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美玉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0)
抗战时期家国观对当今青年学生的启示
——读《抗战家书》
谢美玉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0)
抗战时期的家书最能体现这一特殊时期的家国观。左权、吉鸿昌、张自忠等舍生忘死赴国难的抗战先锋的近百封家书集中体现了国之不存,家何在焉,国为家之基;舍小家为大家,家为国之本;尽忠报国、育儿养老家国密不可分的家国观。青年学生应从中汲取抗日英雄的民族精神,牢记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体验家庭亲情的珍贵,领悟家庭的养育之恩,进而升华为对社会和祖国的热爱。
抗战家书 家国观 青年学生 启示
家庭与国家的关系是中国社会的两极。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观念,从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到天下为家的国家统治,在传统儒家文化中,家庭中的伦理道德和国家中的政治原则是相通的。家与国紧密联系,在抗战时期,家与国的关系显得尤为紧密。《抗战家书》正是从这一特殊时期的独特视角展示民族危难时期,英雄人物真实感人的家国观。
《抗战家书》一书收录了左权、吉鸿昌、张自忠、戴安澜、蔡炳炎、谢晋元等抗战先锋的近百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家书,带着战火纷飞的气息,用朴实的语言、纯真的感情,抒发着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一封封凝结着国敌家愁的家书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家国观,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新。
1.视角新。
《抗战家书》不仅收集了左权、吉鸿昌、蔡炳炎、戴安澜等英雄人物和革命志士的家书,而且收集了那个年代普通民众的家书,一个个生动、鲜活,且鲜为人知的小故事,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抗战时期的军民生活,展现了他们侠骨柔肠的爱家之情和视死如归的报国之志。对抗战家书的研究,为抗战历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家书从多个侧面反映了抗战时期和为国为家的情感。家书的作者亲历了那个时代,见证了那段历史,他们在家书中有深沉热烈的情感表达,这是不同于一般史书的记载和描述的。
2.材料新。
《抗战家书》征集了大量抗战时期家人、亲友之间的通信、手稿、照片,并在每个人物家书后面介绍家书故事的背景,附书信照片和人物相关照片。通过一个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和朴实生动的照片,还原了那段令人难忘的中华民族抗争史。这些家书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保存至今,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些家书是名人的遗物,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如1937年9月,即将率军出川抗战的傅常将军给家人留下一封简短的“遗书”,“遗书”后被刻在灯柜上,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这封特殊的家书成为川军舍家为国、奔赴国难的历史证物,弥足珍贵。
(二)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实。
1.材料翔实。
全书分为上篇、下篇两部分。上篇收录的是抗战前线将士们的战地家书,包括战斗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下篇收录的是各阶层民众与抗战有关的家书,并以写作时间为序排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4年抗战的历史。全书对相关人物做了详细注解,附了当时的家书照片和人物合影,并介绍了家书相关的背景资料,内容丰富翔实,可读性高。
2.情感真实。
从该书选编的家书来看,早的写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晚的写于抗战刚刚结束,涵盖14年中国抗战的全过程。从该书选编的家书来看,早的写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晚的写于抗战刚刚结束,涵盖14年中国抗战的全过程。该书收录的家书既有战场上给亲人写的绝笔信,又有爱国志士慷慨就义前对子女爱人的叮嘱,对战友兄弟的临终托孤。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人的不舍与眷恋,在严峻的现实中闪耀着不灭的希望和乐观的精神。在血与火的历史中,抗日志士们绵长醇厚的骨肉亲情,前仆后继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系国系家的深厚情怀在一封封家书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语言朴实。
由于作者文字水平各异,语言习惯不同,编者在保持家
原始社会对宗教崇拜比较盛行,因而,周礼对“礼”的解释是具有神秘性。但是,孔子顺应社会需要,在对周礼的学习、批判、吸收和改造的过程中,周礼的神秘性转换成世俗性,天人关系转向人伦关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礼学思想。从《左传》内容来看,与礼分不开的乐(礼所规制的内容之一,也是礼本身得以展示的和表现礼的重要内容)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有所变化,正所谓“礼崩乐坏”。正是这种变化,礼失去了个体的道德实践者内在的理性自觉和感官与情感愉悦的条件。因此,礼不仅不能为社会和个人提供行为规范,还有助于社会和谐,相反,由于个体缺乏对礼践行的认知,并没有起到有效的影响作用。
书原貌又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进行了整理,因此该封家信中的语言朴实又个性鲜明,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该书对家书的背景和人物进行了介绍,加深了读者对特定情境下家书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领悟,读来使人身临其境,真实感人。
(一)国泰方可民安,国为家之基。
1.国之不存,家何在焉,革命志士舍生忘死赴国难。
“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这是著名抗日将领蔡炳炎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书写的亲情家书,他由常州赶赴上海阵地前写给夫人赵志学的亲笔信,搁笔四天之后,蔡将军即在与日军的拼杀中英勇殉国。大敌当前,作为丈夫、军人,蔡将军选择了为国尽忠,用生命维护了中国军人的尊严[1]P21。革命志士为了家园,保卫祖国,舍生忘死。胡孟晋家书中说:“大难当头,应踊跃赴前线杀敌,而妇女们阻碍其夫或其子之伟志。希望你将无知识的妇女组织起来,宣传和教育他们,使伊等知道‘皮之不存,毛何附焉’?‘国之不存,家何在焉’?”[1]P75有国才有家,这也是革命志士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奔赴国难,至死不渝的原因。
2.国家和平、社会稳定,普通民众才有家庭亲情温暖。
国家和平昌盛,才有家庭天伦之乐。一位抗战时期颠沛流离的普通民众在家书中说:“悲莫悲兮生别离,”古人早有此言,我为什么要舍却你们千里迢迢地在外面奔走呢?但是,千不得已、万不得已,终究舍却你们到了温州,看着信如追他的两个儿子,我便想起你们来了!到了南昌,看着明哉祖孙三代都那么快乐呢,我又想起你们来了……现在我离开了上海,‘几时亦回上海’这句话已不在我希望之中了,但是难道和你们终不相会了吗?那么我仓皇奔走,究竟为了谁呢?究竟为些什么呢?在我的意思,宁可带了你们喝粥汤,不愿舍却你们吃鱼肉。”[1]P174这封家书真实记录了一位失去家园的难民辗转流徙、悲凉无助的人生轨迹,通篇贯穿着醇厚的父爱和亲情。对于当时只有5岁的姚慰瑾,父亲留给她的记忆实在是太少了,但是父亲走后,接连寄回的10余封家书则伴随她的一生。“听说我父亲是1938年8月去世的”。60多年后的今天,一提起父亲,姚慰瑾还是伤感不已。她一直都不知道父亲去世确切时间和地点,更无从寻找他的遗骨。“一下子人就没了,我母亲也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父亲的死讯的。当时兵荒马乱,我们孤儿寡母的,又到哪里去找呢?”[1]P177战争夺走了年幼孩子的父亲,给一个人和一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封家书的作者是一个因战火流离失所的教师,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家的关切和热爱,以及相聚无望的无奈、凄惶和悲凉的生命状态。参加衡阳保卫战的余子武将军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中说:“长沙已失守,我军到湖南后仍未遇敌。湖南已沦陷七八县,老百姓扶老携幼逃难者不计其数,真是可怜!”[1]P150有国才有家,国泰方可民安。
(二)舍小家为大家,家为国之本。
左权将军壮烈殉国前几天写给爱妻刘志兰的最后一封信,表达出对女儿的思念及渴望全家团聚的心情,透露出左权将军对刚刚投身革命的亲密伴侣的款款深情和无尽关爱,对刚出生女儿的无比疼爱和牵挂,让我们看到这位驰骋疆场的英雄对亲人冷暖关爱的侠骨柔情。正是这种骨肉亲情和对家的热爱使将士们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获得心理的支持力量。“此间一切如常,唯生活较以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今年没有种花,也很少打球”[1]P136。左权将军通过种花思念自己的爱妻,在家信末尾发出“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何日相聚?念、念、念、念!”[1]P136的感慨。可以体会到家庭对抗日英雄的支持力量。
(三)尽忠报国与育儿孝老,家国密不可分。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1]P99。在给妻子写了寥寥数语的绝笔信后,戴安澜又悄悄给三位亲友写了一封托孤信,信中流露的是一个普通的丈夫和父亲对家人的眷恋不舍:“余如战死之后,妻子精神生活,已极痛苦,物质生活,更断来源,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想诸兄必不负我也。”[1]P100这是戴安澜在缅甸同古保卫战中歼灭日军4000余人,北撤回国途中遭日军伏击,受伤殉国后,人们在他的皮包中发现的两封家书,其爱国情怀、报国之志,催人泪下。
爱国绅士于登云在临刑前给其长子留下一封遗书。信中这位慈父舐犊情深,谆谆教导,语重情长。“你年纪不小,本拟父子天年,未想半途分别,你之命,父之运也!所望读书尽心,务必前途。侍母要孝,勿劳其生气,以便领你们兄弟姐妹过日子。如你母有生气时,你要跄之请罪,以何时欢喜为止。兄友弟恭,妹妹之领导,你的责任太大。将来各地处你要均应前往看看,以长经验。择友慎行,要比为父有不好之日,你不要口出怨言,以免招祸生此地。善法也。勿得犯口为要。”[1]P157这位爱国志士对家人的遗嘱令其子一夜长大,遵照父亲的教导努力学习,孝顺母亲,谨言慎行,以身作则带弟妹,为母分忧。
革命烈士在抗日救亡、为国捐躯的前夕,最不舍的牵挂是家人,或者临终托孤,或者谆谆教导,他们不屈的抗日爱国精神是家人最宝贵的精神支柱和力量。他们抗日的宗旨是为国为家,可见国与家是密不可分的。
(一)青年学生应从家书中汲取抗日英雄的民族精神,牢记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青年学生要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但不被仇恨蒙蔽双
眼,真正全面了解日本民族,学习长处并且努力寻求超越。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自身做起,不发牢骚不抱怨,用行动影响和改变周围环境,树立我是怎样的我的祖国就会是怎样的主人翁意识。青年学生通过阅读抗战时期的家书,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屈辱的民族史和不屈的抗争史,从细微之处深入体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以及革命志士誓死保卫家园,绝不让列强侵犯和践踏祖国的民族精神。抗日战争已经胜利70周年,这样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依然激荡在人心,鼓舞青年学生铭记历史,奋勇前进,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捍卫民族的尊严,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新时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的宏图伟志,将个人发展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统一起来,必将汇成最伟大的力量。
(二)青年学生从家书中体验家庭亲情的珍贵,领悟家庭的养育之恩,进而升华为对社会和祖国的热爱。
《抗战家书》中收集的家书很多都是在危难中写就的,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家书除了体现对祖国的热爱外,还体现了亲人间暖暖的温情,有与抗日救亡,躲避日寇轰炸相关的仔细叮咛,有对家人的不舍和牵挂,也有对亲友的临终托孤。青年学生应深入体会父母舐犊之情,领悟家庭养育之恩,培养对家的深厚感情。和平时代,青年学生应深入社会实践,传承中华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入则孝,出则悌”。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像对待兄弟姐妹那样团结和关爱身边的人。将对家的深厚情感迁移到对社会成员的情感,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在此之上,青年学生可以通过饱览祖国河山,培养对祖国的热爱。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真挚热爱的情感。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力量的报国之志,体现在爱亲人、爱故乡、爱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朴素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三)青年学生应将爱国与爱家之情融合起来,将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与民族振兴统一起来。
1937年9月,即将率军出川抗战的傅常将军给家人留下了一封简短的“遗书”。“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傅常将军出征后,其妻子让工匠照丈夫笔体原样将这封家书雕刻在灯柜上,一是教育后人报效国家,二是为能长久地保存这封家书,让家书随灯柜陪伴自己,陪伴儿女,永远流传下去。由此可见,家与国是水乳交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的支持力量。对父母的关爱与孝顺,对兄弟的友爱和恭敬是人伦道德,也是社会责任,更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刻苦学习,努力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既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家庭的期望又是现阶段爱国的实际行动。因为努力学习,努力增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本领,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这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关乎个人成长和家庭期望与幸福的事。此外,青年学生还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逐利的幸福观不仅毁坏自己的幸福,后代的生存和幸福条件也遭到破坏。青年学生在谋求个人发展和家庭富足的时候,要站在社会和民族长远发展角度,将二者统一起来,只有这样个人才能真正在历史框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获得个人的充分发展和内心的幸福安宁感。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