这便开创了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本文拟以韩礼德的语法隐喻为基础,从概念语法隐喻角度对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原著及Williams改写的简写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原著和简写本在概念语法隐喻使用上的不同之处,并探讨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二、概念语法隐喻

概念隐喻是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两种形式之一。概念语法隐喻涉及的是及物系统内部过程的转换以及该系统内语法阶级的向下转移。在概念隐喻中,韩礼德显示一个属于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其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子等)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胡状麟等,2008:297)。

三、对比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及其简写本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Carroll的中篇童话。虽是儿童文学作品,该书仍存在一些成人语篇的特点。针对年龄较小的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读者和英语初学者而言,要完全看懂原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最大的障碍便在于其中的语法隐喻。为了便于年龄较小的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读者和英语初学者阅读该书,Williams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简写本在保留原文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更适于低年龄层的母语儿童读者和英语初学者阅读。

由于概念语法隐喻涉及的是及物系统内部过程的转换以及该系统内语法阶级的向下转移,而名词化又是创造概念隐喻的最常见的方式,那么接下来本文将从过程隐喻和名词化两个方面来对比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原版和简写本在概念语法隐喻上的不同之处。

1、从及物系统过程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及其简写本

韩礼德认为人们在外部世界及内部精神世界中的所有经历都可划归为六种过程类型:物质过程、关系过程、精神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接下来我们将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及其简写本在过程类型使用上的不同。

(1)And yesterday things went on just as usual.(Carroll,1960: 26)

(2)Yesterday things were just as usual.(Williams,2004: 26)

Carroll在这里选择了物质过程,things是动作的参与者,went on是具体的动作过程,句子缺少了目标;Williams则将这句话改换成了关系过程,用be动词were来强调things的状态。一般而言,在描写事物状态时,我们最常用的方式是系动词加表语,这也是最接近事态发展变化的意义表达,由此我们可以说,Williams的改写更符合一致式的标准。Carroll用物质过程隐喻关系过程,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3)She opened it,and found in it a very small cake……(Carroll,1960: 23)

(4)When she opened it,there was a small cake……(Williams,2004: 20)

Carroll和Williams在这句话的处理上也采用了不同的及物过程。Carroll采用的是物质过程,他更强调“爱丽丝打开盒子,发现蛋糕”的这一具体过程,用found更突显生动性;Williams运用的是存在过程,更倾向于描写“蛋糕”存在的这么一种状态。仅从“盒子里有蛋糕”这一层意义出发,存在过程能更直的表达该概念意义,而Carroll的物质过程则是通过动作来揭示蛋糕存在的概念意义,因此是使用了概念语法隐喻。

2、从名词化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及其简写本

韩礼德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明确指出名词化是创造概念隐喻的最常见的方式。通过名词化,小句形式被转换为名词形式,一致式的动词和形容词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process)或属性(attribute),而是被隐喻为名词,在名词词组中充当中心词。《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原文中不时出现了名词化现象,而在简写本中,被隐喻的名词基本都还原成了表过程的动词和表属性的形容词,降低阅读难度。

(5)Alices first idea was that this might belong to one of the doors of the hall. (Carroll,1960: 20)

(6)“It must belong to one of the doors in this hall”,thought Alice.(Williams,2004: 12)

Carroll将表达思考的精神过程隐喻成了关系过程,而这两个及物过程的转换所依靠的正是名词化这一手段,利用名词idea替代了表过程的动词thought,从而把大量信息浓缩在名词idea上,增大了小句的词汇密度。Williams在进行改写的时候,为了降低原文的阅读难度,还原句子的本色,在表达“思考”这一思维过程的时候,直接采用了及物过程中的精神过程,所思考的内容就是thought的现象,而不像原文采用同位语结构来引出idea的内容所在。动词thought的表达比名词idea来得更直接,也更符合简写版目标读者群的需求。

四、概念语法隐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简写版中更常使用“一致式”,其语义在词汇和语法层面上都更加贴近真实世界,与具体事件有着更加天然的联系,人们更容易建立起直观的感受。而原文中则运用了不少“隐喻式”表达方式,通过名词化的手段和及物过程的隐喻转换,从而提高了对读者认知水平的要求。

这一对比分析对英语教学也存在启示。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减少语句中的语法隐喻的使用,以求把意思交待的更加清晰。朱永生(1994)谈到过,口语体的输入材料中语法隐喻的含量低,要易于理解。教师应该适量把握,让学生在口语练习中得到有效的输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逐渐鼓励学生在写作中适当使用语法隐喻;只有有效的输入是不够的,还需学生自己动脑进行语法隐喻的写作产出,才能真正掌握语法隐喻,了解和接受更地道的语言熏陶。

五、结语

本文对比分析,二者在概念语法隐喻使用上存在不同之处:原著采用了相对更多“隐喻式”的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更高的文学性;而简写版很少运用语法隐喻,使语篇更接近纯粹的儿童文学。原著和简写版由于目标读者群的不同而在语法隐喻的使用上存在区别,这一点对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Carroll, Lewis.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M]. New York: Signet Classic, 1960.

[2]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1994.

[3]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第三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 胡壮麟, 朱永生.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作者简介】

向丽梅(1988—),女,湖北人,单位:广东科技学院应用英语系,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法隐喻概念隐喻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刑事辩护词中的概念语法隐喻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科技英语翻译去动词化语法隐喻探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
语法隐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