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英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将创新思想融入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新的教育理念。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剖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明确创新创业教育遵循的理念,从明确学科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驱动 创业能力 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近年来,国家加速推进创新和创业发展,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强调“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成为时代鲜明主题。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的前沿高地,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融合,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内涵和发展演变历程
创新理论的创始者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由企业家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企业建立一种新组织形式;按照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观点,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它不是重复以前陈旧的生产经营模式,是能够创造一种新的或改变旧的组织模式[1]。创新是一种精神和态度,包含更多思维层面的创造,创业则更强调行动层面的创造,创业的核心和本质是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由创业教育概念演变而来,创新已完全融入创业概念之中,所谓的创业即指创新创业。我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部2010年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标志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通过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提高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重,积极引导第二课堂等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严峻就业背景下提出的,相当一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将其作为高等教育非主流教育体系的一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误区体现在:一是高校存在功利性教育观念,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企业家的速成教育,是仅对少数具有先天禀赋的大学生的创业实践的指导,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创业有相当的难度;二是部分高校过分强调技术类创新创业,对创意类创业创新的重视不足,积极培育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所在。这些片面的认识使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没有真正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没有达到创新创业既有的教育效果[2]。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课程体系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应以专业教育为背景和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专业教育中,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形成系统化课程体系。目前,很多高校还处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阶段,特别是我国创业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教育专业学科建设落后,学科理论基础薄弱,创新创业教育缺少专业学科支撑,造成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问题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高校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关的课程设置较少,大多还停留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的实践教学阶段,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未来创业能力的培养。
3.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与手段缺失,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资源与手段缺失是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瓶颈,主要包括师资、教材、资金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首先,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决定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根底,又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经历和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我国高校能达到条件的教师数量非常有限,相当多的教师存在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问题,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学科性质要求;其次,缺乏本土化优质教材,教材选择方面较窄。相比国外成熟的教材体系而言,我国缺少与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合的教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滞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再次,教育形式陈旧单一,大部分高校仍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延续和翻版,规范的创新创业课堂和实践教学形式欠缺。另外,由于存在创业资金紧张、实践场地不足等局限,使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少数学生,难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3]。
三、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决定了人才培养思路和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以培育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应遵循以下基本教育理念。
1.知识与能力并重、创新与创业互动的理念。
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隐性知识往往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学习,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个体的学习以能力提升为目标,而这种能力提高既要注重学习显性知识,更要通过反复实践和体验消化吸收,形成隐性知识。
创新的思维、知识促进创业成功,而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通过创新思维和方法解决。高校既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又以推广咨询、调查研究等成果推广形式,对创新成果进行改进和完善,最终实现以大学生为主体走向市场的创业行为,实现创新成果的社会价值[4]。
2.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素质教育则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目标,创新创业思维正是当代大学生素质中欠缺的部分。两者关系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使素质教育方向和内容更具有明确性和具体性;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会使创新创业教育易于被学生接受,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的前沿发展,既促进专业教育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和交叉学科的前沿知识,又及时反映发展的前沿成果,而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专业教育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通过剖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遵循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1.科学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将创业教育列入专业领域的大学有142所,设立创业学学位的学校有42所,创新创业教育涵盖了从小学直到大学的全程教育;在法国和日本,从中小学起就注重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教育中。相比而言,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创新创业意识较淡薄。因此,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应该尽快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使高校改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功利性观念和偏重于技术的片面认识,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高校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教育思想的转变;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包括树立创新创业教育从小抓起的理念,并贯穿正规教育的始终,通过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为创新创业营造优良的软环境,激发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2.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属于综合性学科,不仅要注重学科的互补性,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相关课程,还要强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一是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并贯穿教学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设计及多种形式的创业计划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将实践教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二是建设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园连接高校与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学科技园既在资金、场地和设备等方面为创业提供扶持,又能提供专业的创业咨询和服务,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三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协作式”虚拟创新创业平台。企业界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通过整合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构建虚拟的“协作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从中获得合适的企业项目资源,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并促进迎新成果的市场转化[5]。
3.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应具有学术性和专业实践性两重特质,善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是通过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到相关高校进行学习和经验交流,广泛搜集创新创业案例,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又可以整理创新创业的教学案例,编写适用性强的本土化优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二是积极整合校友等各类社会资源,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兼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为专职教师提供短期企业实践机会,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三是制定激励机制,高校应从教学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予以倾斜,鼓励教师投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中。
改革传统教学形式,将传统“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转化为“以创新创业实际过程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形式,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如通过课堂案例剖析等教学形式,了解创办和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等,另外,改革成绩考核方式,以实行灵活学分制、社会实践及实验课程成绩认定等方式,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调动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创新思路,拓宽创业视野。
参考文献:
[1]李时椿,刘冠.关于创业与创新的内涵、比较与集成融合研究.经济管理,2007,6.
[2]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教育科学,2011,10.
[3]余昶,王志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学术论坛,2013,12.
[4]刘彩生.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8.
[5]拜文萍.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教育评论,2014,11.
基金项目:湖南师范大学教改项目(编号:121-0709);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XJK012BCG00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