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坤
(安徽理工大学 党委宣传部,安徽 淮南 232001)
高校机关效能建设刍议
董坤
(安徽理工大学 党委宣传部,安徽 淮南 232001)
文章阐述了对效能内涵的认识,从部门、人员、管理三个角度分析了影响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因素,从加强作风建设、克服经验主义、转变部门职能、推行大部制、建立专门协调机构、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加强队伍建设、抓好制度落实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高校机关效能建设 影响因素 加强建议
效能是一个组织的生命线,效能建设水平是一个组织生命力的最佳诠释。高校机关效能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治理机关顽症痼疾的一剂良方,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支撑,是建立高校现代治理体系的关键推手。效能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断把效能建设提升至新的更高水平应该成为高校机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持之以恒的追求。
所谓效能,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效率,强调的是过程,在同量的条件下质优为上,反之为下,在同质的条件下量多为胜,反之为负;二是效果,强调对量和质的呈现的保证能力,是由量和质引出的作用、影响、带给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及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效能的最佳状态是数量、质量和效果的全面优化。
高校机关效能建设是高校机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通过优化工作职能、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紧密沟通协作、提升服务质量而保证学校办学目标实现的一项系统工程,是过程最优和效果最佳的有机组合。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是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衡量效能建设水平的标准是看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撑度、对促进学校建设发展的贡献度和师生员工对机关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
“高校机关效能是高校机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工作绩效和发展潜力的集中反映”。从建设高水平大学对机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审视,在机关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影响工作效能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部门不给力。高校管理体制采取的是科层制,机关部门大多依据职能设立,而职能多年一贯制,不能因势变通,与实际脱节;部门之间互不隶属,各行其职、各负其责,存在本位主义倾向,考虑工作往往囿于部门利益,不能登高望远,着眼全局;忽视沟通与协作,习惯当“红花”却不情愿做“绿叶”,缺少成人之美的胸襟;遇到一些界线不是很明确的工作难题,相互推诿扯皮,缺位、错位现象时有发生;把拥有的资源部门化,能否共享往往取决于部门领导的个人意志。凡此种种,皆影响机关整体工作效能的发挥。
2.人员不好用。总体而言,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绝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知识层次高、品质良好、业务熟练、作风正派,能够忠于职守、履职尽责。但有一些人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中庸无为思想,以得过且过和不负责任混天了日。他们在思想上,墨守已然,安于现状,缺少锐意进取之志;在学风上,浮而不实,钻研业务浅尝辄止,不能学以致用;在工作作风上,存在官本位思想,重管理轻服务,服务意识不强,脱离群众;在执行力上,选择执行,见到困难就绕着走,变相执行,善做表面文章,被动执行,领导让怎么干就怎么干。
3.管理不严明。高校管理者在长期的探索中,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管理制度,如:校务党务公开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失职追究制、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但在具体实践中,这些制度未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尤其是惩罚措施,往往停留在“纸上”、糊在“墙上”,形式大于实质,管理之“硬规”成了宣扬的口号,很少有动真格的。大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在管理的公信度受到质疑的情况下谈提高机关效能是不现实的。
1.加强作风建设,坚定为民信念。作风引领效能,抓好效能建设首先应从作风建设入手。作风建设的关键问题是“为了谁”的问题。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师生为本”理念,把师生利益摆在首位,把师生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师生是否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在谋划工作、顶层设计时,心里要装着师生冷暖,眼里要盯准师生需求。在作出重要决策、出台规章制度前,要深入师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在师生上门办事时,要坚决防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官僚主义做派,微笑、高效、真心服务。在处理师生反映的棘手问题时,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沟通,加强协作,在化解问题方面出实招、求实效。
2.克服经验主义,改变思维定势。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敢为人先、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敢于否定和自我否定,对不合时宜、不符实际的地方要立改立行。要积极创新,大胆探索,从传统束缚中跳出来,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始终贴近师生实际,始终推动工作向前发展。要有超前意识,打好提前量,既要善于抓重点还要善于解难点、创亮点,树立精品意识,精益求精,真抓实干,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转变部门职能,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学院是机关部门联系广大教职工的纽带。与机关部门相比,学院更贴近师生,在教学、科研和自身改革发展上更具有话语权,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学院往往是被管理方,其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随着事务性的不断扩展,机关部门对教职工的服务效能大打折扣。学院枢纽作用的“潜伏”,使得教职工对机关服务效能多有微词。要改变这一状况,机关部门必须加快职能转变,简政放权,赋予学院更多自主权,让学院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形成“小机关大学院”的局面,从而腾出手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上下联动,为教职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优化职能部门设置,推行“大部制”。把推行大部制放到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全局来定位和设计,将组织重建、体制变革、机制创新、职能转变、流程再造、管理方式创新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整合机关资源,减少职能部门数量,解决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
5.加强统筹调度,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成立由校领导直接担纲,党政办、组织、人事、纪委、机关党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机关工作协调组,协调机关各部门之间、机关与学院之间的关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消除部门利益的藩篱,凝聚起共存共荣的团队合力,减少内耗,提高功效。
6.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实行阳光透明办事。由机关效能建设办公室牵头,建设效能建设专题网站,公开机关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统一发布机关部门各项服务性工作流程,设立机关效能建设建议和投诉信箱及电话,畅通教职工对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表达渠道,及时发现和解决机关效能建设方面的问题,提高教职工对机关效能建设的满意度。同时,也要赋予机关效能建设办公室一定的监督权、考评权、奖惩建议权,不能让效能监控留有空白。
7.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成效的关键在人。要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公诚待人,勤敏处事。要尊重人、理解人,知人善任,用其所长。部门领导者应有“以不能树人立法为耻”的觉悟,力戒求全责备,善于发现工作人员的优点长处并使之成为工作人员的闪光点,要“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通过潜移默化,奋发有为、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拼搏进取在机关部门蔚然成风。要陶熔造就人才。“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多以陶冶而成。领导者应努力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重视工作人员的成长和发展,不可眼孔太高,动辄就说无人可用。
8.抓好制度落实,从严管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领导应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学习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以无言之行释放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信号,“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要规范工作程序,简化办事流程,严格按章办事,自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评价考核,通过有效监督促进制度的贯彻执行。要严格责任追究,“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唯有赏罚分明,制度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发挥功效。
9.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发展动能。唯有改革,才有出路,改革关头勇者胜。各项改革战略任务的深入推进,需要高校主动适应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常态,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不断强化创新创业就业教育,使人才培养更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社会需求规律。需要高校主动适应事业单位改革新要求,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改进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完善选才用人制度,改革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创新创造、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需要高校主动适应人才发展新期待,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各项人才服务政策,用政策吸引人才,用服务保障人才,用真心赢得人才,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能干事、干成事。
[1]王洪.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67.
[2]彭晓燕.党的群众路线与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耦合性及其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1):83-85.
[3]徐贤春.关于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7(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